原标题:专家评析高考语文试题:富有时代感,素质导向,能力为重

澎湃新闻记者 廖瑾

“满满的正能量,浓浓的育人味,高考答卷让考生答卷有益。德智体美劳全体现,带领孩子美起来动起来。高考内容改革方向看过来,重视基础,凸显应用,凸显情景,价值引领,素质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6月7日,全国高考语文结束后,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用三句话总结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

在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谢维和看来,对比去年的语文试卷,从试题的设置上等,今年的语文试卷保持了很好的稳定性,体现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专门有对劳动怎么看,这些都有现实的意义。

他认为,评价语文试卷命题的好坏,主要看能否通过试卷体现学生用语言文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能否体现学生对文本欣赏的能力。

对于今年的语文试题,谢维和表示,全国卷一到卷三,可看出与高中教材的衔接,特别是阅读部分能清晰看到与高中教学的衔接。全国卷三第20题还体现了高考服务选才的作用,题目设置与大学的逻辑性训练一致,与高中教育也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全国卷二关于五四的作文命题,既有统一要求,同时也让学生谈个人的感受和思考。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陆俭明则表示,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反映了很强的时代感、家国意识,比如试题出现了长江大桥、港珠澳大桥、共享单车等。选文覆盖也比较全面,涵盖国内外文学,论文、实用文等。

他也谈到,试题还体现了对劳动教育的重视,“总体而言,考核进一步朝着质的方面提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