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初,湘江血战后,中央红军在广西境内又走了十几天,进入到“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这里山高坡陡,很少有平缓的地方,四周除了山还是山,一山比一山高,山峰挡住了人们所有的视野。

进入贵州一个月了,红一方面军五师还没有见到黔军的影子,黔军管理落后,武器差,官兵大都吸鸦片烟,每人除了一只长枪外,还带着一根烟枪,所以又被称为“双枪兵”,红军虽然很蔑视这么落后的部队,但还是希望碰到他们。为什么呢?因为碰到他们,可以打个胜仗,缴获一些战利品,以补充红军的弹药。

但是,黔军虽然不经打,但非常精,你越想找到他,就越找不到他。而且,他们还会在你不留意的时候,突然出现,打你一个措手不及。最险的,就是在著名的遵义会议召开期间,担任会议警戒任务的红一方面军五师,就吃了大亏。

当时,红一方面军五师驻扎在遵义以南一个有着奇异名字的小镇——刀靶水。1935年1月16日,天还没亮,黔军王家烈的主力袭击了刀靶水。当五师哨兵发现时,有些敌人已经摸进了红军宿营的房屋,枪声一响,正在睡觉的红军,火速抄起枪,冲出屋子,向敌人发起反击。

红军虽然被偷袭,但反击的很猛。不猛也不行啊,当时,他们担负的是中央会议的警戒任务,不把敌人打跑,难以交待。黔军一看红军拼了命,他们马上就一哄而散,他们打仗不行,但跑得挺快,不一会就红军甩开老远。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