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是指遷往國外某一地區永久定居的人。

每個移民離開自己的故鄉,踏上陌生國度和環境,重新開始新生活的時候,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我能適應嗎?之後的路要怎麼走?” 相信這也是每個移民華人都要面對的內心疑惑。

美國著名的管理心理學家斯蒂芬·羅賓斯博士對文化衝擊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和深刻的研究,總結出了頗有說服力的“文化衝擊四階段”的週期理論。

第一階段:新鮮期

時間段:登陸第一個月

剛來到一個嶄新的環境,新鮮感成爲了主要的感覺。每天如觀光客似的看風景和購物,有差異的事物也會顯得有趣。新移民會覺得一切都非常新鮮,並對周邊事物充滿了好奇。這個階段的新移民非常興奮,心境狀況很好。

第二階段:失落期

時間段:大約在第2到3個月

過了觀光期,新鮮感過去了,該看的地方也看了,該喫的食物也喫了,該買的東西也買了。看景不如聽景,嚮往了多少年的事情一旦到了眼前,也不過就是如此,鏡花水月似乎要來得更爲誘人。這個階段新移民的失落感開始浮現,心境開始低落。

第三階段:低潮期

時間段:大約在第四至六個月

如果說前兩個階段的文化差異還不太明顯的話,到了這個時候新環境對於新移民的所有文化差異都赤裸裸地表現了出來,加劇了新移民不習慣的感覺。新移民從遊客的虛幻中回到了生活的實景:找房子、找工作、爲子女找學校等問題、難題都一股腦湧現到眼前。這個階段是他們心境最低潮、情緒最差的時期。

第四階段:恢復期

時間段:大約半年後

經過了半年的過渡,前期的劇烈波動趨向平緩,新移民對當地的文化差異開始慢慢適應,許多消極的心態也逐漸淡化。

多數新移民都能夠面對現實,說服自己入鄉隨俗,隨遇而安。這個階段移民的心境逐步恢復到正常狀態。看了以上新移民心態變化的四個階段,你被戳中哪條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