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擴大開放有啥好處?三個經濟學公式幫你找出答案

進口多了,GDP是升是降?關稅低了,社會利大弊大?競爭多了,企業是福是禍?中國擴大進口和對外開放,這從經濟學角度看意義何在?央視記者王冠用三個經濟學公式,帶大家讀懂自由貿易和擴大開放的意義。

△央視記者王冠

首先,國民生產總值GDP由四個部分組成:代表家庭消費的C、政府支出的G、企業投資的I、以及淨出口,也就是出口的X減去進口M。西方政客經常危言聳聽地說:進口多了,M會變大,看上去一個國家的GDP似乎就減少了。而事實上,這是一個多變量的動態平衡公式:M變大的同時,C、G和I也變大了,因爲不論是百姓、政府,還是企業的開支都會從海外進口的商品和服務,而且從中受益。

降低進口關稅,擴大進口,會減少政府的關稅收益(藍色部分)⤵️,也會減少國內生產同類產品的生產商的收益(黃色部分)⤵️

但外國進口的東西更便宜了,增加了消費者的福利(紅色部分)⤵️。

這些消費者是誰?首先是普通百姓。比如今年5月1日,中國宣佈進口抗癌藥全部實行零關稅。進口抗癌藥價可降20%。其他百姓消費品價格也會降,比如汽車、嬰幼兒奶粉、尿布、香水和化妝品。很多人或許再也不用拿着空箱子去海外“狂掃貨”或費盡心思找朋友海外代購。

其次是政府採購者,也就是整個社會。拿能源舉例,目前中國有將近60%的能源從中東和俄羅斯兩個地區進口。能源依賴中東地區,一來路途遙遠,二來難免受區域地緣政治波動的影響。全球任何一門投資學課上的第一堂課都會教給我們:diversify your portfolio(投資組合多樣化),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 從能源過剩的美國購買更多的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符合中國的減排目標,也符合中國的國家能源安全利益。

最後獲益的可能是企業。進口多了,的確對國內同類企業構成競爭壓力,甚至造成一些就業崗位的暫時流失,但這也可以成爲倒逼國內企業轉型升級創新的動力。此外,中國進入全球高端製造業行列,需要西方尤其是美國的飛機、芯片、機牀等高科技產品。目前,中國自美國進口的高科技產品只佔全部高科技進口的8.2%,其中重要原因就是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所以中國也一直在呼籲美國,要想減少對華逆差,或許可以先減少一些冷戰思路和零和思維。

戳視頻,瞭解詳情

↓↓↓

監製/楊繼紅 主編/張天宇

記者/王冠 杜毓斌

編輯/史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