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一壶浊酒,一身尘灰

1月24日,倪萍在微博发文悼念林清玄先生逝世,并分享了曾经听到过的,林清玄先生的演讲:“林清玄先生走了,太年轻了,才65岁!想起他的一次演讲,他说他写东西就是想给家里改善生活。终于有豆腐块小文章登上报纸,稿费寄来那天,他母亲哭了,接着就去镇上买了块肉,全家晚饭吃了顿香喷喷的肉。日后靠着他的文章,家里隔三差五就能吃上一顿饱饭。他说他父亲一辈子都在盖房子,他们家5个孩子,伯伯家13个孩子,父亲临终前都惦记着给孩子们盖齐18栋房!多么了不起的父亲啊!林清玄先生的父亲走了,现在林清玄先生也走了,惋惜呀! ”

林清玄先生走了。临行前,用微博向这个世界做了最后的告别:“在穿过林间的时候,我觉得麻雀的死亡给我一些启示,我们虽然在尘网中生活,但永远不要失去想飞的心,不要忘记飞翔的姿势。”

林清玄:一壶浊酒,一身尘灰

他的这篇告别语,让我想起一句歌词:“花儿的翅膀,到死亡才懂得飞翔。”这样的场景,无疑是凄美而令人伤感的。对世界一生充满好奇和向往的林先生,将他最后的感悟,也告知了我们。

这样的告别,无疑是属于林清玄式的——清淡,悲悯,求索,领悟,并且不忘记分享。

他一生都在寻找安顿灵魂的方法,并且将所获的觉悟分享给喜爱他的读者们,让他们在滚滚红尘中,身体力行地去体会到清凉与美好——这种美好,存在于一山一水中,一草一木中,阳光的味道和饮者的醉与醒中……

说起林清玄,即使对他不热衷,也一定读过他的文章。

小时候课本上的散文,背诵时想拥有的“桃花心木”,被激励想做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考场上做着令人头疼的阅读理解,努力体会“菩提十树”,欣赏“清净之莲”。

林清玄:一壶浊酒,一身尘灰

时过境迁,有些文字早已忘却,但总能在看到时,得到安慰。

疲惫时,有“归来仍是少年“的安抚;浮躁时,有“人间最美是清欢”的劝慰;失意时,有“逃避今生何有来生”的鼓励……

看似“心灵鸡汤”式的文字,却以“文如流水,语似冬阳”的笔触,真实地陪伴着我们成长的每个阶段。

“林清玄”三个字,与每个人有关。

但写“和时间赛跑”的人,却再也不会回来了。

他把自己对世间有何种期待,孜孜不倦地写下来,送到人们的眼中和心中,将人们暂时被遮蔽的智慧,重新释放出来。

他的悟,不是让人们压抑一切愿望,逃避内心的真实感受,变成一片静若止水的枯叶,而是希望人们用慧眼去认识世间的一切美好和丑恶,认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有热爱生活的勇气。

喜爱他的人,会赞叹他像红尘俗世中烈火烹油般的欲望火海中的清凉明灯,救自己走向一片清静安宁之路;不喜欢他的人,会批评他回避世间所有的锐度和矛盾,像一个借人们的焦虑发财的鸡汤贩子。

崇拜他的人,会认为他的文字和修炼,都达到了东方美学的完美境界;而贬驳他的人,则会觉得他离经典意义的文学相去甚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