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記者來到了永城市供銷社,供銷社主任朱學新告訴記者:“我們都是按照國家要求統一註銷企業的,至於有沒有清算資產這要問負責棉廠這些企業的監事會主任李傳合。而且,薛湖棉廠所處的位置是煤炭開採後的塌陷區,拆遷賠償款理應第一時間安置職工,但是這筆款項卻遲遲不能到位,其中原因讓職工們捉摸不透。

映象網商丘訊(記者 尚海東)煤炭、麪粉棉花曾是永城黑白經濟發展的兩張王牌,而今,棉花產業萎縮致永城供銷社下屬的7個棉廠蕭條冷落,職工大多處在停工狀態。

“設備沒了,拆遷賠償款又拿不到,補交養老保險不知道還有沒有希望?”2018年,在追討停交10餘年的養老保險的過程中,薛湖棉廠的職工們意外發現,早在2006年,棉廠已經被註銷了營業執照,廠區內原來價值百萬的機器設備不翼而飛。而且,薛湖棉廠所處的位置是煤炭開採後的塌陷區,拆遷賠償款理應第一時間安置職工,但是這筆款項卻遲遲不能到位,其中原因讓職工們捉摸不透。

原廠區價值百萬設備消失

糧食主產區的永城鄉鎮上倒處都是繁忙的豐收景象,位於薛湖鎮鎮政府隔壁的薛湖棉廠卻已經寥落,廠區大門口的雜草已經半人多高。廠區內的水泥路早已破碎不堪,一排排暗紅色的磚瓦房被雜草包圍。

職工養老金停繳17年 永城供銷社下屬棉廠資產成謎

永城市薛湖棉廠職工回到當初工作的地方

薛湖棉廠工人王玉玲告訴記者說:“2002年廠裏停工,這裏的機器都是好好的,現在連一個鋼釘都找不見了。”她和工友們帶着記者來到一間廠房,他們指着地上的槽痕說,這些都是放置大型設備留下的。也是從2002年開始,薛湖棉廠職工們的養老保險再也沒交過。

“壓花機2臺,打包機2臺、脫絨機11臺還有20多個電機,就是按照廢鐵重量也有80多噸。集體資產怎麼就這麼沒了!”住在薛湖棉廠門口的職工餘鮮靈說,她91年通過招工進廠,是看着棉廠從如火如荼的建設到衰敗。因爲她家就在廠門口,她也親眼見證了廠裏設備在2007年之後被人切割變賣。

職工養老金停繳17年 永城供銷社下屬棉廠資產成謎

薛湖棉廠廠區

棉廠跳過清算流程被違規註銷 職工無人知曉

薛湖棉廠40名工友通過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結果顯示,早在2006年6月30日,他們棉廠和永城供銷社管理的其餘6家棉廠同時被註銷了。

據瞭解,集體企業註銷正常的流程有四個步驟。首先要由法定代表人簽署註銷申請書;第二步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查統一的文件;第三步由主管部門或者由清算組織出具的負責清理債權債務的文件或者清理債務完結證明;第四步集體企業終止,必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的規定辦理註銷公告。註銷登記公告由登記主管機關通過報紙、期刊或者其他形式發佈。

記者來到了永城市供銷社,供銷社主任朱學新告訴記者:“我們都是按照國家要求統一註銷企業的,至於有沒有清算資產這要問負責棉廠這些企業的監事會主任李傳合。”

隨後,李傳合接受了本網記者採訪。他說:“棉廠都停產了,欠下的銀行債務越來越多。銀行建議這些廠要麼破產,要麼註銷。這樣能避免越來越多的欠款利息。”他回憶說當時和供銷社領導商量後,選擇了比較“省事”辦起來難度不大的企業註銷。至於集體企業註銷時需要對企業資產進行清算,對職工進行安置,這些供銷社都沒有做。“我們確實沒有按照流程,當時想着就是註銷企業,設備留着以後說不定哪天就復工。”李傳合說。

職工養老金停繳17年 永城供銷社下屬棉廠資產成謎

以前的棉廠廠房

拆遷賠償單藏貓膩 多出了很多“陌生人”

“現在棉廠被註銷了,設備被賣掉了,能不能補發我們的養老保險?拆遷款是我們最後的希望。”王玉玲心懷疑問。

“我們廠是屬於神火集團煤炭開採後的塌陷區。按照國家規定,我們廠裏可以拿到拆遷賠償款用於安置下崗職工,補發職工養老金,醫療保險。”王玉玲說,正是有了這樣的一次機遇,職工們派出代表來到拆遷款的發放單位神火集團拆遷辦公室進行諮詢。

拆遷辦工作人員告訴職工代表,他們已經對薛湖棉廠地上附屬物進行了測量,並出具了詳細的地上附屬物以及所屬人員列表。而就在這個列表中職工們發現,在原本廠區50畝土地上多出了很多個人持有建築物,並且這些人大家都不認識。

“按照國家規定,我們廠能拿到賠償款500多萬。然而劉懷清的老婆、朋友甚至還有不認識的人都出現在了獲賠名單裏,佔據了100多萬賠償款。”王玉玲和夥伴們這才趕緊找到了薛湖棉廠的上級主管單位永城供銷社反映情況,希望通過上級領導儘快落實拆遷款賠償。

王玉玲告訴記者,永城供銷社得知這個情況後顯得不以爲然。“供銷社朱學新主任說,反正棉廠早就註銷了,他管不了,誰做的事情就追究誰的責任。”

追討拆遷賠償款 責任成“皮球”

“薛湖鎮上其他企業都拿到了賠償款,廠子沒有了,我們只能找上級供銷社。跑了20多趟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朱學新就是一直推脫。”王玉玲和工友們心懷疑問。

隨後,面對記者,朱學新也表達了他的難處:“拆遷辦我也跑了幾趟了,也聯繫薛湖鎮政府領導,這不是我能解決的問題。”並表示,他曾要求職工代表跟他一起到拆遷辦協調,但被職工們拒絕了。

養老金是40多名職工未來生活的保障,賠償款的下發到底卡在哪個環節?隨後記者聯繫了神火塌陷區拆遷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薛湖棉廠的拆遷款他們早就同意發放。“他們廠賠償有些人員不符,需要調整,只要他們調整好了,供銷社和薛湖鎮政府和我們對接,我們重新上報就可以了。”

同時,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目前爲止供銷社的相關人員只和拆遷辦對接了一次,而且拆遷款是專款專用誰也不能侵佔。

永城市原薛湖棉廠的職工們能否追討回屬於自己的賠償款?又是否能補交上養老保險金?映象網記者將持續關注。

傳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映象網 “大象幫辦”電話180 0371 9699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