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高考第二天:有家長考場外高舉向日葵,希望孩子“一舉奪魁”

6月8日,高考第二天,北京烈日當頭,氣溫高達32度,但在北京八一中學考點外,仍聚集了衆多接考生的家長。上午11點半文科綜合、理科綜合考試結束。

11點50分左右,陸續有考生走出考場,身着紅裝的家長一窩蜂湊到警戒線外,有的開始鼓掌迎接,有的舉起相機,還有的家長把一支向日葵高高舉過頭頂,希望孩子能快點找到自己。

“我這兩天都帶着向日葵,希望孩子能一舉奪魁。”戴先生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擔心花被太陽曬蔫兒,他還特意帶了一玻璃杯,裝滿水,將向日葵放在裏面。

理科生薑同學走出考場,感覺還不錯。

“今年考得還行吧。”他說,印象深刻的是物理題涉及基本單位制,生物題考了育種,“(發揮)還比較平穩”。

李同學對試卷中有關“基本單位制”的內容也有印象,“這是不久前的新聞”,題目設計“把前沿科技運用到考試”。

澎湃新聞了解到,每年5月20日是世界計量日。今年的世界計量日主題爲“國際單位制——根本性飛躍”。這一天,世界將採用新的國際單位制,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等7個基本單位全部從實物原器改爲常數定義。這是2018年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的決議,被認爲是國際單位制創建以來最重大的變革。

雖然李同學認爲近幾年的理綜風格差別不大,但今年的題還是要比去年的題難度更大。

“新課標改版以後,一般都會找一些論文改成試題,要麼就從一些新的沒有學過的情景中出題。”李同學說,今年的物理壓軸題,水滴下落受到空氣阻力的模型高中就沒有學過,但可以通過高中學過的一些知識來嘗試解出。

他還認爲,化學生物有一些題的難度變大在於題目設計的情景更加複雜,埋了很多伏筆,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忽視,因爲對於最後的解題都很關鍵,生物還涉及到了基因工程。

文綜方面,一位文科考生告訴澎湃新聞,今年題不算特別難,但是量有點大,有關近年來國際關係變化的題目也出現在考題裏。此外,地理36題第二問還考到了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影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