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聖寺

距建陽三十里水吉鎮,有一座千年古剎寶聖寺,始建於晚唐時期,其村莊因寺而得名,名曰“寺後村”。在寶聖寺的後方丘阜隆起之處正在仿建古法柴燒建盞的龍窯,仿造十餘里外的著名建窯。

2

龍窯

出現於商代以專燒製瓷器的龍窯,因斜臥似龍而得名。依山而建,因地制宜的龍窯,藉助由下而上的山體,窯火焰可順勢向上並藉助窯內的回火設計,以達到省柴及長時間保溫的功效。

3

寺後龍窯

寺後龍窯的發起人之一的謝林燦,根據多年柴燒經驗及對相關知識的收集,在許多設計細節處理上堪稱是精益求精。事實上謝林燦,不僅是多年柴燒建盞的老匠人,也是一位從事近二十年宋代建盞收藏、研究的收藏家,是當地知名建盞鑑定的“土專家”。

右一:謝林燦

他對建盞的偏愛,執着於具有老味“建盞”的燒製研究,曾使用電窯燒製、小型柴窯燒製,雖然燒製出極具特色精美的作品,但與宋代作品還是有不少的差距,他始終追尋宋代建盞的古韻。早期租賃他人龍窯燒製作品,在窯內氣氛控制、保溫效果上不甚理想。

柴燒建盞無論是在器型、做工、釉面的潤澤度、還是龍窯柴燒特有的氣色散發出幽幽的歷史蘊味,成就一隻古樸的建盞,宋代工匠已摸索出一條成熟的經驗,夯土依山而建的古窯,能夠爲建盞的燒製創造良好的升溫、保溫、降溫與窯內氣氛,在這樣的氣氛下,對於建盞的斑紋形成、釉面的潤澤度,猶如鄉間炭燒慢燉的人間美味,垂涎欲滴。

對家鄉這一文化遺產魂牽夢縈的傅建軍、張君榮,是建盞發燒友,宋代老盞、電燒建盞、柴燒建盞如數家珍。常常與謝林燦探討工藝、技術等,在他們的影響下,身邊衆多好友爲最質樸的建盞而尋覓。千金易得,知音難求,“做一古人,建一所古窯,燒一隻好盞”成爲他們共同的目標。

寺後龍窯在前期就十分注重宋代的“建設標準”, 仿宋的階梯式的設計,在科技發達的當代,他們卻選擇最爲原始的人工夯土磚。夯土磚不僅是單純的仿宋工藝,其厚度與尺寸可以在燒製時提供良好的窯內氣氛與保溫時長,人工捶打出的磚,經過長時間自然的晾乾,通過正方形與梯形的夯土磚將窯由外向內搭建成爲一個窯頂圓形的窯身,長達近30米的窯身,分爲11個相對獨立的窯體,每個窯體的兩端分別設有觀火口與投柴口便於觀察窯溫。

人工捶打的夯土磚

在每個相對獨立的窯體間隔處,設計了並排多個小孔名爲“導焰口”其目的在於將下層窯體的火焰透過小孔爲上一層窯體營造近一千度的高溫氣氛,這個“導焰口”還有一個功能即是回焰功能,它可以長時間保持窯內溫度。

窯體由下而上呈現梯形,這樣的設計藉助山體火焰順勢向上,爲上層窯提供良好的氣氛。在燒製之時,下方的第一個窯體並不裝窯,而是林立衆多直徑20公分以下的木柴,燃燒而產生的高溫爲第二層提供近千度的高溫氣氛。

此時,兩端的投柴口投入木柴,根據火焰顏色來判斷窯內窯度,一般而言火焰爲金橘色1200攝氏度左右,這需要非富經驗的老匠人才可以準確判斷,當第二層達到1200-1300度時,也爲第三層窯體提供近千度的高溫氣氛,以此類推,每個窯體在長時間的高溫下,以達到完美的窯內氣氛,方可能出美得不可方物之盞。

4

規劃

建陽的白塔山,黑白的岩石,層層疊疊如寶塔,在夜裏發着微光

寺後龍窯工作室的幾位發起人謝林燦、傅建軍、張君榮,正在參與龍窯的搭建,從產地的規劃來看,有餐廳、展廳、休息室、禪茶室、工作室及龍窯區域,他們更像是建立一個建盞文化交流、體驗、寓教於樂的一個建盞發燒友的聚集地,近年來宋文化的流行以及大衆開始尋求返璞歸真的自然狀態,禪茶文化的流行,質樸、典雅、古色古香的宋代建盞走向大衆的茶臺,他們正努力“做爲一古人,建一所古窯,燒一隻好盞、品一盞好茶、交一幫知音”的目標前行,實現他們的理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