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志平正在龍窯柴燒點火

近期見到暨志平是陪同臺灣陶藝匠人造訪其工作室, 八零後的他,已有些許少年老成之感,糾其原因,他說,這一年多時間,荒地改建成玉窯龍窯工作室,由開荒、泥工、龍窯草圖、開工都是自己親手主導設計、 施工的。

耗時一年多打造的龍窯

資深的建盞愛好者對暨志平都不會陌生,他是建盞燒製中青輩較爲優秀的一位, 師從省級大師許家有,曾打造許多經典作品,倍受矚目,他在鼎盛時期消失在大衆的關注裏,沉寂一年多,在自己的家鄉玉瑤村打造一條長 22.8 米、佔地2000 餘平方的龍窯。

位於龍窯旁的兩幢小樓

工作、居住、接待

引見臺灣匠人後,開始參觀他的龍窯。工作室所在地是他兒時老家,也是建窯遺址所在地,在水吉高速出口可以看到他的工作室,依山而建的仿宋龍窯,位於其左, 與龍窯比鄰出建的工作區域,建盞的傳統工藝流程均在此處呈現。 龍窯之下, 40 度的高溫下,涼爽如秋。

龍窯內部涼爽如秋

龍窯從規制上仿製宋代一體式的龍窯設計,窯體由下至上共 16 目整體通透,這樣設計助於提高作品多樣性的潛力,與此同時大空間的複雜氣氛給燒製帶來極大的技術挑戰.

通常龍窯柴燒判斷溫度主要依靠火苗的色澤和擺放在火口的火標,兩者形成獨特的觀察測溫系統, 這是經驗的累積,與當代技術相比,雖不準確,但卻是最具價值的參考依據,暨志平也是根據這一獨特的觀測模式增減窯溫。

龍窯的框架均採用百年老木材

從工藝角度而言,柴燒與電燒的前端準備工作流程大致相同, 但準備工作繁複雜項居多, 從裝窯至燒製過程起顯得猶爲重要, 洗泥、備柴、拉坯、上釉、裝窯等工作,在龍窯旁有條不紊地進行着。

與電窯不同,暨志平採用古法柴燒的模式,需要製作等量的墊餅用於胚體置於匣鉢的墊腳,防止粘連匣鉢, 這些工作是爲了能在本月 16 日正式點火燒製,這些工作有些繁雜,卻並不生疏, 多年電燒建盞提供極爲豐富的實踐經驗, 前二次的龍窯試製, 暨志平現在顯得輕鬆許多。

製作墊餅

上釉

入匣鉢

裝窯正在進行當中,前期的二次試窯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在匣鉢中灑滿稻草灰,並墊上由稻灰製作而成的墊餅,以防止粘底。用泥匠工常用的水平儀測量匣鉢水平,不至於成品的歪心,這種歪心在宋代建盞也常見,主要是高溫燒製時,由於匣鉢或裝窯的平衡問題,釉層向一邊偏斜,這些完成後,即可裝窯,並在火口處放置火標,即可封窯,等待點火燒製。

洗泥

至此,選泥、挑礦、洗泥、研磨、練泥、配釉、拉胚、修胚、素燒、上釉、 備匣鉢與墊餅,裝窯,封窯,一切就緒, 等待慾火鳳凰涅磐重生,呈現出色彩斑瀾、潤澤古樸的作品。

裝窯

由左至右:暨志平、許家有、陳星

一切就緒,恩師許家有前來助陣指導,共同點燃龍窯的傳承之火,暨志平接下恩師許家有的傳承接力棒,便踏上了建盞傳承之路,圖右一爲其徒陳星。

建盞 薪火相傳

事實上,龍窯作品的精華之處在於封窯之後,高溫下的演譯下,窯內的建盞雛形如嗷嗷待哺嬰兒,需要匠人的呵護而蛻變成型, 36 個時不間斷的燒製、一週時間的保溫與降溫,帶着各自美麗動人的面孔, 邂逅於溫暖午後的陽光茶室之中。

點火之後,開始不間斷地燒製36小時以上

建設一個這樣規模的工作室,實感意外。 從他集展廳、招待、生活於一體的一幢 80 年代風格改建而來的兩層小樓或許能一窺究竟, 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工作環境,與主流匠人的生活狀態類似。

由70年代老宅改建而成

不記得那位知名老師說,傳統大規模生產已難抵擋一個具備一定技能的小作坊或小團體所創造出的個性化、人性化的作品。無論是日本、臺灣、景德鎮等,匠人匠製作品從來不產生於工業化生產的流水線上。

位於老宅內部的作品展廳

“家在這,工作在這,建盞在中國陶瓷品類屬於較少的佔比,在全球各地,有許許多多優秀的匠人, 用不同的工藝燒製優秀的作品,工作室設在兒時老家,也是自己的根,在自己的家裏搭建一個便於搭建一個國內外陶藝家交流、製作的平臺,提供來訪匠人試驗的空間,只有這樣,自己對陶瓷文化有更深的理解,提高自己燒製建盞的思考維度,暨志平就他的工作室規劃時說。

業精於專,暨志平電燒經驗多年, 電窯燒製建盞, 斑紋的體現、器型與線條張力來詮釋工藝的獨特美感, 然,他試窯的柴燒作品不同,它帶有柴燒特有的潤澤與天然氣息, 古樸雅緻的氣質,電燒的器型張力而柴燒更講究樸素、 內斂,更是具有龍窯柴燒賦予渾然天成儒雅與肅穆, 在方寸茶臺上有天然的厚重的歷史、歲月的滄桑的氣場。 這也是他寧可放下一年多時間精心打造龍窯。

暨志平龍窯柴燒作品:

鉢型·鐵鏽斑

斗笠·灰皮綠

手握·野兔毫

束口·茶末綠

束口·鐵鏽斑

柴燒·花瓶、溫酒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