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易利華 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二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昨天健康界對幾個醫院管理者進行了專訪,開展了關於西安要建設1.5萬張牀位的國際超級規模的大醫院的論證性的討論。我個人認爲,這幾個討論專家的意見,其實並沒有超出傳統的觀點。也許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爲理論與實戰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在中國當今的發展階段。一些現狀用常規的醫院管理理論可能還是很難表達與概述的。

第一,關於醫院牀位規模的邊際效應問題。很多人喜歡將經典醫院管理理論中,將醫院牀位規模的理論邊界界定爲一千五百張至兩千張。這是國際醫院管理理論界的一個通行認識。其實,在中國的現行醫院管理實戰中,大家很清楚的看到,一千五百張牀位到兩千張牀位的規模的醫院,可能在現行的三級醫院經濟運營情況下,只是大型醫院運營成效的一個起點。在此規模以下,可能基本不行。而在中國的醫院管理中,三千張牀位的規模效應,似乎要優於一千五到兩千張。四千張牀位的規模效應,好像又要優於三千張。五千張牀位規模的效益,甚至可能又要優於四千張。這已經基本存在併成爲中國醫院管理界的一個個現實。

第二,關於五千張以上規模超級醫院的有效管理問題。很多人都在擔憂,中國的五千張以上規模的超級醫院越來越多,究竟如何才能實現有效的醫院管理呢?很多人把醫院院長的有效管理範圍設定在過去的一千張牀位規模,最多兩千張牀位規模以內。因此,對於兩千張以上牀位的院長要實行有效的管理,都是疑慮性的?但是,在現實的醫院管理中,中國的院長究竟能管到多大規模?能實現最大化的醫院管理的邊際究竟在哪裏?這其實也是值得討論的。

從經典的醫院管理理論上分析,對於一家兩千張左右牀位規模的醫院,院長的層級管理以及直接管理的有效性,可能是最佳化。但是對於四千張牀位規模,甚至五千張牀位規模的醫院來說,以及多院區的醫院管理來說,相對於兩千張規模的單體醫院的管理效能分析,可能院長的直接管理效應,確實會有所弱化。但是,四千張規模與五千張規模的醫院的綜合管理效能的遞減,由於現代醫院管理方式方法的改進與團隊的力量出現,可能並沒有減弱的那麼明顯。仍然能通過其他的代償渠道和有效的層級管理實現形式,來保證基本的醫院管理要求的傳達與實現。並不存在不能管理,或者管理狀態極度弱化的問題。因此,二千張牀位規模醫院院長管理效能最優,可能就成爲一個僞命題,只是被許多人拿出來說說。而實戰的操作,大家追求的還是越大越好的真正共識。因爲,大醫院規模效應的成效可能更加直接與明顯。

第三,在現代信息社會條件下,中國醫院的管理規模效應究竟有多大邊際的討論,應該認真地進行下去。並且,必須要重以發展的觀點來全新審視這一個熱點問題。我個人認爲,在信息社會的條件下,可能存在着對這個認識的兩面觀。一方面醫院的實戰規模邊際效應區,肯定要遠遠的超過兩千張牀位經典的醫院管理效應分析。三千張,四千張,甚至五千張,可能也是可及的。另外一個方面,在信息社會高度發展的背景下,中國的醫院究竟還需要設置那麼多牀位嗎?真的還需要那麼多五千張以上的超級醫院嗎?在今天我們真的要認真的審視一下這個中國醫院管理的發展悖論式議題。

一方面,我們可能不要再刻板的認識醫院的牀位規模只能在兩千張以內,這樣一種比較經典傳統落後和比較狹隘的發展認識。應當更多的從現實的背景需要,以及醫院發展的客觀條件出發,對於中國不同級別醫院新的發展邊際,有一個更加全面客觀,公正的認識。另外,對於多院區的管理和一萬張牀位規模以上的醫療集團的出現和五千張以上的超級醫院的出現,也都要有一個正常的管理心態。來認識與研究他。應當說,這可能也是一種客觀的發展需要吧。這次我們在日本東京的醫院考察交流。也看到了一萬五千張牀位規模的日本板橋中央病院醫療集團的管理與運營。

這個醫療集團從十多年前的五百張到一千張規模的單體醫院,逐步發展擴大到一萬五千張規模的多院區管理,同樣運營的業績優良,管理的效能也比較優秀。因此,對於這樣的一種醫療發展需要與現代醫療的組織形式,我們的醫院管理理論界和院長們可能也必須研究。必須面對。必須思考。當然,在信息社會高度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醫療和信息與網絡化的醫療服務形式,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與存在,特別是新型共享醫療醫院,智能化機器人醫生的出現等,這些對於醫院發展規模的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同樣也必須正確認識與思考,尋找到真正適合中國的科學的醫院發展途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