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時拾史事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作者檀弓

今天提到端午節,頭腦中立刻想到的就是屈原投江、糉子和賽龍舟。但其實端午節是一個很古老的節日,至少要比屈原早得多了。

端午節一開始也不是爲了紀念屈原,它實際上是由於上古原始信仰和祭祀文化的殘留,而慢慢演變出來的一個節日。

一、端午還是“端五”


端午節一開始的時候也不叫“端午”,這個名字要到西晉時期的《風土記》裏面才正式出現。而且端午節的日期也不是今天的五月初五,一開始的端午節是在午月午日的。我國古代以干支紀年,按照這個來推算每年的第五個月又被稱爲“午月”,按干支紀年來推算午月有五個午日(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午月午日指的的午月的第一個午日(不一定就是初五)。

端午節原來在固定月份(五月)的不固定日期(午日)的,後來在流傳過程中,所以固定在五月初五,一是由於諧音,二是由於固定日期方便記憶。恰好五月初五這個日期符合這個節日活動的中心思想,所以漢朝以後端午節就逐漸固定在了五月初五。

爲什麼五月初五符合端午的要求呢?這就跟端午節選擇的日期有很大關係了,一般而言我國的傳統節日都是安排在比較好的日子的,但端午不一樣。古人認爲五月是一個“惡月”,因爲五月太陽接近北迴歸線,北半球的人將會感受到最長白晝的到來(也就是夏至),此後將會晝短夜長,萬物從豐盛到凋零,在沒有科學認知的古代,古人只能發出“陰陽生,死生分”的嘆息,因而對於古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吉利的月份

五月是一個壞的月份,所以五月初五這個重五之日對古人來說簡直是邪惡到不行。東漢年間成書的《風俗通義》就認爲,五月初五出生的孩子,男孩會害父親,女孩會害母親。而這種看法並不是這本書自創的,而是吸收了自古流傳下來的看法。

而重五之日出生的孩子克父母,這樣的思想一直魏晉南北朝時期都還有殘存。前秦丞相王猛的孫子出生於五月初五,所以父母便想把他送給別人家撫養,以免對本族有害。可王猛見了孫子後很是驚奇,說:“這不是一個平常的孩子。過去孟嘗君田文在惡月出生而做了齊國的丞相,這孩子也將要使我們家門興旺的。”所以給他起名叫“鎮惡”。王猛十歲那年,前秦土崩瓦解,王鎮惡後來也流落東晉,最後又輾轉死在了長安。鎮惡並沒有鎮住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封建迷信要不得。

進擊的端午節

東晉名將王鎮惡因出生在五月初五被視爲不吉,祖父王猛特爲其取名鎮惡


端午既然是一個不好的節日,所以最初過它就不是像中秋、元旦(春節)那樣是爲了喜慶、慶賀團圓,端午節由於是一個惡節,因而一開始紀念是爲了避邪。戰國時期就有觀念認爲,端午這一天要泡藥澡,來驅蟲祛病。而到了漢朝的時候辟邪手段就更加豐富多彩了,扎五彩絲(類似今天的綁紅繩),在家門口掛桃符(好比清明插楊柳)。

除了這些,這一天親朋好友之間還會互相贈送禮物,以此來傳送好運,規避邪惡。當然送的不是糉子,因爲到現在爲止糉子、屈原還有龍舟都沒出來呢,而他們的出現還得再過幾百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

二、南俗漸進


南北朝時期,衣冠南渡,大批北方士民流散到南方,也就是在這一時期,端午節的習俗呈現南北交融的形式,並最終演變成我們今天熟悉的端午節。

先出現的是糉子,只不過那時候它還叫“角黍”,用菰葉包裹着黏米(《風土記》),做法跟今天的還不太一樣。據南朝時代的《續齊諧記》記載,還有一種糉子的做法是把米塞到竹筒裏然後煮熟,這種糉子更像今日的竹筒飯,但這種奇怪的糉子卻是文獻中最早被用來祭奠屈原的糉子。無論是菰葉糉還是竹筒糉,其實都是當時南方人制作主食的古老方法,後來代代相傳下來成爲端午的特殊食物,只是後來端午跟屈原產生了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糉子也就被附會成是爲了不讓屈原葬身魚腹的了。


進擊的端午節

南方還有柊葉糉


特殊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流傳當中都會跟偉大的人扯上關係,端午也不例外。今天我們所熟悉的屈原實際上也是從一衆選手之中殺出來,才成爲端午節的第一代言人的。屈原的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曾經的其他候補選手們是怎樣的。

第一個出場的是伍子胥,傳說吳國打敗越國後,伍子胥勸吳王夫差斬草除根,夫差不聽,後來越國派人賄賂吳國官員誣陷伍子胥,夫差聽後決定賜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留下遺言,讓人將他的眼睛挖出掛在吳都的東門上,他要看着越國的軍隊入城滅吳。夫差得知大怒,命令將他的屍體裝在皮革裏於五月五日投入江中,於是,端午節就成爲紀念他的日子。

另一種說法是東漢孝女曹娥因爲父親溺死於江中,當時僅十四歲的曹娥沿江找了十幾天也沒找到父親的屍體,特別難過,也跟着投江自盡,那天剛好是五月初五。後來這個故事越傳越神,端午也就被認爲是紀念她的節日了。

最後一種是認爲越王勾踐爲國雪恥而忍辱負重,於五月五日操練水軍,最終復國,越人便以五月五日作爲紀念他的節日。

在這幾個故事中,屈原的故事包含了家破國亡、個人沉浮,又特別浪漫,加上屈原本身是一個文人,在流傳過程中自然得到歷代文人的大力推廣,因此漸漸地打敗其他競爭對手,獨霸端午節。

不過勾踐稍微幸運一點,雖然不能成爲端午節的代表人物,但是因爲屈原本人不會賽艇,所以勾踐操練水軍,成爲端午競渡的起源,競渡後來又演變成賽龍舟,使得勾踐在端午節還能佔有一席之地。賽龍舟其實也是南方的一項傳統活動,因爲只有再南方水道縱橫,才能成規模的舉行這種活動。大約是原始時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撈、渡水勞動,特別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爭鬥中,慢慢形成競渡活動。根據《風土記》記載,到了六朝時期,南方已經形成規範化、紀念型的龍舟競渡活動,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與端午掛上了鉤。


進擊的端午節

最早的龍舟應該是獨木舟

三、走向繁榮


經過多年的不斷發展,端午節在隋唐盛世達到了繁榮期。隋代,南方的龍舟競渡已經在北方流行了,“其迅揖齊馳,掉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諸郡皆然(《續修江陵縣誌》)”,看的出來規模很大,而且觀衆很多。唐朝人喜歡在這一天飲用“菖蒲酒”,玩一種叫“鬥草(端午外出,找些奇花異草互相比賽,以新奇或品種多者爲勝)”的遊戲。


進擊的端午節

鬥草後來又演變成了怎樣


唐朝時的端午節,朝廷和家庭都要分別舉行宴會,以示慶賀。唐代宮廷的端午宴享時,皇帝都要對大臣有所賞賜,以示恩寵,最常賜之物是糉子還有扇子。這一天,朝廷還要舉行一些娛樂活動。

唐朝時期糉子被指定爲端午的節日食品。而且品種繁多,有“百索糉子”、“庚家糉子”、“九子糉”等若干種,其中“九子糉”是御宴之物,它是將九個糉子用綵線紮在一起,唐玄宗還曾爲這種糉子寫過詩“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先。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到了宋代,端午節出現一種特別暴力的活動——捕蟾。蟾蜍爲五毒之一,所以相傳捕蟾可以辟邪,據說這是漢代就有的習俗,在宋朝被髮揚光大。宋代,人們還喜歡在端午節這一天燻艾草。

另外比較好玩的就是宋朝多了一個“躲端午”的風俗,就是這一天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孃家過節。

到了明清時期,端午節的舉行已經與今天沒有差異了,由於這一時期商業發達,所以端午節的商業氣息越發濃厚,這一天不少居民喜歡外出逛街,像糉子這種食品,已經可以隨處買到了。此外飲用雄黃酒的風氣也在明清普及開來。


進擊的端午節

南宋時期的白娘子還真不一定能喝到雄黃酒


到了明代,端午更是成爲官方的法定假日。清代,則與中秋、歲首(春節)並稱爲“三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日、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起源於北方,魏晉以後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南方多種民俗,並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最後形成如今端午節文化內涵。

參考資料:

1.黃石《端午禮俗史》

2.清水《雜談端陽節的古俗及其他》

3.張心動《端午節非因屈原考》

4.宋穎《端午節研究、傳統、國家與文化表述》

END

喜歡本文/作者,文末讚賞一下表達支持吧!

本賬號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賬號

進擊的端午節

點擊圖片閱讀文章

進擊的端午節

進擊的端午節

韓建:治事能臣亡唐推手

進擊的端午節

“一丈青”扈三娘誤入白虎壇,大宋女德班改造效果驚人

進擊的端午節

能力平庸,卻當上了一把手:道光爲什麼選擇咸豐?

進擊的端午節

進擊的端午節

知道點兒新故事了嗎?知道你就點個贊告訴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