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一項最新的計算機模擬實驗顯示,實際上銀河系的旋臂將一些恆星拋至離誕生地數千光年的區域,然而它們仍保持着其圓形軌道。這種恆星遷移現象非常普遍,研究人員評估在太陽鄰近的50%恆星可能都發生了位置遷移,這一區域距離銀河系中心26000光年。

  地球在銀河系中的位置比較偏,不,是非常偏。地球只是處在銀河系的一個螺旋臂上,邊緣的邊緣。科學家認爲,太陽系,很有可能被銀河系的螺旋臂給拋離出身地,甚至是被甩出銀河系。

地球會被銀河系拋棄?有可能被甩出家園

  許多恆星被銀河系的旋臂推到一個混亂、拉伸的太空軌道上,使它們遠離其誕生區域。但是包括太陽在內的許多銀河系恆星,都在銀河系中心保持着清晰的圓周路徑。目前,一項最新的計算機模擬實驗顯示,實際上銀河系的旋臂將一些恆星拋至離誕生地數千光年的區域,然而它們仍保持着其圓形軌道。美國華盛頓大學天文學家羅克·羅斯卡爾說,“我們模擬實驗結果表明,像太陽這樣的恆星可能起源於一個與當前位置完全不同的另一個區域。”

  恆星“放射性遷移”

  羅斯卡爾和同事們開發了一項計算機模擬系統,能夠模擬起始於100億年前球形天體區域中螺旋星系盤的形成,這一時期被認爲是銀河系與另一個星系進行合併的最後階段。該研究小組在模擬實驗中發現當星系盤生長、其內部恆星位置變動時,旋臂將形成或消失。在這一時期,星系盤中的許多恆星都經歷着“放射性遷移”,更接近或遠離星系中心,但它們仍遵循着圓形軌道。

地球會被銀河系拋棄?有可能被甩出家園

  羅斯卡爾告訴《新科學家》雜誌說,“起初我們對於這項模擬實驗感到非常驚奇,具有代表性的如果恆星軌道被像星系旋臂攝動,其結果將形成更加橢圓的軌道。”

  恆星受旋臂牽引力作用

  星系通過一種叫做“聯合旋轉共振”的過程可實現對恆星的位置遷移,一顆接近旋臂尾部的恆星拖尾受到旋臂強烈重力的額外牽引力作用。這將增加恆星的運行速度,將它們發送至遠離星系中心更遠的軌道。相反地,在諸多恆星前的一顆恆星將向後被牽引,緩慢、更接近地向銀河系中心移動。

地球會被銀河系拋棄?有可能被甩出家園

  這種恆星遷移現象非常普遍,研究人員評估在太陽鄰近的50%恆星可能都發生了位置遷移,這一區域距離銀河系中心26000光年。丹麥哥本哈根市天文學、物理學和地球物理學涅爾斯·波爾協會(NBIfAPG)的約翰尼斯·安徒生說,“這是一項非常不錯的研究工作,但是證實恆星的遷移可能是非常困難的,這種遷移不會在太空軌道中留下觀測記錄,同時恆星的運行速率變化很大。”

  星系旋臂隨時間而變化

  分析其他星系中的恆星數量將掌握一些重要線索,恆星是從星系內部產生形成的,因此距離星系中心越近的恆星越年輕。但是大型的恆星遷移將改變這一切,改變恆星年齡的有秩序分佈。羅斯卡爾指出,此外星系旋臂隨着時間的推移是否發生顯著改變也是一個關鍵性因素。

地球會被銀河系拋棄?有可能被甩出家園

  對於太陽來說,在其生命歷程中經歷了意味深長的遷移變化,星系旋臂並不是處於靜態。如果旋臂一直保持靜態,那麼恆星將在星系以一個小馬蹄印的形狀路徑運行。在計算機模擬實驗中,星系的旋臂在星系內部和外部閃動着,並改變着其外形。但是沒有人確信是否銀河系的旋臂也有着類似的歷史。安徒生說,“目前我們仍不知道是否銀河系旋臂具有這種短暫現象。”

  就人類的壽命而言,這個過程和還需要很長時間,而且即使被甩出了銀河系,我們只要還有太陽,還在太陽系中,就不需要太擔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