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整治結“乾親”,湖南常寧8960名在職人員籤抵制承諾書

湖南整治“圈子文化”,將結“乾親”問題納入整治範圍。去年10月至12月,湖南省委第一巡視組在對衡陽、常寧兩市進行巡視時,均發現了這方面的問題。近日兩市的巡視整改通報披露了這一消息。

巡視組向常寧市委指出,該市圈子文化盛行,結“乾親”問題依然突出。

此次巡視整改通報顯示,常寧市開展整治黨員幹部認“乾親”、黨內稱呼庸俗化等陋習問題“回頭看”,8960名在職工作人員簽訂了抵制認“乾親”陋習承諾書,對36名黨員幹部認“乾親”陋習問題進行了整改。把黨員幹部認“乾親”情況納入幹部選拔任用負面清單,對1名未按要求整改的考察對象暫緩任用。暢通了舉報渠道,利用“12380”“12388”熱線接受羣衆舉報,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巡視組向衡陽市委指出,衡陽“地域觀念”“圈子文化”“官商哲學”仍有市場。

對此,衡陽市委巡視整改通報稱,持續開展“認乾親”、黨內稱呼庸俗化整治工作,大力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規範選拔任用條件和程序,加強選人用人監督。注重科學選配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對存在同鄉、同學等較爲集中的情況,及時採取適當方式進行交流,並對相關問題進行嚴肅查處。在組織系統繼續深入開展“三項教育”回頭看工作,從嚴落實幹部選任過程中每個環節的保密制度,對跑風漏氣者,將嚴肅查處、絕不姑息。

“政事兒”注意到,在2016年6月,衡陽還曾出臺“八條禁令”整治黨員幹部“認乾親”。

規定指出,嚴禁黨員幹部相互之間、黨員幹部與自身職務範圍有關的其他人員之間認“乾親”;嚴禁黨員幹部本人及配偶、子女與民營企業主、個體老闆、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之間認“乾親”;嚴禁黨員幹部利用“乾親”關係,在行政審批、幹部任用、人事安排、子女入學和家屬就業、工程建設等方面提供便利,互相謀取不正當利益等。

針對結“乾親”這種現象,去年11月湖南省紀委監委官網曾刊發《莫讓“打幹親”成爲腐敗的“遮羞布”》對此評論。

文章稱,“打幹親”本意指“認乾親”、“攀親”,是一種流行全國的保育習俗。其主要是通過結親的方式,讓無血緣的兩方建立起權利義務關係,成爲利益攸關、相互幫襯的“親戚”。通過“打幹親”,可以拓寬人脈、擴展交際和生活圈子。而如今,這樣的傳統習俗卻在現代的“利益溝壑”中變了質,已經從習俗中走向了一個“死角”,成了人際關係的“護身符”。一些領導幹部以“乾親”爲紐帶,別有意圖地將權力與所謂的感情“勾兌”,表面上是結親,實際上是利益輸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