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离婚时,双方均拒绝抚养孩子的为数不多,更多的夫妻不愿将子女的抚养权供手送给对方,他们或相互指责,或将子女转移隐藏,更有甚者以死相拼。父母离异后,原有的互补型抚养教育方式不复存在,一方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毕竟有限,如何在离婚后形成新的互补型抚养教育方式,更是需要离异夫妻双方冷静地去思考,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去协商。

透视一种现象:夫妻离婚时,总有一种情放不下

(图文无关)

前几天,一个女性粉丝在后台询问:婚姻走到尽头了,但老公不同意将女儿抚养权给我,而我十分放不下年幼的女儿,怎么办呢?

夫妻离异,不仅仅是夫妻两个人,还涉及到双方父母、孩子等等。据网上一份调查,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离婚人数104.8万对,同比上升7.6%。据此,现在的人离婚越来越普遍了。不过在此,并不想细腻地去探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是想探索一下夫妻离异对孩子抚养的问题。

在离婚时,双方均拒绝抚养孩子的为数不多,更多的夫妻不愿将子女的抚养权供手送给对方,他们或相互指责,或将子女转移隐藏,更有甚者以死相拼……从表面上看,夫妻离婚时,对孩子的不舍之情是件好事,但透视这样的现象,其中暴露的深层问题却令人深思。

有人观察说,除了对孩子固有的亲情以及把孩子视为财产这种单纯的占有欲之外,离异夫妻对孩子的心态还具有这4种典型:

透视一种现象:夫妻离婚时,总有一种情放不下

(图文无关)

01.精神寄托型。把抚养孩子看做是一种精神依托,这是争养子女者的较为常见的心态。他们把孩子看做是自己的希望,是不幸婚姻留给自己的财富,而且,通过培养孩子所带来的成就感,还可以安抚不幸婚姻造成的心灵创伤。持有这种心态的,其中多为女性。

02.担心型。怕孩子跟着对方受罪或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是拒绝放弃抚养权的普遍心态。据调查,离婚案件中80%的人有这种担心,且以女性居多。她们普遍的生活观就是,男人不会持家,不懂得心疼孩子,而且,男人另有新欢后对孩子的感情就会变淡,孩子的继妈也只会给孩子带来厄运。

03.要挟型。一些离婚者并不是真正放不下对孩子的感情,只是把孩子的抚养权当作筹码,以此来要挟对方。如果对方满足不了自己的要求,就别想得到孩子。要挟的目的,一般是为了经济上多得点好处,或者是骨子里还不想离婚,还抱着幻想,以拖待变。当然,还有的是出于怨恨,想藉此在精神上折磨对方,使自己心理得到平衡。

04.保守型。现在,“养儿防老”的观念有所淡化,但传宗接代的观念仍在一些男人的头脑中挥之不去,所以当孩子为男孩时,男方在离婚时对抚养权的争夺就更加激烈。

透视一种现象:夫妻离婚时,总有一种情放不下

(图文无关)

按理说,在正常的婚姻里,孩子是维系夫妻关系的纽带,当婚姻支离破碎时,离婚双方争养孩子,对孩子是一件好事,但一些离婚者争养的并不单纯是舍不下孩子的那份感情,结果孩子就成了这场争夺战的最大受害者。

其实,无论对处于婚姻进行时还是过去时的女人来说,孩子都重于老公几倍,甚至几十倍。因为孩子是女人生命的延续,是她一生之中最大的成果和满足。现实生活中,有些女人为了孩子,面对没有尊严的婚姻生活,却甘于忍辱负重、委曲求全;有些女人再婚后,孩子依然是她身上的痛……所以,个人认为,对于女人的爱子深切之情,男的应该尽量考虑一下女方对孩子的情感。

更何况,孩子由一方抚养,只是孩子的生活地点、生活方式的变化,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并不因此而改变,对子女抚养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也不因此而消除。

父母离异后,原有的互补型抚养教育方式不复存在,一方对孩子的抚养教育毕竟有限,如何在离婚后形成新的互补型抚养教育方式,更是需要离异夫妻双方冷静地去思考,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去协商。

离婚时双方应该要认真考虑一下,怎样才能把离婚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减少到最低限度,离婚后怎样才能给孩子尽可能好的抚养教育,而不是将孩子当成离婚时的筹码、离婚后报复的棋子等等。

一句话,孩子是大人婚姻解体的无辜者、受害者,需要大人从内心上、情感上去关怀、去弥补。

【原创首发,严禁盗窃,违者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图文无关。更多精彩原创,请继续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