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由國投泰康信託主辦的“2018春生夏長·財富管理論壇”在北京國投金融大廈成功舉辦。本次論壇圍繞財富管理、資產管理領域的熱點話題,邀請財、稅、法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和資管行業精英一起共享觀點。高淨值客戶及來自信託、證券、保險和第三方理財機構的相關從業者參加了此次活動。金石財策(北京)顧問有限公司CEO劉幹霄先生受邀出席“2018春生夏長·家族信託高端論壇”分論壇,並作主題演講。該分論壇主要就高淨值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及家族信託在國內發展做了分享交流。

今年有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就是超人李嘉誠宣佈退休。李嘉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自己考慮退休已經有22年,從1996年開始,到現在才完成了二代教育。劉幹霄先生在演講分享中表示近幾年自己做財富規劃一個很大的感受,就是財富傳承時代來臨,很多企業家面臨的問題是來不及做二代培養,導致家業難以或者無人繼承。在家業傳承過程中,接班人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家族後代接班意願低,接班能力不足,子女價值觀與家族企業經營理念存在衝突是家業傳承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衆所周知,家族信託素有皇冠上的明珠之稱,起源於西方,在全球特別是歐美成熟市場被公認爲是實現家業傳承、保護和管理最重要的制度工具,赫赫有名的洛克菲勒家族、杜邦家族以及羅斯柴爾德等家族,都通過家族信託來管理其家業。國內家族信託在近兩三年大量湧現,但發展有限,不論是從業人員還是高淨值客戶都對其疑慮重重。究其原因,在於國內對家族信託存在着三點誤解:法律制度不完善、只能自益、非現金資產不能成爲信託財產。

國投泰康家族信託業務部總經理李崢在分論壇的演講分享中就以上三點誤解做了解答。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頒佈,信託法的頒佈標誌着我國有了第一部規範信託關係的基本性法律, 對國內信託行業的存在、發展起了決定性作用,成爲信託從業人員的至尊法典。這部法律跟《婚姻法》《繼承法》《合同法》《物權法》等諸多法律配合,中國做家族信託的法理基礎已經完備。

信託只能自益,這一點一直被人們誤解。《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委託人不是唯一受益人的,信託存續,信託財產不作爲其遺產或者清算財產。

目前有一些人認爲,中國的委託財產非常單一,只能進入一些現金或有限的保單,但我國法律中有明確規定,可以做財產權信託。客戶可以把現金、保單、金融資產受益權、房產、股權以及藝術品等諸多品類的財產,都委託到家族信託當中。

針對目前國內財富管理日漸多元複雜的需求,劉幹霄先生強調了對家族信託的重視。2018年財富管理專業化迴歸,很多事情超越了金錢本身。如婚姻家庭、身份跨地域等事務管理中,越來越多地包含了財產隔離、財產保密、財產獨立、財產繼承、子女積極行爲引導、財產集中管理、稅收等需求,這個時候要把資金管理和事務管理相融合,而且要把事務管理放在前面。“新的理財起點中,一定要把事務管理重視起來,要多瞭解一下家族信託,家族信託是資產配置非常重要的一種工具。”劉幹霄先生說到。

劉幹霄先生,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除了是金石財策(北京)顧問有限公司CEO,也是國投泰康信託有限公司家族業務辦公室首席事物顧問。從事金融投研與管理逾十年,具有豐富的風險管理、投資管理以及家族信託實務經驗,爲國內外高淨值客戶累計配置資產近六十億元。致力於通過領域智庫與金融科技建設,助力理財顧問及機構轉型。著有《重新定義理財顧問》《中國家庭24個理財樣板間》。

今年財富管理進入一個非常特殊的週期,在這一年,投資環境、稅收環境、家庭生命週期、社會代際傳承都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該如何做資產配置?劉幹霄先生在演講最後分享了他總結的六點經驗:

資產配置要自上而下。

資產類別要多元化,防範極端風險。

追求最優回報。

抑制偏好。

做長期投資以調整短期投資最大回撤。

改變以往買入並持有策略,採取買入並調整策略,增加資產再平衡頻率。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爲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並請自行覈實相關內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