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施塔特鎮,是奧地利州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的一個村莊,位於哈爾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哈爾施塔特得名於村莊附近的鹽礦,因此又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鎮”或“世界最古老的鹽都”。

哈爾施塔特氣候溫暖,這裏清新的空氣、清澈見底的湖水、以及名勝古蹟,構成了人們理想的度假勝地。這裏一年四季都適宜旅遊。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峯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這個地方變成了人間天堂。

住在臨湖的庭院旅館,推窗見湖,遙望湖上泛起清煙,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這座在險峻的斜坡和寶石般翡翠的湖泊間佇立的湖畔小鎮,到處可見童話般清幽美好的場景。

哈爾施塔特湖溫柔的包裹着小鎮。湖水清澈透底,在高山峽谷之中,像一條寬闊的綠色綢帶。

哈爾施塔特湖,是奧地利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14個湖泊中最富靈性的一個,羣山環繞,四周海拔3000多米的山峯給湖泊形成一個天然屏障,猶如世外桃源,人間仙境,讓人流連忘返。

湖泊是由冰川作用形成,湖水清澈見底,最深處可達125米,湖岸是櫛比鱗次的童話般清幽美好的住宅,四周是高送入雲霄的雪山。

清晨時,嫋嫋薄霧籠罩在湖面,遠處的小船朦朦朧朧,好似一幅水墨畫般縹緲。

坐在湖邊的長椅上,吹着風,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偶爾會在湖裏看到天鵝。它們安詳而又悠閒的遊着,優美的姿態很是吸引人。最好的遊玩方式是租一艘小船,盪舟湖面,欣賞沿岸的古老建築羣。

小鎮最有名的是這些臨湖而建的木屋建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

一排排臨湖而建的木屋,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這些木屋與中國江南民居非常相似,這些小木屋都有着幾百年的歷史,但是經過翻修、粉刷,除了精緻優美外,更增幾分歷史風韻。

牆壁、窗戶、陽臺等都採用木頭做材料。重重疊疊的木屋是這裏的特徵。

爲了不同於別家,每家每戶還會在屋形、色彩上表現自己的風格。

有的人家用花朵裝扮自己的房子;有的用綠色的盆栽點綴自己的家;還有的居民用一些精美的小掛飾來給自己的房子增添色彩。

如果你夏天來到這裏,滿鎮鳥語花香,彷彿帶你進入了另一個奇幻世界,特別值得遊玩。

由於處於湖邊,每戶人家還在臨岸的水中建有木船屋,專門停靠自家小木船或遊艇,作爲交通工具。

乘坐的小船到岸後,你又會看到不一樣的場景。這裏每戶人家的木門全打開着,裏面展示並出售他們自制的各種手工藝品:麻線編的裝飾品、民族娃娃、各種陶製品……

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家,通過自己的勞作,向人們展示着他們精湛的手藝。

這裏最吸引人的要數木雕藝術品了,有可愛的動物卡通造型,也有現代感十足的生活物品,還有名人的雕像等。

小鎮居民對於木頭似乎有着瘋狂的熱情。不管是木質的各種禮品,還是木屋,或是路上的指路牌......無一不體現人們對於木頭的喜愛。

走在狹長的小鎮上,時不時看到各種各樣的木頭路標。每家每戶門口還堆着劈好的木條,碼頭、車站也都用木頭建造,教堂選用木雕裝飾,還有各種木工學校。

如果說,讓你在小鎮找出最顯眼的建築,那一定就是尖頂新教教堂。

教堂位於小鎮的市政廳和碼頭旁邊,建於1785年,主塔的塔尖直指蒼穹,具有哥特式風格,教堂外觀很好看,內部不大。

它是哈爾施塔特美景的一部分,一樣是歷史和藝術的珍品。尤其它的鐘樓尖頂和在湖邊的位置,高高的尖頂鐘樓,非常的鮮豔,與水光瀲灩晴的湖光山色一起,組成優美的畫卷。

哈爾施塔特以鹽礦著稱,有“鹽礦寶地”之稱。如今在小鎮中心的博物館,依然能看到從原來的鹽礦挖掘出的衣服及採鹽工具、鐵器時代的生活用具以及最早的蒸汽船模型等。

古老的凱爾特人在此開採生活的白金——山鹽。這裏有世界上最古老的鹽坑,於2010年停止作業成爲觀光區,可以去體驗一番。

穿上作業服,坐着軌道推車,進入440米深寒氣逼人的鹽坑底部,最驚險的是坐木製滑座往下滑!一路上可以聽導遊講解鹽坑的歷史,感受鹽礦工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