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電視劇行業什麼類型最火?答案莫過於現實題材。由曼荼羅影視文化,靈河文化聯合出品,星牛傳媒製作,張語芯、白一驄擔任出品人,楊龍導演,彭豆豆、邵偉桐領銜主演的12集電視劇《假如沒有遇見你》目前正在優酷熱播,製片方沒有啓用“流量明星”,投資也屬於中小規模,卻因爲真實感人的故事和過硬的質量打動了觀衆,特別是溫暖了不少年輕觀衆的心。

現實題材創作,迴歸生活展現人性光輝

真實反應社會生活狀態,真正打動觀衆的的優良製作纔會最終贏得觀衆的心。《假如沒有遇見你》從小人物出發,根植現實生活,既展現了賴敏丁一舟不畏死亡,豁達樂觀的生活觀和簡單純粹的幸福感,同時又深刻傳達了對家的思考,對罕見病患者的關懷,對生命的尊重。以豐沛的角度和真實的情節,傳遞出生命的態度與情懷,折射人與社會、時代之間的正能量,成爲觀衆熱議的焦點。

如何避免懸浮展現當今中國人的時代精神和生活面貌,並通過劇情的層層推進,給觀衆情感共鳴和生活啓迪,《假如沒有遇見你》巧妙運用“公路片”的敘事模式,通過旅行途中兩人遭遇的各種人物以及他們身上形形色色的事,爲電視劇增加了深度,導演楊龍表示:“每一集都有一個新主題,主角們會有新的遭遇,在不同的地方,遇到不同的人,體會一種不一樣的情感。”出品方張語芯認爲,我們只是希望做一個溫暖的故事,讓這些正能量能夠溫暖更多相信愛情、相信世間美好的人們。關注普通人的生活點滴,纔是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關鍵所在。

張語芯說:“現實題材的意義在於,讓生活真的成爲我們的生活。我們在生活當中所體會的這些東西,能夠透過作品傳達出來。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說我們活在一種懸浮的狀態當下,我覺得這個劇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懸浮、不脫離實際,它原原本本的紮根土地,貼近我們的生活。”張語芯表示,在瞭解到賴敏丁一舟的真實故事後,找到了對夢想、愛情與人性的共鳴。社會里最真實小人物的故事與當代人對美好感情的嚮往不謀而合,在他們的故事中能找到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自我認知的一種“接地氣”的溫暖氣質。

真人真事改編成劇的難度,除了在於要求它故事真實,還在於內核深度的把握。《假如沒有遇見你》在情節的處理上可謂氣質獨特,它想表達的絕不僅僅是賴敏和丁一舟這對“特殊情侶”的愛情故事,真正的“故事”是在他們正式踏上旅程之後的生活碰撞。這其中有被愛情衝昏頭腦的酒吧女歌手,有帶着殘疾弟弟靠直播賺錢的哥哥等等,這些各式各樣由於種種原因陷入生活漩渦的人們,都能讓觀衆看到自己的影子。縱使生活一地雞毛,也要繼續相信美好,相信美好就會遇見美好,讓每一個觀衆都爲之動容。

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既要求以現實生活爲藍本,更需要現實主義創作的態度和手法,最終源於生活、歸於生活,成爲中國當代生活的在場人。張語芯透露,劇組把節省出的演員片酬都用在了製作上,爲了拍攝出最真實的質感,劇組採用了紀實手法,重新沿着兩人的騎行線路,實地實景跨越青海,銀川,西藏等12個地區,總行程超過了“2萬+”公里,最終完成了這部有着獨特氣質的藝術精品。

在《假如沒有遇見你》播出期間,不少觀衆,特別是一些被劇中主人公積極努力生活的精神感動的年輕觀衆,在社交媒體上紛紛推薦熱議。有一位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看劇感受,“看完這個劇好想談個戀愛,也思考了自己的人生,對自己也有了新的認識。”事實上,加強現實題材創作,貼近現實生活,貼近當下時代,正是如今新時代影視作品創作的方向。《假如沒有遇見你》以匠心嚴謹的態度製作了這部現實主義題材劇作,傳遞出溫暖人心的生活情懷和正能量。

“優秀的現實題材劇是什麼?不需要IP,不需要卡司,需要的是愛,明白愛、擁有愛的能力和對自身的思考,《假如沒有遇見你》就代表了這些。”張語芯表示,藝術創作和人生是息息相關的,有的人,願意一生充滿着IP,充滿光鮮亮麗,但有的人,願意選擇平平淡淡,充滿着溫暖和愛,這取決於我們的選擇。《假如沒有遇見你》選擇與現實生活在一起,以生活情懷和時代精神爲導向,直麪人生苦難,彰顯人世間的真善美,爲現實情感開出治癒人心的正能量藥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