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原標題:一窩咪蒙撲面而來

文/三表

來源: 三表龍門陣(ID:sanbiao1984)

壽則多辱

《莊子》有云:“壽則多辱。”

意思是,人活得久了,難免蒙受屈辱,失去人生尊嚴。

我們寫字的人活久了,一來多感不自由,二來練就了火眼金睛,有些文章打眼一瞧就知是下品。

自己不看也就罷了,倒是看到身邊的朋友,像餃子下鍋一樣,撲騰撲騰掉進骯髒者精心構建的陷阱中,又難受又羞愧。

難受的是,爆文確有法門,有不良居心者稍作撩撥,便上當者衆。文字的金線就是臉皮的厚薄。

羞愧的是,我怎麼交了這麼一幫淚腺發達、頭腦簡單的朋友。他們往往還裝作扭扭捏捏的樣子——這是我第一次轉咪蒙的文章。

我心想,你哪是聰明和愛惜羽毛啊,你是終於等到了爲你定製的“文字保健品”啊。

真想死去,活那麼久幹嘛?要看好多沒有廉恥的文字,要目睹好多被投食的無腦閱讀者。

咪蒙的大弟子

咪蒙的大弟子—楊樂多,傳說中月薪五萬的助理,也棄助從文了。

昨天刷屏的一篇題爲《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的文章就是她寫(編)的。

寒門+狀元+死,這就像我們小時候看錄像廳門口的小黑板上寫着《慈禧風流祕史》一樣,字字撩撥你,不看不是人了。

按理說,一個沒有調查能力的自媒體,能挖掘出極具話題性的新聞素材,着實厲害。以前類似的創作,都會採取獸爺式組稿的手段,在以往的新聞報道中做二次加(洗)工(稿)。

楊樂多不這樣,她就是這個事件的盤古,所有故事的脈絡、血肉,都是她一斧子劈出來的。

前情提要也沒說是虛構寫作,整篇文章細節明確到某年某月某日某人,有完整的時間軸。大體可以判斷,楊樂多是當真事在寫的,是帶了感情的,世上確有“周有擇”這麼一號可憐的人。

只是文中這麼一句令人出戏:“我坐在他對面,穿着低胸的衣服,露出若隱若現的乳溝。”

我翻了翻照片,你他媽有毛乳溝,糟女孩子,壞得很。

文章你越讀越覺得不對勁,主人公時間軸上發生的事情與現實完全對不上,穿幫之處多到像王二麻子臉上的麻子,你甚至能品出讀者、知乎、青年文摘雜交出來的敘事味道。

這就是一篇徹頭徹尾的胡編亂造的故事。所有元素都是作者坐家腦暴的產物。

不要臉之處在於,文末作者的PS部分:

這篇文章撰寫之前,已經獲得了他家裏人的同意。但爲保護他家人的隱私,我隱去學校、自己的姓名、周有擇也是化名。希望所有的高中同學、老師以及相關知情人士,看到這篇文章後不要向外界透露太多關於他的真實信息。希望他們一家人得到保護。

周有擇這個化名是和他母親商量後取的。含義很簡單,希望如果有來世,他的人生能有得選擇。

當事人妹妹2019年高考,我會承擔他妹妹四年大學的基本學費,盡一份綿薄之力。

你看,我們都笑場了,作者還在戲裏沒出來呢,她就是傳說中的“新喜劇之王”啊。

怎麼?做戲要做全套啊?挺職業的欺騙唄?

我見過掏真金白銀的慈善家,我還真沒見過自己先編個悲慘的故事,然後說要對虛擬人物負責的慈善家。我要學你,我真想喊一句:雅典娜,你的笑容由我守護。

兵熊熊一個 咪蒙壞壞一窩

“咪蒙式的壞”在於咪蒙對人性的鑽營。爲了擊中人性裏的“貪嗔癡”,無所不用其極,假的當真的寫,真的往極端了寫。

你看他們的文章好像是帶着情緒、情感的,可寫的人卻是冷冰冰的。他們的選題會就是一次屠夫的戰前動員會,他們討論的絕不是公平與正義,恪守的也不是良知與底線,他們就要“穩準狠”,要的是這一鏟子下去能挖上來多少韭菜。

他們無往不利。爲什麼?

就像我朋友圈烏央烏央的傻逼在轉發《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時摘錄的文中一句話:“希望我們都能成爲,一個真正用力活過的人。”

哎,你們這輩子唯一用力的事就是:堅決不用腦。

楊樂多在咪蒙身邊耳濡目染,習得真傳,文章已得其小主八分神韻。

有理由相信,咪蒙在批量製造“楊樂多”。在人工智能尚未攻克文字創作的背景下,經此一戰,咪蒙已經狠狠把阿爾法狗等玩意踩在腳下。

咪蒙可能將畢生所學都傳給了弟子們,只留了上樹的本領,但你能不能也告訴傳授他們一點點基本的道理:告訴讀者故事是故事,也是件體面的事。

從“好疼的金聖嘆”裏抽身而去的咪蒙,面對外界的評價,只在意“我沒P圖,我本來就很美”的那一小部分。在那片滿是韭菜,充滿希望的田野上,她和她的弟子們埋頭揮舞鏟子,無問西東。

準備好了嗎?

一窩咪蒙撲面而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