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世界上較早研發航空母艦的國家之一。日本在1922年建造的“鳳翔”號航母被認爲是世界上第一艘標準的航空母艦。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曾建造了11艘艦隊航母和若干輕型航母,一度橫行海上。

  鳳翔號航母

  參加太平洋戰爭的日本航空母艦,按建造過程大致可分爲正規航空母艦、改造航空母艦和改裝航空母艦三類。其中,正規航空母艦一開始就是按照標準航母設計建造的;改造航空母艦是指原本其他艦種的軍艦,在施工階段改變原設計,而以航母的姿態出現在聯合艦隊序列中;改裝航空母艦則是指將一些服役中或已經完工的戰列艦、巡洋艦乃至徵用的商船,拆除部分原有結構,增設飛行甲板和操作艦載機設備而成的航空母艦。

  已改裝成全通式飛行甲板的赤城號

  二戰期間日本有25艘航母。

  各艦結局

  祥鳳號在珊瑚海海戰中被擊沉;

  赤城號、加賀號、蒼龍號、飛龍號在中途島海戰中被擊沉;

  龍驤號在東所羅門海戰中被擊沉;

  翔鶴號、大鳳號、飛鷹號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被擊沉;

  瑞鶴號、千歲號、千代田號、瑞鳳號在萊特灣海戰中作爲小澤艦隊的誘餌被擊沉。

  隼鷹號因大修沒有參加萊特灣海戰而倖存,1947年解體;

  信濃號於1944年11月在瀨戶內海進行處女航時被美軍潛艇擊沉,成爲二戰最短命的航母;

  信濃號航母

  大鷹號、雲鷹號、衝鷹號、神鷹號、雲龍號分別在不同時期被潛艇擊沉;

  天城號、海鷹號1945年在吳港遭到空襲而擱淺,龍鳳號受損。分別於1946年解體;

  鳳翔號在1945年吳港空襲中倖免於難、葛城號受創喪失機動能力。戰後經修復,充當了人員輸送艦,接運繳械投降的海外各地的殘兵敗將。之後皆於1947年解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