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Mert Alas & Marcus Piggott

英版VOGUE六月刊的封面迎來了Madonna,這位長紅30餘年的流行天后卻不似人們預想中的風光無限好,只需坐享名利,而是依舊面臨非議與挑釁。

“人們總是想方設法讓我沉默,說我不夠漂亮,我唱得不夠好,不夠有才華,我沒有結婚,現在則是因爲我不再年輕。”

“我是有着六個孩子的單身母親,我還在保持着創造力,去做一名藝術家,去參與政治,去爲自己發聲,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1983年出道,第二年就走紅,她是流行音樂和潮流文化界的“先驅者”。但隨着年紀的增長,人們卻開始無法接受那個一如既往表達自我的Madonna。

1990年,身穿Jean Paul Gaultier表演的Madonna

現在她依舊會在演唱會上唱着《Like a Virgin》,穿着網襪,卻被英國媒體批評“不體面、有失體統”;

2016年的Met Gala,她身穿Givenchy透明紗裙出席,卻被輿論攻擊“遮上點吧”;但穿着更爲大膽的年輕女星,卻沒有遭遇Madonna這樣的非議。

女人的老去只能優雅,不能性感,不可出格,哪怕是像Madonna這樣大膽和先鋒的女人也不例外。

“身爲女人,我必須去鬥爭才能達到今天的位置。”她參與音樂創作,成爲電影導演,發起女性運動,創辦慈善組織……在抨擊她的時候,人們應該想想她做過的事給了多少女孩動力和希望,她的才華和熱情激勵了多少人。

娛樂行業總是更青睞年輕女性——51歲的Nicole Kidman作爲Vanity Fair五月刊的封面人物,說起這個行業裏女性年齡的問題,“沒有什麼所謂的保質期,你必須要去不斷地改變。”

攝影:Collier Schorr

獲得奧斯卡影后的平均年齡是36歲,而影帝則是44歲——男演員被視爲紅酒般越老越有味道,而女演員則越老機會越少,最後逐漸淡出。哪怕是Kidman這樣級別的,也並不樂觀。

Kidman這幾年的作品以獨立電影和原創電視劇集爲主,主流商業片屈指可數,因爲後者對熟齡的女性角色的塑造很有限,無法滿足不斷求變的她。

但不是所有觀衆都買賬,《聖鹿之死》中她的大尺度演出被說“老了,身材幹癟”,《無間煉獄》裏粗糙的模樣被說“可惜了曾經的女神”。

《無間煉獄》劇照

人們樂此不疲地回顧她二三十歲時的紅毯照——這樣一個敢於在角色和作品上冒險的女演員,光彩不止於曾經的年輕容顏。

對於演藝行業的女性,大衆的要求總是格外殘酷——前不久在倫敦街頭被拍的Anne Hathaway,在網絡上掀起一陣騷動:

36歲像50歲,顏值崩了,老太太,壞掉了……這樣的字眼層出不窮,僅是皺紋增多就被惡言相向,在長久以來一味鼓吹“少女感”和“凍齡”的環境下,人們對於真實的面貌卻接受無能。

演員不是販賣美貌的職業,Hathaway不可能是一直20歲的公主。她可以爲角色戴上美貌的濾鏡,也可以爲自己摘下還原真實。

去年12月在《現代愛情》片場的Anne Hathaway

人都怕變老,女人更甚,習慣把這件事視作一種衰退和流失。但魅力與年齡並不成反比,變老不應該成爲被批判的理由,很多女人都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Meryl Streep——

她的事業開啓並不順利,因爲沒有驚豔的外表,甚至在試鏡的時候被製片人嘲諷她的長相。

30歲那年,她第一次獲得了奧斯卡提名,但進入40歲後,她陷入了事業的瓶頸期——90年代的好萊塢更推崇年輕女演員,熟齡女性的角色很有限。她自己也一度陷入衰老的焦慮。

《廊橋遺夢》劇照,這時她45歲

但是她沒有就此淡出,她熱愛且擅長演戲,不斷拓寬戲路,在各種題材和角色裏轉換,有誰不愛她在《穿Prada的惡魔》裏不動聲色的喜劇表演呢?

50歲之後的她,獲得了11個奧斯卡提名,近五年就佔了四次。

登上美版VOGUE 2017年12月刊,攝影Annie Leibovitz

法國女演員Isabelle Huppert,她從70年代就開始走紅,出演過各種突破性的角色,64歲的時候憑藉《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提名。

她從不掩蓋臉上的皺紋,不糾結於年齡,一直是最酷的那個女人,“經驗、年齡對我來說並不重要,在從事的項目裏大家都是第一次面對,是同等的。”

今年52歲的Sophie Marceau,早已不是《初吻》裏懵懂的14歲的美少女,她做過導演、編劇,在銀幕愛情裏來去自由,始終鮮活。

《初吻》劇照

“大銀幕會讓你的一道小皺紋看起來有一米長,但我們沒必要太驚慌,學會接受自己的改變。其實,皺紋也是在講述人的故事,人生的故事,時間給你的禮物,要比衰老重要多了。”

上個月剛剛過完58歲生日的陳沖在微博上這樣寫道(節選):

她還引用了一段《小王子》作家Saint-Exupery的話:

“這是多麼顯赫的成就啊 - 一個人的年齡! 他的成熟是經歷了多麼漫長的艱辛才得以實現的 - 那所有被征服了的障礙,治癒了的疾病,緩解了的悲傷,安撫了的絕望,躲避了的危險。 它象徵着如此多的慾望,如此多的希望,如此多的遺憾,如此多的失誤,如此多的愛。 它代表了一個人全部的經驗和記憶。 ”

陳沖說起過去的自己也曾缺乏安全感,小女兒想永遠停留在16歲、甚至連20歲都無法想象……但隨着年齡的增長,這樣的焦慮反而會減緩,最終將年齡視作財富和屯積,繁茂自己的人生。

年齡不會限制你的美,也不會決定你想去做的事。不用年齡衡量他人,也不要將自己固步於變老的恐懼裏。

馬爾克斯說“她因年齡而減損的,又因性格而彌補回來”,所以,別去焦慮地抓住皺紋,讓時間流逝,讓內心充盈,讓熱情釋放,歲月最終會帶給你驚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