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骨架成形 重慶加速產城融合建設

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功能分區圖。重慶機場集團供圖

中新網重慶1月30日電(記者 張燕)重慶設立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已近兩年,目前建設情況如何?重慶市人大代表、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戴科在2019年重慶兩會期間表示,目前臨空經濟示範區的骨架已基本成形,未來兩年將以航空爲依託,高起點、高標準、高規劃進行市場化招商,加速打造商貿物流、飛機維修、飛機託管服務等航空服務配套產業。

瞄準核心區 導入航空關聯產業

戴科介紹,2016年民航局就批准重慶設立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2017年重慶市政府發佈《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該方案劃定了總面積147.48平方公里的臨空經濟示範區。其中,江北機場總體規劃區36.68平方公里;2018年在重慶市政府領導下,重慶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渝北區人民政府共同組建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實行市場化開發。

“目前我們在覈心區能打造航空臨空經濟配套的面積約有7.3平方公里。”戴科說,核心區域分爲生產運行區、航空配套服務區兩塊,在產業導入上將重點從航空公司基地建設、航空保障服務、飛機維修、商務航空飛機保障、公務機託管服務中心、機場小型會展、總部經濟等幾個方面進行佈局。

此外,因爲機場具有巨大的人流,戴科認爲要把人流變爲信息流、現金流。因此重慶將利用中新產業園的契機,借鑑新加坡打造航空商貿的豐富經驗,在覈心區打造航空商城、酒店產業園、綜合交通產業園等項目。

2019年重慶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力爭今年開工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和第四跑道,統籌規劃重慶主城區第二樞紐機場和貨運機場。

重慶江北國際機場T3A航站樓投用前鳥瞰圖。重慶機場集團供圖

戴科說,重慶機場正積極謀劃下階段發展目標,協調規劃高鐵、城際鐵路進入已經預留的綜合交通樞紐,全方面提高機場保障能力和輻射範圍,構建以江北國際機場爲中心的國際航空樞紐格局。

完善配套設施 創高品質生活之城

除了產業導入,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在完成配套設施建設,創造高品質生活方面也不斷加快發展。重慶市人大代表、渝北區發改委主任石品告訴記者,臨空經濟示範區將着力構建“一核五區”的產業空間和“一主軸、三核心、九廊道”的生態空間格局。“一核”即臨空經濟示範核心區,“五區”即臨空製造區、臨空商務區、臨空物流區、臨空會展區、臨空保稅區5個功能片區。

在教育醫療配套方面,2016年至2018年間,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已建成幼兒園42所、小學4所、初中2所、完中1所;建成重醫附三院、重慶創生骨科醫院等民營醫院8個,重慶市婦幼保健院等綜合性醫院2個。2019-2020年還要建設幼兒園13所、小學15所、初中7所、普高1所,職高1所;政府擬建綜合性醫院5個。

在環境配套方面,石品以臨空商務區的空港新城爲例,中央公園已成爲市民休閒好去處,全民健身中心即將完工開放,仙桃公園、鹿山公園已完成設計,中原山公園、後河公園、雙橋溪公園、萬家山公園已完成方案徵集,沐仙湖公園、觀音公園也即將改造,“十大公園”雛形初現,綠化面積到達50%以上。

在構建立體交通網絡體系方面,將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爲中心,構建內外通達、高效便捷的公鐵空聯運立體交通網絡體系。

按照重慶官方規劃,到2025年,重慶臨空經濟示範區將全面建成創新驅動、開放引領、宜居宜業的示區,成爲內陸地區重要的綜合物流樞紐,在創新驅動型、貿易際化、產業鏈條式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建成內陸開放空中門、低碳人文國際臨空都市區、臨空高端製造業集聚區、臨空國貿易中心和創新驅動引領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