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統計顯示,中國約有2.2億名14歲以下的兒童,但兒科醫生的數量卻只有9.6萬名!

隨着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報考兒科專業的醫生更是少之甚少,以後誰給咱們家孩子看病?

所以小編特意帶來了解決孩子咳嗽、發燒、腹瀉的方法,做家長的你還在等什麼?爲了孩子,趕緊把這些知識收藏起來!

孩子咳嗽了!

1.蔥白大米粥

平時保持多喝粥、湯類的習慣,尤其大米粥爲佳,和胃氣,補津液。而已經有咳嗽症狀的童鞋不妨試試:

材料:大蔥白3釐米左右3段,大米適量,生薑適量

以上三味共煮爲粥,溫熱狀態下飲用。

此方法能夠散寒解表,溫中止咳。

2、烤橘子

將橘子直接放在小火上烤,並不斷翻動,烤到橘皮發黑,並從橘子裏冒出熱氣即可。待橘子稍涼一會,剝去橘皮,喫溫熱的橘瓣即可。小金桔可以多喫幾個。

橘子性溫,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對於孩子來說,味道也是很容易接受的。

3、中成藥

麥味地黃丸、附子理中丸共用。同仁堂的大蜜丸效果最佳。可早中晚,每次各兩粒飯後服用。

4、藥物沖泡

簡單的熱水沖泡法如下:

1、嗓子癢咳:麥冬9g 五味子6g 炙甘草3g 生薑兩片

2、咳有白痰:半夏9g 細辛3g 五味子6g 炙甘草3g 生薑兩片

3、咳有黃痰:麥冬9g 五味子3g 栝蔞實6g 炙甘草3g 生薑兩片

孩子發燒了!

1、臍療

可用生薑搗碎擠出薑汁混合一枚同仁堂的附子理中丸,敷於孩子肚臍並用醫用紗布或者創可貼貼好。此方法能夠直接提升身體正氣水平,從而戰勝病邪。

2、推拿

小兒是稚陽之體,病邪淺,在一般情況下采用正確的推拿方法,即可治療小兒高燒。方法有捏脊、清天河水等。

3、艾灸

可艾灸大椎穴。大椎穴是手三陽、足三陽、督脈七條經脈交匯的地方,是陽氣匯聚的點,艾灸此處能夠振奮身體能量對抗病邪

孩子腹瀉了!

1、揉腹

粑粑麻麻可以先把自己手搓熱,然後順時針給孩子揉肚子,溫了就再搓熱,循環往復,一般輕微的腹瀉即可止住。

2、蘋果水

先將蘋果洗淨去皮,然後切成小塊,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熬製15分鐘,就可以了。此方可謂小祕方,不僅是小兒腹瀉,對小兒便祕也有作用,可謂是雙向調節。

3、生薑水

生薑洗淨,切成片狀,3-5片即可,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小火慢慢熬製15分鐘,就可以了。生薑溫裏散寒,能夠止腹瀉,當然如果孩子感覺偏辣,可以適當加一些葡萄糖粉,味道孩子易接受也能促進吸收。

4、艾灸

小兒腹瀉,父母可以手持艾灸條,艾灸一會兒孩子的肚臍(即:神闕穴)。艾灸的時候一定注意隨時用手試着溫度,以免燙傷孩子

5、中成藥

附子理中丸,同仁堂的大蜜丸效果爲佳。孩子如不能嚼服,家長可將丸子用熱水化開,添加蜂蜜或者葡萄糖粉等。

你咳嗽了會喫烤橘子嘛?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