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網絡上有一個視頻在盛傳,

韓國演員張娜拉

還原了一個媽媽獨自帶娃的日常。

短短三分鐘的視頻,

卻讓無數媽媽感嘆,

這就是自己每天的生活!

視頻中的媽媽無助辛苦,

甚至連上個廁所的時間都沒有,

最後終於崩潰大哭,

讓許多面對幼小孩子和繁重家務

分身無術的媽媽們感同身受。

可有時,

殫精竭慮的守護,

總也避免不了一時的疏忽大意......

2018年9月2日上午九點多鐘,120電話急促地響了起來,電話被快速接起來,那頭的人說話卻磕磕巴巴,語無倫次,聽得出來是非常緊張慌亂,手足無措。

120緊急出診,傷者是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在家被熱水燙傷,大半個腿部又紅又腫,一個個滲出的水泡觸目驚心。孩子一定是疼痛難忍,歇斯底里地哭鬧着,看得每一個人心裏都揪成一個疙瘩。

孩子年齡尚小,時間耽擱不得,120救護車載着孩子直接開到了普外二科住院病房,在張大偉醫生細心的無菌清創治療下,疼痛慢慢減輕,孩子漸漸止住了哭鬧。

看着平靜下來的孩子,我們的心情卻無法平靜。熱水燙傷的疼痛,豈能是一個不到一歲的孩子所能忍受的?在心疼孩子的同時,我們不禁會問,究竟這孩子是怎麼被燙傷的呢?

一直守在孩子身邊的一位年輕女士,是孩子的媽媽,她眼含熱淚,一臉的懊惱,給我們講述了孩子被燙的經過......

她是一位全職媽媽,獨自在家看護孩子。當然,在看護孩子的同時,還得抽空收拾家務。那天,她先用電熱壺燒上開水,接着又忙着收拾其他地方,而此時,自己不到一歲的兒子就在熱水壺不遠處獨自玩耍。

一歲左右的寶寶,雖然還不會走,但已是到處在爬,而且也並不清楚什麼可以動,什麼不能碰。當他爬到了電熱壺旁邊,卻並不知道危險已在悄悄靠近。許是熱水壺蹭蹭冒着的熱氣,引起了他的好奇,他伸出小手去抓,電熱壺就在他碰抓那一瞬間傾倒在孩子身邊,熱水蔓延到孩子的左大腿處,“哇”的一聲,孩子頓時疼得大哭了起來。

孩子媽媽聽到哭聲趕緊趕了過去,被眼前的情景嚇得呆若木雞,過了幾秒鐘才緩過神來,快速將孩子抱起,衝到衛生間打開水龍頭,用涼水沖洗孩子大腿燙傷部位。

可爲時已晚,由於孩子的皮膚比較嫩,慌張的媽媽也沒有太多經驗,給孩子脫褲子時,導致有些皮膚被粘掉,裸露出粉紅的嫩肉,孩子哭得更厲害了,六神無主的媽媽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

“傷在兒女身,痛在父母心”,面對被燙傷的可憐孩子,看着傷心自責的媽媽,我們知道,因一時大意,給心愛的兒子造成這麼大的傷害,最爲心疼難過的應該是她了。而且,作爲把“看娃”當做一個24小時都在值守的職業,其勞累辛苦可想而知。我們相信,作爲一位母親,她以後一定會汲取教訓,倍加呵護照看自己的寶寶,絕不會讓此類的悲劇再上演;而作爲一名醫者,我們更多的希望,當悲劇不可避免的發生後,如何才能將傷害降到最低?

專家在此提醒

一旦發生燙傷,應做到以下幾點:

1

一旦兒童燙傷,應立即用自來水沖洗、浸泡傷處約30分鐘。同時,及時脫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將燙傷的危害降到最低點。

值得注意的是:衣物千萬不能硬脫,以防加重皮膚的損傷,可以先把燙傷周圍部分的衣服剪掉。

2

對不易沖洗的部位,可用涼毛巾冷敷;

3

創面不要隨便塗抹所謂的偏方,比如:牙膏、醬油等,這樣做既會影響醫生對病情的判斷,又會造成創面的感染。總之,兒童燙傷後應立即送專科醫院診治,以免延誤時機,造成不良後果!

小兒燙傷急救法

小兒燙傷在急診中一直佔較大的比例。燙傷的發生,輕者留下了疤痕,重者危及生命。如果燙傷佔全身表面5%以上,會使小兒身體發生重大損害。

那麼如果遇到燙傷,父母該做哪些急救措施呢?

燙傷後應立即把燙傷部位浸入潔淨的冷水中,或用冷水持續沖洗半個小時以上。這樣經及時散熱可減輕疼痛或燙傷程度。

燙傷不嚴重(指燙傷表皮發紅並未起泡的1度燙傷),一般可在家中先做處理。用冷開水(或淡鹽水)沖洗清潔創面。對發生在四肢和軀幹上的創面,可塗上紫草油或燙傷藥膏,外用紗布包敷即可。

再補充強調一下:請注意!這種在家自己塗藥包紮的做法只限於沒有起泡的一度燙傷。如果燙傷處已經起水泡,請先用冷水沖泡半小時後儘快到醫院就診。

急診醫生提醒大家,

意外傷害一直是我國0-14歲青少年

傷亡的首要原因

而家,

竟是傷害發生最多的場所。

作者:小牛、薛梅

編輯:Suzy

審覈:丁丁 李政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原創出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