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偉大在於,相隔百年的時空,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傳遞過來的美。內心驕傲、熱情,像阿爾勒的向日葵。

—— 前言

《自畫像》 荷蘭 梵高 1889 油畫

每個人的心裏都有一團火

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你可是那個懂梵高的人麼?

梵 高

作爲世界上最有名的畫家

他是先驅式的畫家

深深影響了二十世紀藝術

在他生前的最後十年間

創作了超過 2000 幅畫

包括約900幅油畫與1100幅素描

《柏樹》 荷蘭 梵高 油畫

《柏樹》 梵高 素描稿

不懂他的人

總問梵高的畫好在何處?

而懂他的人

看見他無奈的人生

除了孤獨還是孤獨

梵高的畫究竟好在哪?

在阿爾勒紅葡萄園

《有絲柏的道路》梵高 油畫 荷蘭,奧杜羅庫拉穆勒美術館藏 1890

1

· 獨特的畫風 ·

早期的梵高只以灰暗色系進行創作

直到他在巴黎遇見了印象派與後印象派

梵高融入了他們的鮮豔色彩與畫風

創造了他獨特的個人畫風

《星夜》 荷蘭 梵高 1890年6月 油畫 73.7釐米X92.1釐米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星夜》作爲表現性的後印象主義畫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有很強的筆觸。油畫中的主色調藍色代表不開心、陰沉的感覺。很粗的筆觸代表憂愁。畫中景象是一個望出窗外的景象。畫中的樹是柏樹,但畫得像黑色火舌一般,直上雲端,令人有不安之感。天空的紋理像渦狀星系,並伴隨衆多星點,而月亮則是以昏黃的月蝕形式出現。整幅畫中,底部的村落是以平直、粗短的線條繪畫,表現出一種寧靜;但與上部粗獷彎曲的線條卻產生強烈的對比,在這種高度誇張變形和強烈視覺對比中體現出了畫家躁動不安的情感和迷幻的意象世界。梵高生前非常欣賞日本浮世繪《冨嶽三十六景》中的《神奈川衝浪裏》,而《星夜》(《星空》、又名《星光燦爛的夜空》)中天空的渦狀星雲畫風被認爲參考並融入了《神奈川衝浪裏》的元素。

《夜晚露天咖啡座》

摯愛深夜的梵高在阿爾勒時期曾有兩件作品描繪星空,本幅和《夜晚露天咖啡座》。這兩件作品中,閃爍於碧藍色夜空中的星星,格外奪人眼目。在聖-雷米的初期(1889年6月)所畫的這幅"星光燦爛的夜空"是梵高深埋在靈魂深處的世界感受。每一顆大星、小星迴旋於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一個漩渦,星雲與棱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地蠕動着。暗綠褐色的柏樹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處向上旋冒; 山腰上,細長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煩悶、動搖,在夜空中放射豔麗的色彩……。這種迴旋式的運動圓形,有如遠古時代的土器形體或者裝飾在土器表面的螺旋花紋。在德拉克洛瓦或巴洛克的藝術中也可以看到這種迴旋的曲線和旋轉的運動,但其真正的源頭,恐怕還是來源於人類的潛意識之中,促成梵高產生這種原始意識的,一是得自於農民以勞動征服大地所帶給他的共鳴,再者是他對德拉克洛瓦的佩服,三者是對於日本浮世繪畫家北齋和廣重的構圖主題的把握。 在西歐傳統繪畫的遠近法中,畫家常常從觀衆席來觀察舞臺,觀察風景與人物。但是對梵高來說,在他病情尚未發作之前,已感到被另外一個世界監視着。他察覺到受苦惱、受煩悶的,不只是他本身或者如向日葵那樣的對象,而是能夠把一切萬物都包括進去的廣大範疇。

這幅油畫是他所畫的爲數不多的,不靠直接觀察對象,而用虛構的形與色,憑想像創造某種氣氛的作品中的一幅。他的《星光燦爛的夜空》這幅畫,畫着一些入睡的小屋,絲柏從下面伸向深藍色的天空;一些黃色的星與閃光的橘黃色的月亮形成旋渦,天空變得活躍起來。這是體現內心的、最緊張的幻想,是發泄無法抑制的強烈感情的創造性嘗試,而不是對周圍大自然平心靜氣研究的結果。

阿爾勒大道開花的栗子樹

在19世紀以前

油畫注重寫實

無論形狀、光鮮、色彩和構圖

都更加強調精準的技術

此後在莫奈爲代表的印象派

強調光影對色彩的變化

然而依舊是對現實的客觀反映

而梵高講心境畫入作品

將主觀的情感融入到畫中

如果說此前的畫家是在眼睛觀察

用 手 去 描 繪

可以說,梵高是在用心在作畫

《夜間室內咖啡座》這是知名的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之一,他於1888年9月在法國普羅旺斯的阿爾勒所繪,目前收藏在荷蘭的克勒勒·米勒博物館內。

2

· 色彩的天才 ·

是在他生前最後兩年創作的

期間梵高深陷於精神疾病中

最終於37歲那年自殺

《阿爾勒吊橋》當年梵高住在阿爾勒這個小鎮上,畫了這個吊橋來表達他對家鄉的熱愛。春天的一個傍晚,幾個洗衣婦在河邊洗衣服,身旁是綠色的, 黃色的小草,鏡子般的水被洗衣婦攪起一道道波紋,阿爾勒的吊橋在洗衣婦的旁邊,在橋的磚上有不下三種色彩,橋是由鐵索吊起來的,馬車正從橋上走過,馬的前 蹄還在動,這就是“阿爾勒吊橋”的景色。

梵高的天才表現他的色彩中

也許看似只是簡單的筆觸

細看卻是精準的控制力

色彩的把握和表現力都是準確而鮮活的

在他每一筆中,都有準確而完整的色彩變化和走向

這幅《鳶尾花》(Irises)是知名的荷蘭畫家梵高的作品之一,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進入位於法國聖·雷米的一間精神病院,後所畫的,目前收藏在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內。

畫面被一片藍色佔去了大半,淺如海 藍,深似墨團——難以揣度的愁楚與痛苦的凝結。連花葉也綠中偏藍,緣情隨性的。那憂鬱的藍色屬於他,伴着生命而來。構圖上,鳶尾花的整體造型 “內傾”,與左上角的一簇野菊呼應。野菊的赭紅,與土壤色系相諧。赭紅與藍——一種躁動的情緒總在對話憂鬱的述說。二者相接處,有一白色的鳶尾花,朵大, 莖長,花蕊正對前方,成爲畫面的亮點。只是在一片一簇中顯得突兀——特立獨行孤傲的身影,彷徨於躁動和憂鬱而前方沒有路。這便是1889年5月間的梵高, 他將心魂留在了畫上。

3

· 生命的熱愛 ·

梵高的畫是動態的

每一幅畫裏都有他的情緒

梵高的熱情如太陽

他的畫中洋溢着對生活的熱愛

如衆所周知的《向日葵》中

你從畫作上就能感受出情感的濃烈

對藝術的熱愛與執着

滲透着對藝術的熱愛與執着

《花瓶裏十五朵向日葵》

梵高的《向日葵》像他自己的符咒。他有時候把自己的名字“Vincent”簽在陶罐上,藍色的簽名,在整個黃色的明亮中很顯眼。

梵高的形式風格非常自信,陶罐或桌面都是幾筆簡單的墨線,準確,沒有猶疑,在傳統西方學院技法中沒有人使用過的形式,他大膽而自由地畫出他的心中之花。這樣燦爛的花,這樣的明亮、熱情,用全部生命來燃燒的花,梵高指名是要送給高更的。

他希望把這些向日葵掛在高更的房中,他爲高更準備了最好的房間,他一再跟朋友描寫他如何爲高更佈置一個優雅的住處,他把自己畫的向日葵掛在牆上,等待高更到來。

《三朵向日葵》荷蘭 梵高

也許你還不能真正的讀懂梵高

然而他的畫作一定可以讓你感受藝術的魅力

他的作品點亮你原本灰突突的生活

當你穿梭在水泥盒子之間

當你被各種辦公室瑣事煩心

當你被各種ppt和項目報表而埋沒

《向日葵》

也許你就更會留戀夏日盛放的向日葵

更會留戀那個午夜小鎮上愜意的酒館

梵高就是那個爲你生活帶來一抹亮色的人

他提醒你生活還有美好

努力生活,熱愛生命

- E N 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