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哈佛大學的瑪利亞·塔塔爾(Maria Tatar)在爲《美女與野獸:全球動物新娘與新郎經典故事集》作序時寫道:“這種兒童易於理解的故事反映了廣爲流傳的文學趨勢,即爲年輕觀衆改編成人主題的童話故事。隨着時間推移,美女會教他何爲憐憫,(網易科學人)學會什麼是愛,幫助野獸打破邪惡詛咒以恢復真身,後者通常都是英俊的王子所變。

  最近上映的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再次講述了“古老的傳說”,即人類與非人動物之間溫柔的浪漫。數百年來,這種“人獸戀”吸引了各種年齡段的人關注。

 

 

  《美女與野獸》的傳說已經流傳了數百年,主要講述一個天真而美麗的女孩被危險的怪物囚禁,最終卻產生了“跨種族之戀”。世界各地有很多類似的傳說,描述人類與其他種族之間相愛、彼此不離不棄的故事。

 

  那麼這些傳說爲何擁有如此持久的吸引力,(網易科學人)這些令人感到怪異的戀情揭示了人類內心的哪些祕密?

 

《美女與野獸》上映 爲何我們對人獸戀如此着迷

  圖:在2017年上映的真人版電影《美女與野獸(Beauty and the Beast)》中,美女(艾瑪·沃特森飾演)與野獸(丹·史蒂文斯飾演)克服重重阻礙找到真愛

  正如今天大多數西方人所知道的那樣,“美女與野獸”的故事源自民間傳說,法國作家珍妮-瑪麗·勒普蘭斯·德博蒙(Jeanne-Marie Leprince de Beaumont)於1756年發表了同名小說。哈佛大學的瑪利亞·塔塔爾(Maria Tatar)在爲《美女與野獸:全球動物新娘與新郎經典故事集》作序時寫道:“這種兒童易於理解的故事反映了廣爲流傳的文學趨勢,即爲年輕觀衆改編成人主題的童話故事。”

 

  這本書中的故事來自世界各地的口頭傳說,(網易科學人)包括印度、加納、南非、希臘、冰島、日本以及西印度羣島等。在故事中,人類會與各種各樣的獸類結合,包括猴子新郎、烏龜新娘。王子被施魔法變成青蛙,公主與蛇相戀等。事實上,塔塔爾收集到的這些不同故事表明,“美女與野獸”的永恆傳說並沒有單一的起點。

 

  塔塔爾表示:“爲什麼這樣的故事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即使有些故事無法通過貿易路線或文學傳播找到根源。這個故事有個非常原始的核心,我認爲我們需要不斷重複它。幾乎所有這些故事的核心都是以愛情產生無窮力量爲主題,賦予野獸以同情和憐憫的救贖品質,將野獸變成志趣相投的伴侶。”

 

  在“美女與野獸”中,美女是野獸的囚犯,爲對方的野蠻和暴力感到恐懼。

 

  隨着時間推移,美女會教他何爲憐憫,(網易科學人)學會什麼是愛,幫助野獸打破邪惡詛咒以恢復真身,後者通常都是英俊的王子所變。挪威也有類似的故事《東方的太陽和西方的月亮》,講述1個小女孩被野獸掠去,後者因爲受到詛咒,白天變成熊,晚上纔會恢復人形,直到他經歷真愛。這對戀人經歷了許多殘酷的考驗,最後終於幸福地結合在一起。

 

  

人獸之間的浪漫#e#

 

《美女與野獸》上映 爲何我們對人獸戀如此着迷

  圖:比利時畫家費爾南德·科諾夫(Fernand Khnopff)創作的“愛撫”,世界各地的許多故事和繪畫都描述了人獸之間的浪漫。

  這類民間故事最初都是爲成年觀衆創作的,爲此講故事的人可以自由添加低俗或恐怖的細節。

 

  塔塔爾解釋稱,由於故事往往需要觀衆參與和引起共鳴,爲此細節越豐富越好。在意大利故事《國王豬》中,一頭會說話的豬接連娶了三姐妹,他骯髒的身體污染了新婚的大牀,並在拒絕求愛後,用自己鋒利的蹄子殺死了前兩位新娘。但第三個女孩不在意豬的骯髒,反而給予其更多關懷。(網易科學人)幾天後,豬褪去了自己的豬皮,露出英俊王子的僞裝。

 

  塔塔爾解釋說:“這些人獸戀真的有助於年輕女性習慣於婚姻生活,對於那些14歲就要結婚的女孩們來說,成年男子看起來的確就像渾身長毛的龐大野獸。”而這些童話故事在向幼兒故事轉變時,大多數低俗和怪誕元素都被過濾掉,最後成爲兒童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18世紀的歐洲,這類現象十分常見。

 

  

希臘神話#e#

 

《美女與野獸》上映 爲何我們對人獸戀如此着迷

  圖:希臘神話中,宙斯曾假扮白牛綁架並誘姦了少女歐羅巴

  然而,即使“清潔版本”的傳說依然擁有巨大吸引力,特別是“美女與野獸”,在20世紀和21世紀依然迎來了新生,被拍攝成藝術電影、電視劇、動畫片、舞臺劇以及真人電影等,後者最近全球票房收入超過10億美元。塔塔爾說:“我們都認識到,愛情不僅改變了方式,也改變了我們。從另一個層面上說,(網易科學人)這個故事與我們如何同其他人建立聯繫有關。我們會逃跑嗎?我們會做出憎恨回應,還是勇敢面對並做出善意回應?這個故事有許多不同的解讀方式,它涉及到一系列與時間和空間相關的熱點問題,讓每一代人都找到共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