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天要到了,南方近期大雨傾盆,還時不時響幾聲累,特別是午夜,閃電劃破天空,感覺大地都要給雷電劈成兩半了,這種現象稱爲雷暴,是一種局地的對流行天氣,通常伴有大雨或冰雹,雷暴是指一部分帶有電離子的雲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者是帶電離子的雲層對大地間迅猛地放電。雷暴的持續時間一般比較短,一般單個的雷暴不會超過兩個小時,雷暴是大氣不穩定狀況的產物,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雷暴產生的放電會對建築,人體,電子設備產生非常大的危害,避免雷暴造成的傷害是人類研究的主要對象。

  夏天要到了,南方近期大雨傾盆,還時不時響幾聲累,特別是午夜,閃電劃破天空,感覺大地都要給雷電劈成兩半了,這種現象稱爲雷暴,是一種局地的對流行天氣,通常伴有大雨或冰雹,雷暴是指一部分帶有電離子的雲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者是帶電離子的雲層對大地間迅猛地放電。雷暴的能量很大,千分之幾到十分之幾秒的雷電放出的電能,可達到數十億到上千億瓦特,溫度爲1萬~2萬℃。

雷暴雲襲來,釋放出的電能上千億瓦特

  雷暴產生的雷暴雲的成因主要來自大氣的運動,氣流的運動、摩擦以及風對雲塊作用,令其作切割地球磁場的磁感線運動,使不同的電荷、帶電微粒進一步分離、極化,最終形成積聚大量電荷的雷雲。當雷雲的電場強度達到足夠大時將引起雷雲中的內部放電,或雷雲間的強烈放電,或雷雲對大地、其他物體間放電,即所謂雷電。

  雷暴的持續時間一般比較短,一般單個的雷暴不會超過兩個小時,雷暴是大氣不穩定狀況的產物,它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也是很大的,雷暴產生的放電會對建築,人體,電子設備產生非常大的危害,避免雷暴造成的傷害是人類研究的主要對象。

  雷暴分類

  雷暴共分爲三種,分別爲單體雷暴、多單體雷暴及超級單體雷暴三種。而分辨它們的方法是根據大氣的不穩定性及不同層次裏的相對風速而定。

  1,單體雷暴是在大氣不穩定,但只有少量甚至沒有風切變時發生。這些雷暴通常較爲短暫,不會持續超過1小時。在平日亦有很多機會看到這種雷暴,因此亦被稱爲陣雷。,

  2,多單體雷暴由多個單體雷暴所組成,是單體雷暴的進一步發展而成的。這時會因爲氣流的流動而形成陣風帶,這個陣風帶可以延綿數里,如果風速加快、大氣壓力加大及溫度下降,這個陣風帶會越來越大,並且吹襲更大的區域。

  3,超級單體雷暴是在風切變極大時發生的,並由各種不同程度的雷暴組成。這種雷暴的破壞力最大,並且有30%可能性會產生龍捲風。

  根據雷暴形成時不同的大氣條件和地形條件,一般將雷暴分爲熱雷暴、鋒雷暴和地形雷暴三大類。此外,也有人把冬季發生的雷暴劃爲一類,稱爲冬季雷暴。在我國南部還常出現所謂旱天雷,也叫乾雷暴。

  還有一種雷暴被稱爲火山雷暴, 火山雷暴是指在火山的噴發雲中出現的閃電。在普通的雷暴中,冰晶相互碰撞產生電荷,進而產生閃電。而在火山雷暴中,火山灰顆粒取代了冰晶的作用。

雷暴雲襲來,釋放出的電能上千億瓦特

  雷暴注意事項

  留在室內。在室外工作的人,應躲入建築物內。

  切勿游泳或進行其他水上運動。離開水面及找尋地方躲避。

  避免使用電話或其他帶有插頭的電器,包括電腦等。

  切勿接觸天線、水龍頭、水管、鐵絲網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避免用花灑淋浴。

  切勿處理以開口容器盛載的易燃物品。切勿站立於山頂上或接近導電性高的物體。樹木或桅杆容易被閃電擊中,應儘量遠離。閃電擊中物體後,電流會經地面傳開,因此不要躺在地上,潮溼地面尤其危險。應該蹲著並儘量減少與地面接觸的面積。

  遠足及其他戶外活動人士,應隨身帶備收音機,不斷留意氣象臺發出的最新天氣消息。

  留意暴雨可能隨時出現,切勿在河流、溪澗或低窪地區逗留。

  駕車人士如駛經高速公路或天橋,應提防強勁陣風吹襲。

  海上的小艇應小心提防狂風或水龍捲襲擊。

  如遇上龍捲風,應立即躲入堅固的建築物內。要遠離窗戶、蹲伏在地上並用手或厚墊保護頭部。如在室外,應遠離樹木、汽車或其他可被龍捲風吹起的物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