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今天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研究显示,随南极周围的水域在下一个世纪变热,近80%生活在海底的无脊椎动物将会看到他们的栖息地缩小 。再加上诸如污染和冰块等其他威胁,最终可能导致其中一些物种灭绝。

 

剑桥英国南极考察研究人员在南大洋,南极海域周围的水域研究了963种无脊椎动物,包括海蜘蛛,蛤蜊和各种珊瑚,栖息。他们发现,虽然有些物种在温暖的水域中会更好,但其中大部分将会遭受伤害,其中一些物种数量将减少一半。虽然这些生物居住在远处的海底,但它们对于生态系统,回收养分和为大型动物提供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到2099年,南极周围的水域预计将平均升温至零摄氏度。这似乎是一个小的变化,但后果是重大的。南大洋是地球上一些最冷水生物种的所在地,所以即使温度微小上升也意味着很大的变化,这些物种包括海星,海蜘蛛,海胆,蠕虫,蜗牛,蛤蜊,海绵和螃蟹等等,它们生活在海底,从其他海洋动物身上吃死浮游生物,泥土和粪便,尽管它们不如企鹅和海豹那样迷人而可爱,对生态系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人员发现,水温从摄氏零下四度升高一点,也可能使其中一些生物处于危险之中。最大的失败者是那些适应生活在非常寒冷水域的无脊椎动物,比如一种名叫Sterechinus diadema的海胆可能会损失43%的栖息地,而海蜘蛛会失去38%的范围。研究人员发现,海底栖息物种栖息地将总计缩小79%。

 

全球变暖让水温变暖

 

全球变暖让水温变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