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智能商業服務商微盟在“商都”廣州發佈智慧零售解決方案,旨在幫助商家將傳統零售門店智能化。這也是微盟繼今年8月在香港啓動IPO來的最大業務動向,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零售業將是微盟最重視的商業場景,微盟做智慧零售送水人的野心浮出水面。

什麼是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微盟創始人兼CEO孫濤勇認爲,零售發展已進入3.0時代,第一個階段是追求效率和成本的傳統零售時代,第二個階段則是追求流量和轉化的電商時代,第三個階段也就是當前,正在進入以人爲中心,追求體驗的智能零售時代。此前,零售行業最大的痛點就是獲客難、轉化低和互動難,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針對零售業痛點,進行鍼對性解決。

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一共包括移動商城、門店收銀、導購、進銷存、會員管理、營銷、前置倉、數據八大模塊,幫助商家品牌實現全領域消費場景下的會員、營銷、服務和商品的線上線下互通,適用於服飾箱包、母嬰玩具、美妝護膚、快消食品、商超、3C數碼、果蔬生鮮、大小家電、圖書音像、便利店等零售行業。具體來說,微盟將根據企業的業務和行業特徵,量身打造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主要從如下維度來解決企業的智慧零售需求:

1、打造小前臺,全渠道覆蓋。企業最初零售渠道是線下渠道,電商時代有了線上電商平臺互補,智慧零售時代的渠道是去中心化的,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微盟將幫助企業打造去中心化的渠道,線上基於微信公衆號/小程序、H5等打造微商城,線下則結合傳統門店和無人門店提供智慧門店方案,基於微盟智慧零售方案,企業可以在一切有人流量的地方賣貨。

2、構建大中臺,構建數據銀行。微盟將爲企業提供商品、訂單、庫存、促銷、會員、導購等業務能力和客戶分析、商品分析、流量分析等數據能力。結合當前智慧零售人貨場重構本質、前置倉模式、店倉配一體化趨勢,微盟給商家提供信息化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幫助商家進入數據驅動時代。

比如在商城運營上,基於微盟智慧零售方案,零售企業可通過拼團、砍價、分銷等裂變玩法低成本獲取用戶,同時以限時折扣、特權價、優惠券、週期購等多種促銷玩法形成高轉化;再比如在會員管理上,商家可以基於智能會員管理系統,對全渠道會員統一管理,實現多門店會員互通,並通過豐富的會員營銷功能,建立與消費者直連的觸點,促成復購。

微盟零售智慧解決方案不是一個平臺、不是一個產品、不是一種服務,而是面向零售業的定製解決方案,企業可根據自身需求選擇不同方案進行拼裝,進入智慧零售時代。

微盟要做的是智慧零售送水人?

商務部報告顯示,2017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6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0.2%,消費品零售總額佔GDP比重已高達44.28%,消費升級已是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而零售業在消費升級中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如今迎來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

零售巨頭都在積極佈局。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時,還被一些人認爲是玩兒概念,如今已有超過50個天貓商家專門成立新零售部,積極探索新零售模式,618當天有7000萬人通過線下參加天貓618,天貓智慧門店交易額比去年雙11增加3.3倍,品牌智慧門店會員數量增加了3倍。京東提出了無界零售方案,蘇寧則提出了智慧零售戰略,整個零售行業都在擁抱新一輪變革。

不過,電商巨頭更多是在滿足平臺商家所需的智慧零售服務,然而電商在零售中的滲透率目前還相對較低——2017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約爲7.18萬億,佔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爲19.6%。不用懷疑,已在嘗試電商服務的品牌會是智慧零售的重要玩家,但需要智慧零售的品牌不遠不止於此。

更重要的是,智慧零售不只是渠道的變革,僅僅學會從線上獲取流量是不夠的。智慧零售意味着倉配、門店、選品、定價、會員、營銷和導購每一個環節都要配套作出改變,改變的方向就是利用技術和數據,用好互聯網連接能力,實現對人貨場的重構。

正如孫濤勇的總結:

檢驗新零售的標準是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不管是哪個銷售通道,做到消費者“可消費者可識別,可觸達,可洞察,可運營,可服務”。

要擁抱智慧零售就離不開對技術的應用、與平臺的打通、對數據的挖掘,然而傳統零售巨頭也好,中小商家品牌也罷,對於這些都不擅長,正是因爲此,智慧零售大潮下出現了許多服務商,有的提供智能零售硬件設備,如電子價籤服務商福州思飛;有的提供雲計算和存儲服務,如騰訊雲、阿里雲都推出了智慧零售行業方案;有的專門圍繞無人零售場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如小萌科技。

微盟基於在零售業的沉澱,整合各種智慧零售服務和自有技術、服務、數據,封裝爲解決方案提供給零售業,堪稱智慧零售送水人,傳統零售企業只需要通過微盟就可以獲得所需要獲取的一切智慧零售能力。

微盟如何才能翻過巨頭的大山?

阿里、京東和蘇寧等零售巨頭都推出了各自的智慧零售方案,希望幫助商家進入智慧零售時代。此前在零售業上佈局薄弱的騰訊,基於微信連接能力和微信支付這關鍵一環,也在智慧零售上佈局,成爲其連接一切商業的切入點。可以說,微盟要做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前面就有N座大山。微盟憑什麼跟巨頭PK?

我們先看看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的核心能力:可連接,可識別,可轉化,可沉澱,可裂變。

可連接: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基於多觸點全網營銷能力連接一切潛在購買者;可識別:基於互聯網、物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用戶追蹤、識別和洞察;可轉化:基於多元化的購物、體驗和營銷方式對用戶進行轉化;可沉澱:通過會員、導購和內容運營對用戶進行沉澱;可裂變:通過拼團、砍價、分銷等社交裂變等方式實現以老帶新。

從這五大核心能力,能夠窺見微盟的優勢。

第一個最重要的優勢就是中立開放性。

相對於巨頭而言,微盟是中立的平臺,其解決方案與阿里、京東、蘇寧等平臺的智慧零售方案是截然不同的,它不只是要讓商家/企業/品牌在自家平臺體系內有智慧零售能力,而是要幫助他們擁有全面的智慧零售能力,實現全面的“可連接”,甚至可以說,讓他們擁抱阿里/京東等零售巨頭的智慧零售服務,也是微盟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的重要目標。

騰訊與微盟合作,將後者當成其智慧商業落地的戰略伙伴,對於微盟智慧零售方案同樣至關重要,騰訊的微信公衆號、小程序、微信支付、騰訊雲等資源對智慧零售落地都有重要價值,特別是要實現對用戶的裂變、沉澱和識別,騰訊的社交能力更是不能忽視。

微盟招股書顯示,騰訊持股3.43%,微盟是2013年微信公衆號的首批合作伙伴,是微信小程序的首批商業及營銷解決方案提供者之一,目前已是微信生態中最大的第三方服務商。在微盟發佈智慧零售解決方案時,騰訊雲智慧零售行業副總監陳勇到現場發表主題演講,由此可見兩者在智慧零售上有很強的協同性。

正如前文所言,微盟是絕對開放的,它引入騰訊戰略投資不是“站隊”,而是看重後者資源。微盟不排他,比如孫濤勇透露微盟也會積極幫助商家利用百度小程序等微信外平臺獲取流量。

第二個優勢是市場端的客戶和渠道積累。

微盟2013年成立,做智能商業服務已有5年,有了大量客戶資源積累。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微盟SaaS產品及精準營銷擁有約260萬註冊商戶,註冊商戶中有很多就是智慧零售解決方案的潛在客戶。此外,微盟採取了獨特的分銷模式來降低客戶拓展成本,截至2018年3月擁有超過1400家渠道合作伙伴。這意味着,微盟可以讓其智慧零售解決方案快速且低成本地在零售業落地。

第三個優勢是微盟有足夠強的技術積累。

作爲最大的微信第三方開發商,微盟有很強的技術積累,其在官網宣稱,已具有99.99%的系統可用性,每秒處理訂單數超過30000筆,服務平均響應小於200毫秒。特別是在連接商家與互聯網超級平臺的技術上,微盟可以快速基於平臺的新產品,新接口和新功能爲商家量身定製最具時效性的方案。微盟此前在銷售雲、商業雲、營銷雲和客服雲上也進行佈局,在企業信息化、小程序開發、消費者畫像、大數據分析等智慧零售依賴度較高的技術上有深厚積累。

因此可以看到,儘管各大巨頭都在新零售上佈局,但微盟智慧零售卻有着差異化的定位,跟他們更多是協同而不是競爭關係。微盟在智慧零售大潮中扮演着送水人的角色,自然也可以從萬億智慧零售的蛋糕中分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塊,未來可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