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收藏自古有之,而在清末及民國時期,印章的收藏更是形成一種熱潮,一些具有影響力的藏家輩出,其中就有丁輔之、張魯庵、華篤安、高絡園、葛書徵等印章收藏大家,以及近代錢君匋等人。

近年,隨着印章拍賣的興起,名家篆刻、印章逐漸爲藏家所關注,市場行情也在不斷攀升。然而多年來名家篆刻、印章在拍賣市場中因爲藏品鑑定、徵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地依附於文玩雜項專場之中,使得印章收藏很難成爲系統性的收藏。

印章的收藏一直朝着兩個不同的方向伸展。一是藏印,即鑑賞印章篆刻的金石美、邊款詩文的滄桑美、閒情趣語的印文美。另一種玩法是藏石,即鑑賞印章石料的靈透和印紐的雕琢天成,尤以田黃石爲貴,溫嫩脂潤,色可奪魂,“溪中凍”、“凝脂霞”即其美譽。

而田黃是石中之王,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達官貴人、富商巨賈的追捧,“黃金易得,田黃難求”,“一兩田黃三兩金”等民間說法也使田黃的尊貴地位得到凸顯,甚至讓田黃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其材質溫潤凝膩,在軟質雕刻石中居第一品。明清各朝均被當作貢品獻入皇宮,被雕刻成御用的璽印及藝術擺件。

田黃石石材的極度缺稀,直接導致田黃石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急劇升溫。根據小編的資料收集和發現,據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12年,壽山石拍賣市場上成交金額從2009年春拍0.119億元漲至2012年秋拍0.9671億元,其中在2011年秋總成交金額達到2.4932億元制高點。雖然分析近幾年來壽山石拍賣市場的情況對整個拍賣行業來說,只是冰山一角,但足以給拍賣行、收藏家和投資者對田黃石很大的信心。直至2014年,田黃石價格繼續一路上漲,前景可謂大好。

名家用印就收藏而言,具有相當的人文價值,在歷界拍賣中,曾有多次名家用印專題,如潘伯鷹、溥儒、殷梓湘、任政等書畫家用印,以及周湘雲等藏書家用印等,他們價值不僅在於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更是承載着一段歷史,其人文價值不可輕視。上品田黃玩件、印章還必須要有製作工藝。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田黃亦然。即便是質優的田黃,如未雕未琢,無鈕無工,充其量也僅是一塊上等石材,一方美石而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