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於父母而言,與其讓孩子在羽翼下成長,不如讓他自己長出羽毛,獨自面對這世上的風浪。我們逼迫孩子成長,不是說靠打壓來驅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奮起拼搏,而是在生活中不要事事包辦,捨得放手,捨得讓孩子喫點苦頭,鍛鍊孩子喫苦耐勞的精神。

豆瓣評分9.3分的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短片《鷸》,是皮克斯動畫耗時三年的暖心之作。雖然只有短短的6分鐘,全程沒有一句旁白,但卻是一部值得父母和孩子必看的經典之作。

飢餓的小磯鷸(念鷸(yu)第四聲),在灌木叢裏,張大嘴巴等待着鷸媽媽哺食歸來。

然而,鷸媽媽卻不打算一直這麼做,而是希望小傢伙自己去沙灘上覓食。

小傢伙內心的恐懼讓它拒絕覓食,但看到其他鷸都在都在浪花湧動的沙灘上憑藉着技巧覓食的時候,它開始嘗試,開始經歷失敗,再次嘗試,再次失敗……

經歷過失敗的小磯鷸,最終成長爲鷸羣中的覓食小能手。

從嗷嗷待哺到獨自覓食,從懼怕風浪到征服大海,這就是一個小磯鷸的成長史,更是鷸媽媽對小磯鷸的愛。

動物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

對於父母而言,與其讓孩子在羽翼下成長,不如讓他自己長出羽毛,獨自面對這世上的風浪。

對於孩子而言,勇敢的走出舒適區,去挑戰未知的東西,這纔是成長。

正所謂: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

所謂深遠,莫過於逼迫孩子成長,使其有獨擋風雨的勇氣和能力。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剝奪了孩子的成長

去年,上海丁阿婆起訴海龜碩士兒子的故事,不知道你們是否知道?

82歲高齡的丁阿婆,有尿毒症,每週需要三次坐公交車去透析。一個月3500塊退休金,醫療費要花2000多,還要養活自己和48歲的兒子大衛。

兒子大衛擁有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工程碩士學位,從小就是母親的驕傲,但他2012年畢業歸國後,就沒有再工作過,一直靠丁阿婆養活。

丁阿婆苦勸兒子出去工作遭到拒絕,深感力不從心,無奈之下,只得上法院狀告兒子不承擔贍養義務,以此來逼迫兒子出去工作。

但兒子仍然拒絕跨出家門,並將矛頭直指自己的老母親:

“都怪你,在我小時候事事包辦,什麼都給我弄現成的,讓我對你們太依賴,是你的溺愛毀了我。”

律師說,就算勝訴,兒子要是依然不肯工作,法院也沒辦法。

面對這樣的局面,丁阿婆無奈撤訴。

懊悔不已的她抹着眼淚說:“我毀了你前途,我有罪......”

48歲,有手有腳,學歷也不低,但卻一直在啃老,完完全全成了一個巨嬰,倘若母親走了,他該如何自處?

無獨有偶,河南省羅山縣一名23歲小夥楊鎖,神志正常,四肢健全居然活活餓死在自己家裏。

村民們都說,楊鎖不是餓死的,他是懶死的。

從小父母就對他十分疼愛,出門從來沒走過路,8歲時出門都是父母用擔子挑着。身爲農民的父母從來不讓他幹農活,“你到一邊玩着吧,別累着了”。

楊鎖的父親因病去世後,母親仍然捨不得他幹活,直到自己疾病纏身,身體扛不住不得不叫楊鎖去幹活時,反遭到兒子的暴打。

無奈,身患疾病,卻還要照顧連學習都嫌累,退學在家無所事事的兒子。“給他飯喫,他都想讓你直接喂到他的嘴裏”,一個當地的的村民說。

楊鎖18歲那年,積勞成疾的母親去世,沒人照顧一日三餐,懶到了極點的他,寧願餓死、凍死,也不肯動一根手指頭。

終於,在一個寒冷的冬夜裏,年僅23歲的楊鎖,就把自己活活餓死了。

和那個海歸碩士一樣,也是被“從小樣樣現成的”,養成看巨嬰。

知名心理學家武志紅在《巨嬰國》中說:巨嬰就是成年嬰兒,身體和年齡上是大人了,但心理與內在,還處在喫奶嬰兒期。

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他們根本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只能在苟且的舒適區裏耗盡自己的生命。

只能說,嬌慣就是毀滅,溺愛就是誅殺。

父母在兒時替孩子扛下的一切,將來生活會以十倍百倍的重擊奉還在孩子身上,他們將要獨自面對更苦更難以承受的下半生。

作爲父母,我們可以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卻不能代替孩子成長,否則就是葬送了孩子的一生。

狠心“逼迫”孩子成長,是對他最好的保護

5月13日,央視報道了一條讓億萬網友爲之動容的新聞。

11歲盲童女孩高雅,患有先天性失明,可她的媽媽,依然選擇讓孩子獨自行走去上學。

上學路上,有96級臺階,368米路程,孩子需要用導盲棍數千次地敲打路面,15分鐘的路程,一步步摸索前進。

她不知道,媽媽每次都偷偷地跟在她身後,非常小心地不讓她發現……

過馬路時替她擋車流;迷路後看她嘗試十來次依然走不出困境時找人來幫忙;回家後再假裝什麼都不知道詢問女兒路上發什麼了什麼事,然後再教她下次碰到類似情況時該如何做……

你會不會也在想,這樣多麻煩,爲什麼不乾脆直接護送女兒去上學?

高雅媽媽面對網友的疑問如是說:“我不希望她發現我一直跟着她,因爲只有這樣,才能讓她真正自信、獨立。”媽媽永遠是你的眼睛,但是有些路需要自己走;媽媽永遠都會保護你,但你必須自己成長起來。

湖北武漢,一公園內,一位單親媽媽每天都帶着瘦小的兒子在公園做平板支撐。

這一舉動換來圍觀羣衆紛紛指責:“太狠心了,孩子現在還小,你對他太嚴格了!”

事情發酵後,記者採訪瞭解到:

這位母親叫陳金枝,她兒子在1歲半注射疫苗後,發生了意外,患上了腦脊髓膜炎等疾病,導致肌肉萎縮,左半身偏癱。

四處求醫無果,醫生說完全康復的幾率太小了,只能做康復訓練延緩病情惡化。

於是,陳金枝爲了防止兒子病情惡化,開始每天強逼兒子做平板支撐,風雨無阻,現如今孩子已經三歲了。

面對別人的指責,她含淚告訴記者:“孩子不這麼練就廢了,現在讓他哭就是爲了讓他長大不哭”。

她深知:只有心狠一點,兒子的身體纔會好一點;只有心狠一點,兒子纔有身體康復的奇蹟;只有心狠一點,兒子今後的人生道路纔會順暢一些。

所以,爲了孩子,她只能當個狠心的媽。

有句話說:8歲時你沒教他繫鞋帶,20歲時他的確學會了。但20歲明明已經該打工賺錢養自己了,他卻只學會了繫鞋帶。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很多經歷,其實都是在模擬未來的場景,他獨自面對、處理的事情越多,將來的適應能力自然越強。

我們對孩子狠心,是爲了讓孩子強大起來,因爲只有這樣,孩子在將來纔有勇氣和能力應對生活的難題。“逼迫”有方法,孩子成長快

巴頓將軍說: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峯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彈力。

我們逼迫孩子的目的,同樣不是爲了把孩子逼上頂峯,而是希望他在跌倒後也能泰然自若地拍拍身上的泥土,再次倔強的站起來。

1. 逼迫不等於打壓,而是捨得讓孩子喫苦

經常被打壓的孩子,只會自卑,只會逃避,只會被打垮,只有得到父母認可和肯定的孩子,纔有活下去的希望和勇氣。

我們逼迫孩子成長,不是說靠打壓來驅使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奮起拼搏,而是在生活中不要事事包辦,捨得放手,捨得讓孩子喫點苦頭,鍛鍊孩子喫苦耐勞的精神。

資深家庭教育研究者張振鵬認爲:

喫苦是孩子成長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加油站,是孩子踏上人生的光明大道的必須。

所以,父母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要學着做一回“狠心”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喫點苦,讓他體驗一下生活的磨難,這是爲了磨礪他的堅強意志,陶冶他的高尚情操,豐富他的人生閱歷。

2. 不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努力

經常被輕易滿足的孩子,會漸漸缺乏等待的耐心和自我努力的意識。

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實驗」,先後有600多名孩子參與了這項實驗,年齡最小的3歲6個月,最大的5歲8個月。

實驗證明:當年“能夠等待更長時間”的孩子,也就是說當年“自我延遲滿足”能力強的孩子,在後來表現得更出色。

所以,對孩子的要求,父母不一定要馬上給予滿足,最好讓孩子通過某種努力才能得到。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抵抗更多的誘惑而堅持把事情做完。

這樣的孩子,日後更容易成爲一個優秀者。

3. 鼓勵指導但少幫忙,讓孩子儘量自己解決問題

武志紅《巨嬰兒》中談到養育孩子有三個階段:

6個月,是共生期,我稱爲一個人的階段,嬰兒覺得和媽媽一體。

6個月到3歲,是分離與個性化期,兩個人的階段,我是我,你是你,我們在一起。

3歲後,是俄狄浦斯期,三個人的階段,我是我,你是你,我們中間還有我們共同擁有的另一個人。

也就是說,孩子在半歲後,自我意識開始啓蒙,到逐漸成爲一個獨立的個體。

如果,父母事事包辦,孩子依賴慣了,即便身體上成年,但心理上依然是巨嬰,離不開父母。

如果,父母捨得放手,讓孩子儘量自己去解決問題,在適當的時候給與孩子鼓勵、指導和幫助,這樣,更有助於鍛鍊孩子解決問題的以及獨自面對苦難的能力。

正如,馬雲在詮釋中國教育時所說:“如果現在的父母繼續着以前的愛護教育,捨不得讓孩子去體驗,去動手實踐。30年後,孩子極大可能找不到工作。因爲在未來,機器人將取代很多科技和勞動。如果孩子沒有相應的動手和思考能力,將無法在那個時代去競爭。”

沒有嘗試跌倒後自己爬起來過的孩子,永遠割捨不掉對別人的依賴。

李嘉誠曾說:“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上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會給你最痛。”

想要孩子成長,想要孩子變強,父母只能當個“狠心”的爹媽。歡迎【關注】育兒不煩惱,專注分享育兒知識及乾貨,解決爸媽育兒煩惱,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