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財聯社 查道坤

6月9日晚間,聚隆科技(300475.SZ)再次發佈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在修訂稿中,深圳市領泰基石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領泰基石”)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收購聚隆科技26.43%股份,並以14元/股的要約價格收購上市公司13%的股份,要約收購股份數量26,000,000股。

同時,領泰基石爲了進一步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將向除一致行動人以外的全體股東發出部分要約收購,以14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2600萬股公司部分,股份比例爲13%。

如果領泰基石及一致行動人順利完成協議轉讓和要約收購,合計將耗資約11億元,收購方將持有聚隆科技股份比例達到39.43%,超過劉軍、劉翔合計持有的聚隆科技35.48%的股份,併成爲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可能發生變動。

聚隆科技成立於1998年,並在2015年成功上市。此後,聚隆科技連續四年出現業績下滑。2018年聚隆科技營業總收入爲3.07億元,歸股淨利潤爲3341.46萬元,相比於2015年初上市當年的歸股淨利潤1.05億元,下降超過6成。

實控人今年首度減持

此次聚隆科技實控人轉讓控制權先前即有預兆。今年3月27日晚間,聚隆科技就發佈了一則實控人的減持計劃,實控人劉軍、劉翔及一致行動人潘魯敏,計劃在4月19日至10月18日期間合計減持不超過1200萬股公司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6%。

在2015年上市當年的年報中,劉軍、劉翔持股比例分別爲19.84%和27.47%,減持公告前持股比例未發生變化,因此這應該是上市以來劉軍父子首度減持。

在聚隆科技上市的四年時間,公司業績持續下滑。根據財報顯示,2015年至2018年,聚隆科技營業總收入分別爲3.85億元、4.81億元、4.77億元、3.07億元;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爲1.05億元、9663.45萬元、8740.31萬元、3341.46萬元。

相比於日漸式微的歸股淨利潤給投資者帶來的收益,聚隆科技股東劉軍、劉翔、寧國匯智及其他18個自然人通過此次協議轉讓已發行股份總數的26.43%,合計轉讓所得超過7億元。

儘管公司已經連續四年業績下滑,但在2019年一季度中,受洗衣機減速離合器銷售結構變化的影響,業績呈現好轉趨勢。一季度報告顯示,當期實現營業收入5793.34萬元,同比增長12.38%;淨利潤1916.74萬元,實現扭虧爲盈;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聚隆科技當季淨利潤爲690.39萬元,同比增長547.13%。

對此,財聯社記者致電聚隆科技,公司回應稱,一切以公告爲主。

  知名創投或入主

此次收購人領泰基石繫有限合夥企業,成立於2018年2月,主要從事投資業務,尚未實際開展經營。基石資本是是中國最早的創業投資機構之一,此次收購人領泰基石的執行事務合夥人爲領信基石,實際控制人爲張維。

據此前要約收購書顯示,收購人領泰基石的一致行動人深圳市領馳基石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領馳基石”)、深圳市領匯基石股權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領匯基石”)及蕪湖弘唯基石投資基金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弘唯基石”),將分別受讓聚隆科技9.43%、11.83%、5.18%的股份,合計26.43%的股份。

由於劉軍父子在協議轉讓後仍合計持有的聚隆科技35.48%股份,因此領泰基石爲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擬以14元/股的價格要約收購2600萬股公司部分,股份比例爲13%。本次要約收購所需最高資金總額爲36400萬元,均爲收購人自有資金及自籌資金。

本次股權協議轉讓及部分要約收購全部完成後,張維通過旗下基金合計最多持有聚隆科技約7886萬股,佔聚隆科技已發行總股本的39.43%,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據媒體報道顯示,基石資本管理資產規模350億元,僅在2016年就有7家上市或過會公司爲基石資本投資管理的基金項目。截至2018年累計投資的90個項目中,只有1個項目產生本金虧損,實現流通/退出的項目達到52家,通過上市退出的達到了25個,佔比高達48.1%;累計退出項目本金19.05億元、退出資金160.5億元,累計退出回報達到8.43倍。董事長張維多次入選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業投資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要約收購書首次公佈的幾乎同一時間,聚隆科技完成了工程變更登記手續,將公司的主營經營範圍從此前的節能洗衣機減速離合器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變更爲主營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家用電器核心零部件、模具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

聚隆科技不久前曾表示,受讓方支持上市公司現有業務做大做強,未來12個月內不會改變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或者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做出重大調整計劃。因此有分析認爲,此次主營業務的變更是爲要約收購提前鋪路。

原標題:去年淨利同比降六成 聚隆科技擬轉讓控股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