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真的無北門嗎?)

(下拉至文末觀看普通話配音版本)

十里濠河,二十八橋。

從很久之前開始,最爲南通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圍繞城心而生的“六橋”。它就像一個乳名,根植在每個老南通人的心中。

張謇先生的濠南別業、沈壽藝術館、寺街……這些記述了百年城史的建築都坐落於此。“六橋“所代表的,是最南通的地段。

有人說南通有三怪,長橋不長位列其中。

但其實,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位於南城門外的長橋確實是南通城裏最長的一座橋。

也有人說,長橋那時以南大街南北走向,在長橋往南望去,可一路看到狼山。長橋之長,取其望之所長也。

長橋在老通城裏的位置,可見一斑。

(20世紀50年代的長橋)

西門外的和平橋,是座非常重要的橋,曾一度是南通與外地交通的必經之地。

文革期間,和平路改了名字叫人民路,和平橋也曾一度改成了人民橋。但是老百姓不習慣,後來又改叫和平橋了。

(20世紀50年代的和平橋)

東門外的友誼橋,雖與西門的和平橋同時興建。

西門的官商、當鋪、酒樓比較多,東門賣豬肉和做手藝的比較多。友誼橋就會比和平橋的人氣少很多。

所以老人家會說,窮東門、富西門、叫花子在南門。

(20世紀90年代的友誼橋

傳言“通州無北門”但其實南通建城的時候是有北城門的,只是城門外確實沒有吊橋。

由於北濠河水面寬水流又急,北門過河的故事一直都比較神祕,從擺渡到鐵鏈過河,再到鐵鏈成精後被鎮壓到北極閣。

直到1964年,通過河中間的沚,才造了第一座鋼筋混凝土的人行橋,也就是北濠橋的前身。

(20世紀60年代的北濠橋)

南濠河的兩頭,西邊有文化宮橋,東邊有人民公園橋。

文化宮橋,是當年張謇在西南濠河一帶,建五座公園,爲了給公園能夠連接起來,造了四座橋,最終留下來的公園二橋。

後來建了勞動人民文化宮後,改名文化宮橋。

(20世紀50年代的文化宮橋)

人民公園橋開始是個便橋,取名黃金壩橋,比文化宮橋晚建了20多年,是日軍佔領南通的時候,僞方臨時搭建的。

改建後位於人民公園門前,稱人民公園橋。後來雖併入了博物苑,但還是叫人民公園橋。

(20世紀90年代的人民公園橋)

自古以來,南通人便逐水而居。城市依河流而建立,經濟因河流而繁榮,所以纔有了“六橋”的鎏金往事。既然水是南通城市的靈魂和命脈,那麼南通城的“擴容”,還要從另一條河流說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濠河代表了一種爲人眷戀的、安定的煙火氣。那麼通呂運河則更多代表了這座城市兼容幷蓄、蓬勃有力的一面。通呂運河奔流千載,是爲城市發展的動脈。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今運河之上橫跨約30座橋樑,是江海平原上橋樑最多的河流之一。其中,較爲有名的大型城市橋樑共有10座,它們的橋齡大多在10年之內,共同構城了新時期南通城的發展脈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河流是城市的血肉,橋樑是發展的骨骼。上個世紀的城市化爲南通帶來了“六橋”,而今在通呂運河之上,新的“六橋”正應運而生。濠河——運河沿線,新的崇川之心正在形成。運河以南的崇川區,作爲純正的“內城”,是大批老南通人的心懷所繫。

伴隨着開發區、港閘區等多個板塊的興起,城市擴張與建設的步伐正在加速,喧譁、嘈雜與浮躁隨之而來。依舊是熟悉的南通話,卻很少再提及浪漫、歷史與傳承。世世代代生於此、長於此的南通人,需要一次居住的革新。

圖片來源於網絡

雅居樂鑫基·中央公館,擇址主城正脈崇川區,東近濠西路,北鄰通呂運河。傍身江海大道高架、通京大道高架,立體交通網環繞,規劃中的地鐵2號線穿城而過,通達四方。至臻至幸的大境生活,盡獻眼前。

效果示意圖

崇川主城之上,薈萃教育、醫療、商業多重資源,南大街商圈、五水商圈、北大街商圈環伺,繁華觸手可及,南通實驗中學、南通實驗小學、南通中學在側,馥郁書香之中,自成大家之雅。

效果示意圖

通呂運河之畔,推窗可得的一線河景,無數人豔羨的富氧大境。簡約、精緻、現代的大都會建築,顛覆城市界面。在璀璨都市中,爲大人物們留出一方難得的靜謐天地。

六橋之上的前世與今生,在此交疊

都會生活的華美與寧靜,在此交織

雅居樂鑫基·中央公館,城市展廳現已揭幕

邀您撥冗親臨,共鑑主城榮光

展廳地址:邦豪時尚廣場

VIPLINE:69813333

【臻心提示】

◇ 本項目推廣名爲“雅居樂鑫基·中央公館”,覈准名以地名辦爲準;

◇ 本宣傳資料僅供參考,不具備約束力;

◇ 相關內容不排除因政府相關規劃、規定及開發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發生變化,本公司保留對本宣傳資料的修改、修正等的最終解釋權,恕不另行通知,敬請留意最新資料;

◇ 本資料對項目或產品介紹旨在提供相關信息,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以雙方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及附件等協議爲準;

◇ 本文部分內容、圖片節選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廣告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