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文貫通棕櫚油產業鏈上下游

導言:棕櫚油是目前世界上生產量、消費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種,與豆油、菜籽油並稱爲“世界三大植物油”。印度尼西亞與馬來西亞爲棕櫚油主要生產國,兩者共佔全球棕油產量的86%以上,馬來西亞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出口國,國際貿易活躍。印度棕櫚油消費居首位。影響棕櫚油價格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主產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的天氣、產量、出口量、期末庫存等,中游階段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及進口量,下游的食用植物油消費量、方便麪產量等以及豆油、菜油對棕櫚油的替代量。

摘要

MPOB數據顯示,馬來油棕樹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其中未成熟面積從絕對量上來看是增加的,但中間也經常出現逐年遞減的情況,且這種情況在近幾年表現得比較明顯;成熟面積則無論在絕對量還是在逐年變動上都是增加的。

對MPOB數據進行處理後發現,7-18年的油棕樹面積佔比自1997年達到最低後開始逐漸增加,19年以上的面積佔比自2011年開始也逐漸增加。假設從2018-2022年每年保持前5年的平均面積增減幅度,則未來五年的樹齡結構如下圖所示。該趨勢與USDA單產及MPOB單產趨勢保持一直(排除厄爾尼諾影響)。19年以上的面積佔比至2020年增加至27%,之後下降至24%,7-18年的面積佔比基本維持穩定。也預示着未來3-5年CPO單產不會有太大提升。

從印尼5家代表公司的數據來看,森達美的油棕樹老齡化比較嚴重,豐益國際相對來說程度最輕,PP和SALIM兩家高齡油棕樹的面積佔比逐年增加,說明印尼油棕樹的老齡化也比較嚴重。若從佔比的絕對數值上看,代表公司的老齡樹佔比並不比馬來好。

1 油棕樹的特點及分佈

1.1 油棕樹的特點

油棕樹是一種四季開花結果及長年都有收成的農作物。其直立喬木狀,高達10米或更高,直徑達50釐米,葉多,羽狀全裂,簇生於莖頂,長3-4.5米,羽片外向摺疊,線狀披針形,長70-80釐米,寬2-4釐米,下部的退化成針刺狀;葉柄寬。花雌雄同株異序,雄花序由多個指狀的穗狀花序組成,穗狀花序長7-12釐米,直徑1釐米,上面生密集的花朵,穗軸頂端呈突出的尖頭狀,苞片長圓形,頂端爲刺狀小尖頭;雄花萼片與花瓣長圓形,長4毫米,寬1毫米,頂端急尖;雌花序近頭狀,密集,長20-30釐米,苞片大,長2釐米,頂端的刺長7-30釐米;雌花萼片與花瓣卵形或卵狀長圓形,長5毫米,寬2.5毫米;子房長約8毫米。果實卵球形或倒卵球形,長4-5釐米,直徑3釐米,熟時橙紅色。種子近球形或卵球形。花期6月,果期9月。

油棕樹喜光嗜鉀,生長要求適溫較高,宜置於熱帶地區或其邊緣。不抗風、不耐旱、不耐寒。乾旱低溫15攝氏度以下停止生長。在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的熱帶地區生長較快,栽後3--4年即可結果。

油棕的人工種植始於19世紀初,那時英國工業革命對蠟燭和機械用潤滑劑的使用創造了對棕櫚油的大 量需求,但起初棕櫚油僅由原產地西非供應,產量較少而常常導致供不應求。1848年,荷蘭殖民者嘗試性地將油棕引種到爪哇(印度尼西亞),自此油棕就在高溫多雨的東南亞紮下了根。1910年,英格蘭的殖民者威廉森米德爾頓和銀行家亨利美在馬來西亞創辦了森達美公司,開始企業化種植棕櫚樹來壓榨棕櫚油。

棕櫚油是從油棕樹上的棕果中榨取出來的。棕櫚果經水煮、碾碎、榨取工藝後,得到毛棕櫚油,毛棕櫚油經過精煉,去除遊離脂肪酸、天然色素、氣味後,得到精煉棕櫚油(RBD PO)及棕櫚色拉油(RBD PKO)。根據不同需求,通過分提,可以得到24度、33度、44度等不同熔點的棕櫚油。棕櫚油具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及抗氧化性,在食品工業以及化學工業領域均有廣泛應用。棕櫚果實中脂肪酶或脂肪酸過氧化氫酶的水解使得棕櫚油的品質不夠穩定,需要採取在儲罐中充填氮氣等方法來保證其質量。

1.2 油棕樹在全球的種植分佈

全球油棕樹的收穫面積呈逐年遞增走勢,2000/01年時,全球油棕樹的收穫面積爲1007.1萬公頃,至2017/18年時收穫面積增至2262.8萬公頃,增幅125%,2018/19年預期將繼續增至2307萬公頃。在全球油棕樹的分佈中面積排名前四的爲印度尼西亞(17/18年達1100萬公頃)、馬來西亞(17/18年達530萬公頃)、尼日利亞(17/18年達250萬公頃)和泰國(17/18年達78萬公頃)。自2000年以來,油棕樹種植國家中,面積增幅最大的爲印度尼西亞,至2017/18年增幅可達272%,佔全球油棕樹總面積的48.6%;其次爲泰國,至2017/18年增幅可達265%,但因其起始面積較少,目前佔全球油棕樹總面積的3.4%;馬來西亞面積增幅爲76.8%,目前佔全球油棕樹總面積的23%;尼日利亞基本維持面積穩定不變。

馬來西亞的油棕樹分佈在西馬、沙巴及沙撈越不同區域,參見下圖中紅色爲主產區。自1975年以來,沙巴及沙撈越的面積佔比逐年上升,西馬的面積佔比逐年下降,至2017年,根據MPOB數據顯示,西馬佔46.6%,沙巴佔26.6%,沙撈越佔26.8%。

印尼的油棕樹分佈可由下圖中紅色區域得見,其主要分佈於蘇門答臘島中部及加里曼丹島的西部和東部地區。

2 棕櫚油的全球供需

2.1 全球分國別產量及平衡表

2017/18年全球棕櫚油產量可達6959.9萬噸,其中大部分來自於印度尼西亞(55%)和馬來西亞(30%)。這兩個國家的產量也是呈現每年遞增的走勢,但印尼的增幅較大,馬來增幅較爲平緩。從單產上面來看(USDA數據),馬來的單產在2014/15年以前居各國家首,之後開始下滑;印度尼西亞的單產一直處於各國中等偏上的水平。

2.2 馬來及印尼供需平衡表

馬來及印尼棕櫚油的供需細項可由下表得見。根據USDA數據可以看到,不考慮15/16年受厄爾尼諾影響,馬來的單產自2013/14年之後開始下滑,近兩年持平;印尼的單產好於馬來。

3 馬來油棕的樹齡結構與單產

3.1 MPOB的成熟與未成熟面積佔比

MPOB給出2017年馬來油棕樹總面積爲581.1萬公頃,成熟面積511.1萬公頃,佔比88%,未成熟面積70萬公頃,佔比12%。從1975年至今,未成熟面積佔比逐漸減少並趨於穩定。

未成熟面積從絕對量上來看是增加的,但中間也經常出現逐年遞減的情況,且這種情況在近幾年表現得比較明顯;成熟面積則無論在絕對量還是在逐年變動上都是增加的。

3.2 分樹齡的結構推算及預測

MPOB給出的面積分類只包含成熟和未成熟兩類,並不能看出清晰的樹齡結構,故此處對其1975年公佈的成熟和未成熟面積均勻分佈到不同的樹齡段,未成熟樹齡分爲1-3年,成熟樹齡分爲4-25年,按照每年面積的變動值調整不同樹齡的種植面積,則2017年的樹齡分佈如下圖所示。7-18年的油棕樹面積佔比自1997年達到最低後開始逐漸增加,19年以上的面積佔比自2011年開始也逐漸增加。

假設從2018-2022年每年保持前5年的平均面積增減幅度,則未來五年的樹齡結構如下圖所示。19年以上的面積佔比至2020年增加至27%,之後下降至24%,7-18年的面積佔比基本維持穩定。

3.3 樹齡結構與單產的關係

7-18年爲油棕樹產量的旺產期,本文使用該時段樹齡的面積佔比與CPO單產作圖,可以看到無論是USDA單產還是MPOB單產,在趨勢上與7-18年樹齡的面積佔比較爲一致。USDA數據顯示,2013年後伴隨着7-18年樹齡的面積佔比的下降,而出現單產的下降;MPOB數據顯示,2011年後伴隨着7-18年樹齡的面積佔比的下降,也出現了單產的下降。

4 印尼代表公司的油棕樹齡結構

4.1 森達美(SIME DARBY GROUP)

(1)2017年主營業務

公司主營六大業務,其中種植業佔總業務量的43%。

(2)油棕樹種植情況

2017年森達美在印度尼西亞的油棕樹總種植面積爲20.2301萬公頃,佔公司油棕樹總種植面積的33.6%,其中成熟面積爲16.248萬公頃,佔印尼總面積的80.3%,未成熟面積爲3.9821萬公頃。從2014年至2017年其在印尼油棕樹不同樹齡的分佈情況如下圖所示。

4.2 豐益國際

(1)主營業務

(2)油棕樹種植情況

2017年豐益國際種植業務有68%位於印度尼西亞,馬來佔24%。其樹齡結構披露出來的未成熟的佔14%,4-6年的佔9%,7-14年的佔49%,15-18年的佔9%,大於18年的佔19%。根據其2014-2017年數據顯示,其未成熟的油棕樹佔比近兩年略有上升,老齡化的油棕樹佔比基本維持穩定。

4.3 阿斯塔農業(Astra Agro Lestari)

(1)主營業務

公司業務收入主要來自於CPO及副產品、棕櫚仁及副產品及其他項目,2017年其收入大部分來自於CPO及副產品。

(2)油棕樹種植情況

Astra公司2017年油棕樹種植面積爲29.0961百萬公頃,較前兩年有所下降。從近三年的樹齡結構來看,未成熟面積佔比在萎縮,高產期面積佔比在增加,老齡面積佔比基本維持穩定。

4.4 PT PP London Sumatra Indonesia

(1)主營業務

該公司也是一家以棕櫚油產品爲主要收入來源的公司,其2017年棕櫚油產品的銷售貢獻高達90.3%,其樹齡結構應有代表意義。

(2)油棕樹種植情況

2016年公司油棕樹種植總面積爲9.5萬公頃,從2012年以來每年呈遞增趨勢。從公司公佈的油棕樹樹齡結構來看,黃金產量期(7-20年)的佔比2016年下降至55%,20年樹齡以上的增至25%,同時未成熟面積佔比也下降了4%,說明該公司油棕樹樹齡近兩年老化在加速。

4.5 SALIM IVOMAS PRATAMA TBK

(1)主營業務

該公司主要收入來自於種植業及食用油脂兩塊,其中種植業佔比34%,食用油脂佔比66%。

(2)油棕樹種植情況

2017年該公司油棕樹種植面積爲24.763萬公頃,其中未成熟面積爲3.78萬公頃,佔比15%,總面積自2013年以來逐年遞增,近兩年趨於穩定。按樹齡結構來看,7-20年的樹齡佔比基本穩定在47%左右,未成熟面積佔比較2015年下降9%,20年樹齡以上佔比較前幾年有所增加。

4.6 小結

以上5家代表公司中,森達美的油棕樹老齡化比較嚴重,豐益國際相對來說程度最輕,PP和SALIM兩家高齡油棕樹的面積佔比逐年增加,說明印尼油棕樹的老齡化也比較嚴重。若從佔比的絕對數值上看,代表公司的老齡樹佔比並不比馬來好。

5 總結

1)全球油棕樹種植面積及棕櫚油產量逐年遞增,主要分佈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尼日利亞及泰國。

2)MPOB數據顯示,馬來油棕樹種植面積逐年增加,其中未成熟面積從絕對量上來看是增加的,但中間也經常出現逐年遞減的情況,且這種情況在近幾年表現得比較明顯;成熟面積則無論在絕對量還是在逐年變動上都是增加的。

3)對MPOB數據進行處理後發現,7-18年的油棕樹面積佔比自1997年達到最低後開始逐漸增加,19年以上的面積佔比自2011年開始也逐漸增加。假設從2018-2022年每年保持前5年的平均面積增減幅度,則未來五年的樹齡結構如下圖所示。該趨勢與USDA單產及MPOB單產趨勢保持一直(排除厄爾尼諾影響)。19年以上的面積佔比至2020年增加至27%,之後下降至24%,7-18年的面積佔比基本維持穩定。也預示着未來3-5年CPO單產不會有太大提升。

4)從印尼5家代表公司的數據來看,森達美的油棕樹老齡化比較嚴重,豐益國際相對來說程度最輕,PP和SALIM兩家高齡油棕樹的面積佔比逐年增加,說明印尼油棕樹的老齡化也比較嚴重。若從佔比的絕對數值上看,代表公司的老齡樹佔比並不比馬來好。 研究員:劉文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