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中午剛過,就被上海卷的作文題刷屏,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爲作此文,需要極其豐富的音樂常識,要了解不同國家的民族音樂及不同民族音樂的調式,這樣的知識儲備,一般是音樂學院本科二年級以上的程度。

2019高考上海作文,不懂音樂可能無法完成

所以說,

國家對素質教育有多重視,

看看今年高考作文題目就知道!

2019高考上海作文,不懂音樂可能無法完成

在這個題目中,短暫的一段話,就折射出音樂文學中的三個知識大點,分別是:

01不同國家的音樂到底是什麼?

02

不同的民族調式到底是哪些?

03

究竟什麼纔是“中國味”的音樂?

看到今天的高考命題後,心裏很欣喜。命題理性大氣,給予考生非常大的應考空間,以及充分回溯個體經驗的可能性。中國的音樂是怎樣的,世界的音樂是怎樣的?在思考中、文字中,把學識、見識、知識比較好地融合在一起。

這個作文題,考察學生們的綜合思辨能力。對於既有材料的邏輯性加工 ;考察了獨立思考能力。這其中,不僅僅囿於音樂特性,更在於啓發如何認識事務,從具體物質,深入到對真理的體悟和再表達。

我們常說,乘着歌聲的翅膀。在對中國味的梳理中,可以表達中華的文化自信,寫出跨越邊界的形式美文,在文字中攜手周遊。從中,也能看出當下不斷推進將美感教育和學識教育、學業教育相融合的導向。藝術,是跨越國界的。中華文化,和而不同,美美與共,在這樣的高度上認知,可以寫出全球性視野,並在其基礎上展現中國特有的價值話語。

而另一方面,也應該注意到,這篇文章,最重要的是落在“啓發人們如何去認識事物”。因此,寫作上並不侷限於音樂知識的表達。寫作考查的不單單是中國味音樂的理解,也可以轉折遞進,從形式上的美文寫作,向更大空間敘述認知事物的思考發展。

!!!以下是重點!!!

01、不同國家的音樂到底是什麼?

每一個國家的文化,體現在每個國家的民族精神,按地域、人文、環境等因素劃分,世界民族音樂爲九大分區。

1、東亞音樂文化區

包括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蒙古在內的東亞溫帶地區,以五聲音階爲主。

東亞音樂文化區在音樂審美方面的最大特色就是追求古樸典雅的橫向旋律的音樂美。在音樂形態方面具有以下特點:

(1)彈性的節拍和節奏;

(2)五聲音階和五聲性旋法;

(3)漸變的音樂結構;

(4)音響表現形式的單音性。

另外,在以琵琶、胡琴、三絃爲代表的樂器的運用、音樂曲式結構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方面也有許多共同的因素。

2、東南亞音樂文化區

東南亞地區大致可以分爲大陸部和島嶼部兩大部分。

東南亞地區在音樂形態方面,五聲音階與七聲音階並存,在分佈於北部山嶽地帶的藏緬語族或帝汶島和龍目島等島嶼部的多聲部民歌和音樂感覺的共同性,橫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地的銅鼓、銅鼓類的金屬打擊樂器羣的系譜和分佈等,都是這一音樂文化區的較爲獨特的特徵。

東南亞地區人民的音樂審美特徵表現在對青銅、竹製樂器的樸素、清新、穩健音樂美的喜好。在音樂形態方面具有如下特點:

(1)以青銅和竹爲主要製作材料的樂器。

(2)以二拍子、四拍子爲基本節拍。

(3)以七平均律爲特色的律制。

(4)以注重橫向旋律發揮的單音音樂爲基本音樂織體。

3、南亞音樂文化區

指的是包括印度次大陸和斯里蘭卡等周邊國家和地區,這一地區也稱爲印度音樂文化區。在音樂方面,自古以來,以高度發達的音樂理論爲背景的印度古典藝術音樂成爲本地區的高峯。

略述南亞傳統音樂的特徵:

(1)印度音樂在南亞的主流地位。

(2)南亞各國音樂的多樣性。

(3)音樂藝能與宗教、民俗的緊相關聯。

(4)鼓類樂器和撥奏絃樂器得以充分運用。

4、西亞、北非音樂文化區

西亞,由阿拉伯各國、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以色列、巴勒斯坦等國組成。

作爲一個文化區來看,除以上國家之外,還應包括北非沿地中海岸的突尼斯、埃及、阿爾及利亞、摩洛哥一帶。另外,前蘇聯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烏茲別克、塔吉克、吉爾吉斯、哈薩克、土庫曼各國也可以涵括其中。

在音樂方面,西亞、北非最值得注意的是作爲世界音樂史的源流之一而存在。

西亞、北非傳統音樂的特徵:

(1)波斯-阿拉伯音樂體系的主導地位及其音樂特徵:微分音的運用和樂音的有條件的帶腔性;瑪卡姆和達斯特加赫的旋法體系;均分律動與非均分律動同時存在;織體思維方式以橫向性爲主;樂器運用的共同點。

(2)民俗音樂的多樣化。

5、黑人非洲音樂文化區

非洲有將近700種語言,並且有多種信仰,因此,與之相適應的音樂樣式和一般文化特徵也是多種多樣的。

主要音樂體裁形式有:

(1)民俗歌唱;

(2)民俗舞蹈與歌舞、樂舞。

樂器與器樂: 在黑人非洲的樂器中,鼓和鼓樂是最具特色和最爲重要的樂器和器樂,不僅種類多樣,節奏豐富,表現力強,而且被運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

黑人非洲樂器的類別有:體鳴樂器、膜鳴樂器、弦鳴樂器、氣鳴樂器。

黑人非洲音樂的風格和審美特徵是講求打擊樂器節奏、音色變化的音樂美。

在音樂形態方面有如下特點:

(1)以鼓爲代表的打擊樂器在黑人非洲音樂中具有重要位置。

(2)複雜多樣的節奏。

(3)音階、旋律和演唱形式特徵。

(4)多聲部唱法。

6、歐洲音樂文化區

地理、民族、語言、宗教和文化環境等的多元化,爲豐富多樣的歐洲音樂的生成與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自然人文背景。歐洲音樂文化區劃分爲:西歐和西南歐;中歐和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和北歐;東南歐。

略述歐洲傳統音樂的特徵:歐洲音樂的風格和審美特徵是追求富於動力性的複音音樂美。在音樂形態方面具有以下特點。(1)樂音:音過程中沒有有意運用的音成分(音高、音色、力度)的某些變化。即使有某些帶腔的音,也只是下意識的偶然運用,其觀念上強調的仍然是樂音的固定性。(2)調式、旋律:比較典型的歐洲音樂的調式,是以四音音列作爲基礎的。這些四音音列中,都包含兩個全音音程和一個半音音程,由它們之間以不同方式排列,可有三種不同樣式的四音音列。(3)節拍、節奏: 在歐洲各民族的傳統音樂,雖然也有自由節拍的非均分律動節奏,但是具有代表性意義的是功能性均分律動節奏。也就是說,它的強弱拍是有規律地、按小節線的劃分而循環往復地出現的。(4)織體:在歐洲許多民族的音樂中,除了單聲性織體之外,還存在大量的多聲性織體,其多聲部思維是以縱向性爲基礎的,即:在注意橫向旋律流暢的同時,十分講究聲部之間的縱向關係。伴奏多采用傳統和聲進行。(5)樂器:歐洲的樂器以風笛、提琴、吉他、手風琴爲特色。

7、北美音樂文化區

北美音樂文化區主要是由加拿大、美國以及丹麥屬格陵蘭島等構成。在北美音樂文化區的居民中,北美原住民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從歐洲、非洲和世界其它地方遷來的移民及其後裔,他們對北美音樂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北美音樂文化區在音樂審美方面表現出對多元共處色彩繽紛音樂美的追求的特點。也就是說,多種來源的居民各自保存着他們原居住地的多種音樂,相互之間也有混合交融,併產生新的音樂體裁形式和音樂特點,但是相互之間在風格方面仍有較明顯的差異,而在總體上呈現出繽紛的色彩。

8、拉丁美洲音樂文化區

拉丁美洲這一地區在歷史、語言、文化方面長期受到屬於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國的影響,所以人們習慣於把它稱爲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文化是多種文化融合基礎上形成的多元混合型文化。因此,具有廣闊多姿、豐富多彩的特點。

略述拉丁美洲傳統音樂的特徵:

(1)拉丁美洲音樂中的印第安因素。

(2)拉丁美洲音樂中的歐洲(伊比利亞)因素。

(3)拉丁美洲音樂中的非洲黑人因素。

9、大洋洲音樂文化區

在這種被海域包圍着的島嶼上,有共同的生態環境,演奏音樂的場合相似,製作樂器的材料相同,所以,音樂的風格、樣式相似相通,樂器形狀有許多共同性的特徵,因此,形成了大洋洲音樂整體上的等質性。

大洋洲音樂文化區原住居民的音樂審美特徵是追求崇高自然的音樂美。在音樂內容、體裁形式、旋律節奏音階、樂器等方面具有以下特徵:

(1)音樂內容: 作爲海洋民族的大洋洲的人們,有很多以航海術、祖先居住的島嶼情況以及漁業生產、皮艇製作技術知識等爲歌詞內容的歌唱; 居住在內陸地區的人們,則以山川、河流、森林、沙漠等環境、在這類環境中經歷過的狩獵採集生活、以及有關這些方面的知識爲主要歌唱內容; 漁民、山民都把動植物和先祖之靈當作無法替代的守護神來進行神格化。在維護社會組織上,明顯地表現出像法律那樣的作爲一種必要的行爲規範,所以,產生了許多以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相混雜的故事作爲歌詞來歌唱的曲目;把史實原原本本地表現出來,或者是故事性地進入角色歌唱,在仍然流傳的搖籃曲中可以典型地看到。慢慢地、舒暢地發聲,反覆着不知什麼時候結束的旋律型,展開着歷史故事,成爲在線條性的時間流動中來解釋歷史的最好說明。

(2)音樂體裁類別: 從表演形式看,可以明確地區分爲:由集體來完成的藝能,如:合唱、合奏、羣舞;由一個人表演的獨唱、獨奏、獨舞。從社會習慣看,男女各自分別保留着獨立的曲目。另外,對聲樂的重視程度勝過純器樂;讓複數聲部重疊歌唱的多聲性織體,在許多島嶼上都得到廣泛流傳。例如:在波利尼西亞,原來就有多聲部合唱;在密克羅尼西亞的一部分地區,可以聽到不同旋律同時重疊交錯在一起的對位性多聲歌唱。

(3)旋律節奏音階:在大洋洲的各種音樂中,旋律型和節奏型幾乎都以規範化的模式被傳承下來。因此,全部歌唱的曲目是隨着歌詞創作 而不斷增加的,經常看見把時事性話題立即編成歌詞來歌唱的情況。

(4)樂器:各地的樂器,在材料和構造上所顯露出來的細微不同,給大洋洲的音樂帶來了音響世界多樣性的特徵。大洋洲的樂器中,最重要的是體鳴樂器。

現在對世界不同國家的音樂有個初步瞭解,

記住了嗎?這就是……

世界民族音樂的九大分區!

02、不同的民族調式到底有哪些?

大調和小調只是當今西洋的主流調式。世界各地除使用大調和小調外,也都還使用其它很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門的調式。不過任何調式都是由人創造出來的,不同的調式反映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類羣體對音樂的不同欣賞心理。

中國民族調式

民族調式是指以宮、商、角、徵、羽五聲構成的五聲調式及以五聲爲基礎的六聲和七聲調式。宮、商、角、徵、羽只有各音級間固定的音程關係而沒有固定的音高。它們可以像唱名那樣在有固定音高的音名上游移,但它們又並非唱名。有人主張把它們叫“階名”,即五聲音階中每一音級的名稱。

五聲音階的每一個音都可以作爲主音構成五聲調式:

宮調式:宮、商、角、徵、羽、宮。

音程關係:大二度、大二度、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

歐洲中世紀教會調式

17世紀前在歐洲流行的調式,又稱中古調式。它源自民間音樂,爲教堂音樂所採用,以後又爲世俗音樂採用。

其中只有自然四音列有完整的體系,其他兩種是爲了旋律獲得更多的變化而與自然四音列摻和使用的。在自然四音列中,由高而低構成全音-全音-半音的稱爲多里亞型四音列,構成全音-半音-全音的稱爲弗裏吉亞型四音列,而構成半音-全音-全音的則稱爲呂底亞型四音列。

聯合上述兩個相同性質的四音列構成多里亞、弗裏吉亞、呂底亞三種調式。

日本民謠

日本的民謠調式及律調式也是不帶半音的五聲調式。

阿拉伯調式

在阿拉伯古典音樂中有 100多種這樣的調式,它們被稱之爲“木卡姆”。每一種木卡姆都有其特定的名稱,它可能是來自地名或人名,也可能是一種物體或情緒。

其他特殊調式

印度尼西亞音樂、阿拉伯音樂、印度音樂、泰國音樂等,各有其律制和旋律型,因此在調式的概念和結構等方面都各有其特點。

03、究竟什麼纔是“中國味”的音樂?

中國音樂的“發展歷史”

中國音樂,文獻一般追溯到黃帝時代,據考古發現,中國音樂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的音樂文化。中國音樂曾經對中國周邊地區的音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同時從孔子傳六藝到唐代的胡琴再到近代的西方音樂,中國音樂又在吸收外來音樂要素的過程中不斷充實發展。中國素號“禮樂之邦”,古代音樂在人格養成、文化生活和國家禮儀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孔子提出“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的學習步驟。

中華民族音樂的矇昧時期早於華夏族的始祖神軒轅黃帝兩千餘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餘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可能已經可以燒製陶壎,挖制骨哨。(河南舞陽縣賈湖遺址的骨笛溯源於距今8000年左右,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吹奏樂器。其中的一支七孔骨笛保存得非常完整,專家們進行過實驗,發現仍然能使用該骨笛演奏音樂,能發出七聲音階。但中國古代基本上只使用五聲音階。)這些原始的樂器無可置疑地告訴人們,當時的人類已經具備對樂音的審美能力。

漢族古代“詩歌”是不分的,即文學和音樂是緊密相聯繫的。現存最早的漢語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詩篇當時都是配有曲調,爲人民大衆口頭傳唱的。這個傳統一直延續下去,比如漢代的官方詩歌集成,就叫《漢樂府》,唐詩、宋詞當時也都能歌唱。甚至到了今天,也有流行音樂家爲古詩譜曲演唱,如蘇軾描寫中秋佳節的《水調歌頭》。

民族樂器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爲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稱“八音”,也是最早的樂器分類法之一。

金音包括編鐘、特鍾、鐃

石音包括編磬、特磬

土音包括壎

革音包括鼓

絲音包括古琴、古瑟

木音包括柷、敔

匏音包括笙、竽

竹音包括簫、笛、管、篪

編鐘、磬這兩種樂器所發出的音響清脆明亮,被稱爲“金石之聲”,是官方認可的“最高雅的聲音”。所說的絲竹就是絲音和竹音的簡稱。

古代樂器主要有壎、缶、築、排簫、箜篌、箏、古琴、瑟等,樂曲一般緩慢悠揚,主要是爲了適合宮廷生活或宗教的需要。

到漢朝和唐朝以後,中國通過西域和國外的交流頻繁,西方主要是伊斯蘭世界和印度的音樂和樂器大量流入,漢唐時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勇於吸收外地文化,源於外國的樂器如笛子、篳篥、琵琶、胡琴等大量爲中國音樂採納,並被中國人改良發展,逐漸替代了中國原來的本土樂器。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寵愛,得以樂器流傳,正式在“民樂”公衆中演出的樂器幾乎都是外來的。音樂工作者致力於發掘、改良古代樂器,壎、箏、排簫等樂器重新發揮光彩,但較少納入民族樂隊的合奏曲目。

夏、商時代,根據文獻記載,夏商兩代爲奴隸制社會早期。從古典文獻記載來看,這時的樂舞已經漸漸脫離原始氏族樂舞爲氏族共有的特點,它們更多地爲高等階級所佔有。他們爲奴隸主所豢養,在行祭時舞蹈、歌唱,是最早以音樂爲職業的人。奴隸主以樂舞來祭祀天帝、祖先,同時又以樂舞來放縱自身的享受。他們死後還要以樂人殉葬,這種殘酷的殉殺制度一方面暴露了奴隸主的殘酷統治,而在客觀上也反映出生產力較原始時代的進步,從而使音樂文化具備了迅速發展的條件。 中國民族音樂思維的基礎五聲音階,出在新石器時代的晚期,而七聲至少在商、殷時已經出現。

西周、東周時代

西周是中國奴隸制的成熟時期,東周奴隸制社會由盛到衰,君主統治因素日趨增長的歷史時期。西周時期宮廷首先建立了完備的禮樂制度。在宴享娛樂中不同地位的官員規定有不同的地位、舞隊的編制。總結前歷代史詩性質的典章樂舞,可以看到所謂“六代樂舞”,即黃帝時的《雲門》,堯時的《咸池》,舜時的《韶》,禹時的《大夏》,商時的《大濩》,周時的《大武》。周代還有采風制度,收集民歌,以觀風俗、察民情。賴於此,保留下大量的民歌,經春秋時孔子的刪定,形成了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它收有自西周初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入樂詩歌一共三百零五篇。

周代時期民間音樂生活涉及社會生活的十幾個側面,十分活躍。世傳伯牙彈琴,鍾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於此時。這反映出演奏技術、作曲技術以及人們欣賞水平的提高。

秦、漢時代

秦漢時開始出現"樂府"。它繼承了周代對採風制度,蒐集、整理改變民間音樂,業績終了大量樂工在宴享、郊祀、朝賀等場合演奏。這些用作演唱的歌詞,被稱爲樂府詩。樂府,後來又被引申爲泛指各種入樂或不入樂的歌詞,甚至一些戲曲和器樂也都稱之爲樂府。

漢代主要的歌曲形式是相和歌。它從最初的"一人唱,三人和"的清唱,漸次發展爲有絲、竹樂器伴奏的"相和大麴",並且具"豔--趨--亂"的曲體結構,它對隋唐時的歌舞大麴由着重要影響。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代

由相和歌發展起來的清商樂在北方得到曹魏政權的重視,設置清商署。兩晉之交的戰亂,使清商樂流入南方,與南方的吳歌、西曲融合。在北魏時,這種南北融合的清商樂又回到北方,從而成爲流傳全國的重要樂種。漢代以來,隨着絲綢之路的暢通,西域諸國的歌曲以開始傳入內地。

隋、唐時代

隋唐兩代,政權統一,特別是唐代,政治穩定,經濟興旺,統治者奉行開放政策,不斷吸收他方文化,加上魏晉以來已經孕育着的各族音樂文化融合打基礎,終於萌發了以歌舞音樂爲主要標誌的音樂藝術的全面發展的高峯。

唐代宮廷宴享的音樂,稱作"燕樂"。隋、唐時期的七部樂、九部樂就屬於燕樂。它們分別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國的民間音樂,主要有清商樂(漢族)、西涼(今甘肅)樂、高昌(今吐魯番)樂、龜茲(今庫車)樂、康國(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樂、安國(今烏茲別克布哈拉)樂、天竺(今印度)樂、高麗(今朝鮮)樂等。其中龜茲樂、西涼樂更爲重要。

宋、金、元時代

宋、金、元時代音樂文化的發展以市民音樂的勃興爲重要標誌,較隋唐音樂得到更爲深入的發展。隨着都市商品經濟的繁榮,適應市民階層文化生活的遊藝場"瓦舍"、"勾欄"應運而生。在"瓦舍"、"勾欄"中人們可以聽到叫聲、嘌唱、小唱、唱賺等藝術歌曲的演唱;也可以看到說唱類音樂種類崖詞、陶真、鼓子詞、諸宮調,以及雜劇、院本的表演;可謂爭奇鬥豔、百花齊放。這當中唱賺中的纏令、纏達兩種曲式結構對後世戲曲以及器樂的曲式結構有着一定的影響。而鼓子詞則影響到後世的說唱音樂鼓詞。諸宮調是這一時期成熟起來的大型說唱曲種。其中歌唱佔了較重的分量。

明、清時代

由於明清社會已經具有資本主義經濟因素的萌芽,市民階層日益壯大,音樂文化的發展更具有世俗化的特點明代的民間小曲內容豐富,雖然良莠不齊,但其影響之廣,已經達到"不問男女","人人習之"的程度。由此,私人收集編輯,刊刻小曲成風,而且從民歌小曲到唱本,戲文,琴曲均有私人刊本問世。如馮夢龍編輯的《山歌》,朱權編輯的最早的琴曲《神奇祕譜》等。朱載堉他的《樂律全書》對古代文化的最大貢獻是他創建了十二平均律。這是音樂學和音樂物理學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學史上的一大發明。

近現代音樂

16世紀晚明時期,西洋音樂通過傳教士傳到中國。在利瑪竇進京呈現給萬曆皇帝的禮品單中,有西琴一張,據考這是一張古鋼琴。清初,傳教士徐日升教授康熙皇帝西方樂理,並著有《律呂纂要》一書。五線譜也在這個時候傳入中國。乾隆皇帝的時候,在宮中還組建了一支西洋樂隊,樂器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木管樂器、豎笛、木琴、風琴、古琴,演奏時戴西洋假髮。19世紀末,中國被迫開放南方沿海,開始接觸西方音樂和樂器,廣東音樂首當其衝,首先吸收西方和聲方法,創造了新樂器揚琴和木琴,發展了樂隊合奏的音樂,至今廣東音樂仍然有其獨特的魅力,是中西結合比較成功的典範。

中共革命音樂

在北伐戰爭時期,中國的音樂家配合革命,作了大量的革命歌曲,在國民革命軍中廣爲傳唱,有的是用國外通俗歌曲旋律直接配以革命歌詞。

在抗日戰爭時期,音樂家更是同仇敵愾,寫作了大量的抗日歌曲。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氣勢磅礴,反映了當時全民抗日的精神。聶耳爲電影《風雲兒女》配曲作的《義勇軍進行曲》更是雄壯,成爲抗日軍民的軍歌被到處傳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爲了居安思危,不忘中華民族如何抵抗外國侵略,將義勇軍進行曲定爲國歌。

當代音樂

大陸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後,流行歌曲除革命歌曲之後,又加入翻譯成中文的蘇聯流行歌曲。各地開始建立交響曲團,演奏西方古典音樂,和中國作曲家的新作。東歐的樂團曾多次到中國表演,中國樂團也參加了許多國際表演會。中國音樂家也嘗試用西方的樂器方法寫作具有中國風味的音樂,比較成功的有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採納了越劇的部分旋律。

大陸文革音樂

文化大革命是大陸歷史的一個特殊階段。在這個時期,也出現了一批文革特色的歌曲和戲曲,影響了那個時期整個一代青年。其中,一部分成爲了膾炙人口的軍歌,在當今解放軍中廣泛流傳,較爲著名的有胡寶善演唱的《我愛這藍色的海洋》。

港臺

五六十年代,港臺延續了老上海燈紅酒綠風格。隨着日本經濟的起飛,日本現代流行音樂開始對港臺產生影響。歐陽菲菲、翁倩玉、鄧麗君等港臺歌手演唱了大量的日本歌曲。八十年代,新一代音樂家在港臺崛起,眼界更爲開闊,把歐美流行形式與中國音樂相結合,開創了港臺流行音樂新局面,並對大陸產生重大影響。

在臺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開創的演唱方式,使中國通俗音樂發展到一個高峯,具有中國音樂獨特的風格和魅力,鄧麗君在美國開演唱會時,吸引得許多舞臺劇務美國人在後臺全程欣賞,雖然他們聽不懂中文唱詞。

流行音樂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首先從香港及臺灣地區進入中國,尤其是臺灣的校園歌曲和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在大陸中國大受歡迎。曾在中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演出的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在中國一炮走紅,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次公開的港臺歌曲演出。此後,中國的流行歌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各種風格、各種流派的音樂結合,產生了不少膾炙人口的歌曲。中國的流行音樂發展迅速,成爲世界流行音樂中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軍。

臺灣和香港的流行音樂發展非常迅速,基本和國際流行趨勢同步,尤其是香港,因爲政府不干擾音樂的創作,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歌手和歌曲,不僅風靡大陸中國,而且受到日本、韓國等地歌迷的崇拜。

大陸、臺灣、香港以及全球其它地區的華人流行音樂不斷交流,開始出現互相融合、匯聚的趨勢。因此,開始出現“全球華語流行音樂”的總體稱謂。一個突出的表現:中國大陸作爲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港臺、海外各大流行音樂榜單的發佈和編制越來越多地開始關注大陸市場。

中西方音樂比較

中國音樂從很早已經掌握七聲音階,但一直偏好比較和諧的五聲音階,重點在五聲中發展音樂,同時將中心放在追求旋律、節奏變化,輕視和聲的作用。中國音樂的發展方向和西方音樂不同,西方音樂從古希臘的五聲音階,逐漸發展到七聲音階,直到十二平均律;從單聲部發展到運用和聲。所以西方音樂如果說像一堵厚重的牆壁,上面輪廓如同旋律,磚石如同牆體,即使輪廓平直只要有和聲也是牆,正像亨德爾的某些作品。中國音樂則不同,好像用線條畫出的中國畫,如果沒有輪廓(旋律)則不成其爲音樂,但和聲是可有可無的。所以從未接觸中國音樂的西方人聽中國音樂“如同飄在空中的線”,而從未接觸西方音樂的中國人則覺得西方音樂如同“混雜的噪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