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名副其實的“瓜果之鄉”,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使得新疆的瓜果果肉飽滿、香味濃郁、甜蜜異常,不管是鮮瓜鮮果,還是蜜餞果脯,都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幸運的是,自己作爲一名新疆人,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喫到最新鮮最正宗的新疆瓜果。

任何水果都有自己特定的時令,六月桃李,七月西瓜、八月葡萄、九月香梨、十月無花果、十一月石榴、十二月冬棗,這連續不斷的水果之旅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答案是五月的桑葚。

北國的春天來的總是比南方要晚,但是在新疆因爲氣溫回升快、春季時間短,所以桃花梨花看罷還沒多久,就倏忽間到了初夏。五一一過,吐魯番盆地的桑葚就開始熟了,緊接着喀什、和田、阿克蘇、庫爾勒的桑葚也陸續成熟,第一個應季水果降臨人間,新疆人迎來了歡天喜地喫桑葚的季節。

小時候在老家,有過許多難忘的喫桑葚的經歷。每年五月中旬,桑葚開始由青綠轉爲白綠,然後逐漸泛紅,眼瞅着就到了六月,伴隨着麥子成熟,桑葚由紅轉紫甚至黑,便到了桑葚成熟的季節,麥收季節就是一羣小夥伴爬到桑樹上喫桑葚的季節。爬桑樹可是一件高難度的技術活,桑樹皮不像其他樹木那麼粗糙,幾乎可以用光滑來形容,費盡喫奶得勁爬上去,輕易是不下來的,非要把桑葚喫飽才罷休,有時成熟的喫完了,便連紫中帶紅尚未完善成熟的也不放過,甜中帶酸,也一起將就着喫了,等喫完下來的時候,手指嘴脣紅紫烏黑自不必說,有時連衣服也是染得一道一道的,桑甚汁十分難洗,洗上好幾次還會有印跡,所以自然免不了母親的好一頓訓斥。

到了新疆,第一次見到了白桑葚,當時覺得很驚訝,後來才知道,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區,白桑葚幾乎隨處可見,反倒是紫色的桑葚比較稀缺。在新疆呆的久了就會發現,新疆人喫桑葚的方式還是很特別的。在新疆,很少看到有人自個兒爬上桑樹摘着桑葚喫,基本上都是一位身體強壯的爬上樹,找一枝桑葚成熟較好的,搖動樹枝,於是便下起了頗爲壯觀的“桑葚雨”,不過你不用擔心桑葚掉在地上弄髒摔爛,早有三四人站在樹下,用一大張牀單布牽着四個角接着落下的“桑葚雨”,等接的差不多了,隨手撿掉裏面的殘枝敗葉,將桑葚收集在果盤或者碗裏面,接下來就等着痛痛快快的喫了。

在老家,桑葚只是作爲小孩子調皮啖嘴的小零食,而新疆人完全是將它作爲一種水果來喫,將從樹上搖下來的桑葚放在院子門口的大炕上,左鄰右舍的大人小孩一起過來喫,在歡聲笑語中品嚐生活的甜蜜,看到小巴郎子們略顯狼狽的喫相和烏黑凌亂的嘴脣,逗得大家又是一陣哈哈大笑。桑葚不僅可以自己喫,還可以經過挑選作爲待客的果品,同樣也可以將其作爲小禮物送給親戚朋友,共同分享甜蜜。

在新疆,你要是想喫桑葚,可比喫其他水果容易得多。因爲維吾爾族老鄉喜歡在房前屋後種植桑樹,幾乎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會有兩三棵桑樹,經過很多年甚至幾代人,桑樹的冠蓋已經十分龐大,枝枝丫丫恐怕早已伸到院子外面去了。行人路過看到成熟的桑葚,隨手摘幾顆嚐嚐是再普遍不過的事兒了。

新疆人愛種桑樹,從文化的角度看,這大概是當時蠶桑養殖技術從中原傳到新疆之後一度興盛繁榮的一個傳統縮影,如今依舊大受歡迎的艾德萊斯綢,就是當時新疆維吾爾族羣衆蠶桑養殖絲織技藝的上品。新疆人愛喫桑葚,從健康的角度看,它可以健脾胃助消化,補充身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最重要的一點是,各組兄弟姐妹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手足相親,共同品嚐甜蜜的新生活新時代。(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