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推薦的中國最美的花生,傣族七彩野地花生,喫了忘不了

我叫劉亞楠,80後,在雲南已經12年。2009年,進入雲南高原特色農業領域發展。

要說爲什麼會從事農業,可能和雲南這片富饒而美麗的土地有關。雲南是個物產極其豐富的地方,尤其是農產品和手工食材特別多。

而我在鄉野長大,回到鄉野之中也是我對生活和工作的期盼,對我來說,接近土地——是最自由的事。

關於,遇見花生的故事。要從2012年秋天說起,我們驅車到孟連縣考察農業項目。

車正開着,忽然下起雨來,路邊一個沒有帶雨具的傣家妹子向我們招手求助。

我們接她上車,她把竹簍裏剛剛從地裏挖來的花生拿出來給我們嘗。

七彩野地花生

還記得我第一次撥開花生的體驗,那顆花生的外殼比一般的花生要細長,殼上的花紋也更深,剝開後,發現花生的外衣佈滿紫色花紋,色彩斑斕,很是好看。

放到嘴裏嘗,清甜多汁,一點都不油膩,還有一股濃郁的奶香味。傣家妹子告訴我們這是當地的“七彩野地花生”。

傣族妹妹在院子裏起舞

我們當即決定送她回寨子,順便進傣家山寨,去了解看看,這顆“七彩野地裏的花生”

兩位寨子里老人介紹說,這種花生已經有700多年種植歷史了,是傣家老品種,過去是傣王才能喫的貢品,普通百姓根本喫不到。我們又查閱了孟連縣年鑑,也找到了對七彩野地花生的記載。

綿延的花生地

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自然環境優越,其高原特色農產品種類豐富。

我們進入農業領域的兩年時間裏,爲了進行了深入的瞭解和研究。我和我的創業夥伴跑遍了雲南的40個高原特色農業縣,記不清翻了幾座山。

從熱帶到亞熱帶,從高山到河谷,從普洱茶葉、雲南小粒咖啡到安寧八街鮮花,從大理核桃、臨滄紅糖到香格里拉松茸。

剛開始的一兩年,平均被拒絕十幾次才能談攏一個產品,當地人對品牌意識差,往往我們一開口提合作,就有人擺手。

可越被拒絕,我才越發堅信,這件事有成功的可能。

孟連縣稀缺的有機沙土資源

那天從寨子離開,我帶了很多花生回去送給外地的朋友。很多人只知有花生卻不知有七彩花生,雲南這片富饒的土地,把寶貝藏進森林,卻忘記讓人將它帶出來,讓更多的人瞭解。

我們在想,一顆小小的花生也可以有屬於自己的品牌和推廣銷售的渠道。讓農戶能將自己的好產品賣出去,別人也能知道傣族人還有這樣一件寶貝。

農民摘撿新採摘的花生

2009年進入高原特色農業,在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前兩年時間裏,我們與雲南高原特色農企進行了深入合作,通過我們的商業策劃和產品包裝,以及我們的整合營銷,爲這些農產品開拓了更多銷售渠道。

原本只在當地的特色農產品進入了城市,端上了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餐桌,形成了更大的品牌影響力。雲南本地欠缺的農業標準和品牌意識也逐漸樹立起來。

遠眺花生地

8年下來,越來越熱愛雲南高原特色農業。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喫得放心喫得更好,這是一個細小而宏大的命題。

我們身處其中,更覺得美味的食材的確來之不易,每一顆淳香的花生背後,都有一個農人春種秋收的農人歲月。

農業領域精耕細作,從種植到生產再到品牌銷售。有些特色農產品的到來往往很偶然,讓你猝不及防,就像我與七彩野地花生的相遇。

七彩花生:一粒清甜

孟連山區沒有工業,空氣清潔,生態系統完整。這裏土壤中的天然有機質和礦物含量很高。七彩野地花生5月播種10月收穫,生長週期長達120天左右。

山間難以使用農業機械,耕種、收穫全靠手工。

採摘花生

由於與外界很少交流,七彩野地花生保持了原生品種的單一純粹,產量也非常低,畝產只有120多公斤。

2013年7月,我們與當地農戶共同成立了七彩野地花生合作社,農戶按訂單種植,由合作社統一收購。

目前,我們在孟連的種植面積達5000畝。今年,我們加入了政府的“精準扶貧”計劃,將進一步擴大種植基地面積,促進更多農民增收。

由於七彩野地花生天生少受害蟲侵襲,在種植過程中不施農藥與化肥,科研機構的檢測報告顯示“農殘爲零”。與市面上的焦香烘烤花生不同,七彩野地花生倡導生喫。

爲了保證生喫的品質,在生產過程中我們對七彩野地花生進行紅外線、紫外線及特殊殺菌工藝處理,並在後期貯存過程中通過恆溫恆溼技術,最大程度地保存花生的口感和營養。

當地傣族老人說,七彩野地花生,曾經是獻給傣王的貢品,它寓意着尊貴的身份,還有多姿多彩、多子多福的生活,花生是種自帶情懷的食物。

老人們閒坐在家門口石凳上聊天的時候,也愛在兜裏摸一把花生。生活雖然清貧,但如果能在喫花生的時候讓自己開心,那麼一般來說,這日子就是開心的。

七彩野地花生一上市,就以清甜爽口、甜而不膩、香而不燥的口感及豐富的營養,贏得了大家的歡迎。在之後的四年中,七彩花生走進了城市生活。

如今,它已經成爲雲南的重要“伴手禮”,它更是一種時尚的輕養休食,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咖啡吧、茶樓、辦公室裏,成爲下午茶中輕鬆養生的休閒食品。

小松鼠也愛

七彩野地花生變成了時尚茶點,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茶樓、餐廳和機關單位、公司的辦公室裏。大家把七彩野地花生當零食,比起便利店裏的小零食要健康了許多。

有人說農業很土,但是我們把農業做成了時尚。把花生變成了飯後茶餘的小食和茶點,也是讓我們覺得欣慰的事。

今年國慶節前,我們的孟連合作社及種植基地將產出600噸優質七彩野地花生。

現在,我們就爲這600噸如水果般清甜的花生尋找知音,我們依然倡導健康的七彩野地花生“生喫”法。

同時,我們的種植基地也希望四方有識之士加入,與孟連傣家同胞一起,把七彩野地花生輸入城市,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口福,七彩野地花生的俏銷也使當地農民受益。

轉子網絡,有版權進犯,馬上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