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科學圈來說,94歲的物理學家楊振寧依舊是非常活躍的,雖然說近年來他在網絡上也頗受爭議,但是不否認他依舊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在近幾年,他也都會如約地來到“求是獎”的頒獎典禮上,爲一撥撥華人科學家頒獎。而在頒獎典禮後會有一場討論會,而在今年以“原創基礎研究——中國的時代到了嗎”爲主題的討論會上,楊振寧也做了簡短的發言,他認爲,在原創基礎研究上,中國不要着急,“要想有最重要的原創基礎研究,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你知道什麼問題是當時最重要的”。

 

楊振寧:都說中國科學發展得不行,我認爲是錯誤的

  楊振寧:說中國科學發展得不行,我認爲這是錯誤的

  而在11月上旬,楊振寧在清華園的科學館接受了澎湃新聞的專訪,他再一次發表了對於中國科學發展的看法,反覆強調了科學的“傳統”,他提到自己在芝加哥大學求學時的經歷,一個具備長期科學積累的地方會營造一種科學的“空氣”,在那裏可以捕捉到對於當時而言最重要的研究方向,可以知道該用什麼新角度去摸索。這也是他認爲中國科學在發展路徑中以前所沒有的,現在還未建立起來的。

 

  當然,這不併是說他對中國科學發展抱有消極態度,他也不認同“中國科學發展得不行”的觀點。至於科學的“傳統”如何建立,他說這不是一天、兩天的,是要慢慢來的。在媒體的專訪中,楊振寧認爲顛覆性的科學成果有時就在一個細小的想法中萌生了,有偶然性。但楊振寧也提到,儘管對於基礎科學來說,往往沒有預先準備好的方向,但不意味着無需準備,需要在各個學科有紮根於此的科學家,培育起科學的“傳統”。

 

  而對於如何在有限的科研資源下選擇重點發展的項目,楊振寧認爲這正是最難的問題,他不覺得有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法,這也並非只是中國的問題,而是全世界的難題。在楊振寧對於中國科學如何發展的看法中,有一個他堅持了幾十年的想法是,科學的發展應該與國家的全面發展之間做平衡。“每個科學家都希望他自己的東西可以發展,可是你要看整個國家,不只是他一個領域。”楊振寧說。

 

  正如楊振寧所言,中國科學研究還需要建立起自己的“傳統”,但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需要慢慢建立,只有建立起自己的“傳統”,中國科學發展才能更快更好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