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盧多遜畫像(來自網上)

北宋盧多遜與趙普鬥法

大宋開國,萬象更新。趙匡胤經過一番南征北戰,見天下逐漸走向穩定,着手思考由武攻轉向文治。於是乎,圍繞着大宋相權,武將出身的趙普與進士出身的盧多遜,兩人之間上演了一場相權爭奪戰。明爭暗鬥,針鋒相對,耐人尋味。盧多遜生於公元934年,五代後周時期進士,系今天中站區西馮封村人。北宋開國,先後官至翰林學士、中書侍郎、平章事、兵部尚書、參知政事等職。關於盧多遜與趙普之間鬥法,還需從盧多遜因功升官說起。

宋開寶六年(973年)四月,翰林學士盧多遜奉詔出使南唐,以朝廷重修天下圖經,史館獨缺江東諸州爲由,與獨具一隅的南唐國主李煜巧妙周旋,獲取了南唐十州地理地形及軍事部署情況。回到京都,盧多遜向趙匡胤獻計,提出應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戰術,立即率軍平定南唐。

趙匡胤依計而行,親率大軍南下,平定了南唐。大軍凱旋,趙匡胤見天下基本一統,考慮國家當由武攻轉向文治,下詔冊封盧多遜爲中書舍人、參知政事。轉眼之間,盧多遜成了一名副宰相。主管集賢殿書院、翰林院等。

再說宰相趙普。當年,趙普因參與策劃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冊封趙普爲右諫議大夫。

日後,趙匡胤聽從趙普等人計謀,以杯酒釋兵權等手段,不斷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地方財政,鞏固了中央新生政權。

作爲回報,趙匡胤冊封趙普爲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等,掌管宰相職責。

趙普憑着政治智謀與手腕,不出幾年工夫官至宰相,自然得意萬分。但後見趙匡胤接連提升盧多遜官位,直至副宰相,自感危機四伏,心裏很不是滋味。

盧多遜作爲進士出身,對行伍出身的趙普,自然有些瞧不起,臺前幕後,常會取笑趙普一番。

趙普有苦難言,常常對盧多遜心懷不滿。

開寶六年(973)年底,趙普接受吳越王所送10瓶瓜子金,事情不幸敗露,趙匡胤盛怒,將趙普罷去宰相之職,讓其出任懷川河陽三城節度使等職。

開寶末年,趙匡胤駕崩,其弟趙光義登基稱帝,號太宗,改元太平興國。

趙光義考慮盧多遜輔佐太祖有功,冊封盧多遜爲中書舍郎、平章事,以宰相之職掌管朝政。事過不久,又因隨帝平定北漢有功,加冊兵部尚書,紅極一時。

趙普見太宗一直爲兄終弟及登上帝位,廣受指責熱議,難以服人,靈機一動,見了太宗,以“金匱之盟”僞證取悅太宗。號稱太后生前留下遺囑,皇位實行繼兄稱帝。

太宗一聽,自然十分歡喜,冊封趙普爲司徒、梁國公。

趙普回到京都,與盧多遜水火不容,兩人處處明爭暗鬥,事事爭權奪利,朝廷暗流湧動。

次年,趙普察言觀色,見太宗坐穩了江山,已不願將皇位傳給皇弟趙廷美,而是想傳給自己的兒孫,於是朝堂啓奏道:皇上,若是按照歷朝歷代皇位傳承典制,皇位當父子傳承,而非繼兄稱帝相傳。如今,我朝依照太后懿旨,已經傳錯了一次,以後豈能一錯再錯?皇上當把皇位傳給子孫。

太宗聽了,一口贊同。朝臣們聽了,一片譁然。

盧多遜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朝堂質疑趙普說:當初,繼兄稱帝,你聲稱是太后懿旨,金匱之盟。如今不出一年,怎麼又改口聲稱廢除繼兄稱帝?皇位繼承,國之大事,豈非兒戲乎?

趙普見太宗一臉得意,只是笑而不答。心思“什麼兒戲不兒戲,你不順着皇帝心思做事,這回讓你喫不了兜着走”。

散朝後,趙普令人整理出盧多遜等人與趙廷美的來往情況,隔日早朝參奏盧多遜等人暗地裏與趙廷美密謀,意在協助趙廷美奪取皇位。

太宗感到正中下懷,不問青紅皁白,將趙廷美、盧多遜等人逮捕下獄。本想將其趕盡殺絕,後考慮盧多遜曾爲國相,自知有些理虧,下旨革除了盧多遜官職爵位,全家流放去了海南。

趙普如願以償,復又登上了相位。

盧多遜舉家來到海南崖州,落籍水南村,時過三年,含恨而死(985),享年51歲。

如今,其後世子孫在海南三亞市水南村建有盧多遜紀念館。

另外相傳,韓國前總統盧泰愚、盧武鉉,皆系中國古代盧氏後人。

2013年,市考古隊對中站區西馮封村盧氏祖塋進行考古挖掘,結果在盧多遜伯父盧價墓地出土了一塊由盧多遜撰寫的墓誌銘,很是珍貴。

目前,盧價墓地已被遷往圓融寺一側的盧園。

請看下期;

懷川十四宰相——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彥

圖片:海南水南村(來自網上)

圖片:海南水南村盧多遜宰相紀念館(來自網上)

圖片:海南村盧多遜宰相紀念館(來自網上)

圖片:開封清明上河園(來自網上,與文章內容無直接關係)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焦作——城市文化名片

王先鵬——中國旅遊文化傳奇系列圖書

圖片:大型文化系列電視講座《話說焦作五十講》錄製現場——主講人:王先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