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幾樣東西湊到餐桌上也夠豐富多彩了,這些個品種多樣的早點,在我們石家莊當地一般都喫得到,唯獨鍋巴菜是個特例,不到天津衛你是喫不到的。小料中的麻醬是用芝麻香油調製的,鍋巴菜和津門三絕之一耳朵眼炸糕一樣講究趁熱喫。

端午假期,我們兄弟三家去天津參加表哥兒子的婚禮,住進天津河北區如家快捷酒店裏。說是快捷酒店卻沒有餐廳,所以早餐只得自行解決。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離酒店不遠是一片舊樓區,沿着華新大街走,街兩側有不少早點鋪。華新早點鋪喫早點的人特別多,人們排着長隊。早點鋪的店面不大,經營炸餜子、老豆腐、鍋巴萊、豆漿等,店門口還有賣耷拉火燒和麻醬燒餅的。原本打算在這裏喫,但不知要排多久的,只好作罷,折身來到街對面相對清淨的那家早點鋪。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曾在網上看過一篇網文《有一種享受,叫作在天津喫早餐》,文中寫到:“天津作爲一座古老的北方名城,有自成一派的早餐文化。在天津,人們喫的不僅僅是早餐它更是一種講究!

早上一醒來樓下有炸卷圈和煎餅果子的香味兒,早點鋪門口排滿了人,熱乎乎人間煙火味撲面而來。天津衛這些個早點光看看也都給人饞壞了,作爲一個愛喫更會喫的天津人,說到喫的就來了興致。”今天,算是見識了文中描寫的場景。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我們在這家早點鋪裏坐定,根據各自口味要了豆腐腦,天津人叫老豆腐;豆漿,天津人叫漿子以及鍋巴菜。店鋪門口有現做煎餅果子的,六塊五一套,我們要了三套。弟弟又穿過馬路到對面的華新早點鋪買來了餜子、芝麻燒餅和麻醬燒餅。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幾樣東西湊到餐桌上也夠豐富多彩了,這些個品種多樣的早點,在我們石家莊當地一般都喫得到,唯獨鍋巴菜是個特例,不到天津衛你是喫不到的。

天津人稱鍋巴菜爲“嘎巴菜”,它既是飯亦是菜又當湯,是當地獨有的風味美食。關於鍋巴菜的歷史淵源,在蒲松齡的《煎餅賦》可見一二。文中“湯合鹽豉,末銼蘭椒,鼎中水沸,零落金絛”的字句,很形象地比喻了烹製鍋巴菜滷以及滷中煎餅條的情狀。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鍋巴菜的大致做法是先用新鮮的純綠豆麪調成糊狀,攤成煎餅,煎餅經過風涼半乾後切成柳葉狀鍋巴條,然後澆上滷子。再佐以香油、麻醬、腐乳汁、乾紅辣椒油、香菜末或油炸香乾丁等小料即成,多味混合,香氣撲鼻。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柳葉狀的煎餅鍋巴條要微脆有咬勁,澆上滷汁後不粉化,更不會黏糊沾牙。那滷汁,絕非大料水加芡粉,而是用清油煸炒出茴香、蔥末、薑末的香氣,再加水、鹽、醬油、芡粉等製成的,它柔滑滋潤,清素芳香。小料中的麻醬是用芝麻香油調製的,鍋巴菜和津門三絕之一耳朵眼炸糕一樣講究趁熱喫。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有喜歡喫鍋巴菜的,也有喜歡喫豆腐腦的。天津人管豆腐腦叫老豆腐,它重在制滷,滷爲葷滷,這與鍋巴菜正相反,鍋巴菜滷爲素滷。豆腐腦的滷多用肥雞吊湯,大料、桂皮、蔥、姜熗鍋,倒入雞湯,加精鹽和醬油,放人黑木耳、黃花菜、香菇丁,飛入雞蛋液,水澱粉勾芡成滷。滷呈醬紅色。擓半碗豆腐,澆一勺滷,還要淋上香油和一勺調稀的芝麻醬。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這樣美味的豆腐腦兒,居然根兒在河北饒陽。饒陽豆腐腦早在1934年就風靡津城。它的創始人是韓玉,清光緒年間,在河北饒陽城關以賣豆腐腦兒爲生,因投料考究,鮮味獨特,在饒陽地區遠近馳名。韓玉選淨雞或淨鴨、豬五花肉,與口蘑湯、大料、花椒、砂仁、豆蔻、丁香、肉桂、白果等,加清水熬成香料水,一起煮至肉熟雞(鴨)爛。熟五花肉改刀成片,與炸麪筋,醬油、味精等一起下鍋,勾薄芡,製成滷湯。售賣時,豆腐腦兒上撒雞(鴨)絲、香菜末,澆滷湯,淋芝麻油。目前,《中國烹飪辭典》已將饒陽豆腐腦兒列入天津小喫名下。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煎餅果子當是天津又一道傳統民間小喫,早已經紅遍祖國的大江南北,煎餅的主料是綠豆、小米、五香面、水。柔軟適口,而最正宗的煎餅果子,只有在天津才能喫到。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煎餅餜子是用綠豆麪或加少許雜豆麪、小米麪糊漿攤成餅,然後卷夾餜子或薄脆,再佐以麪醬辣醬、紅腐乳汁、香蔥末等調味料而成。有人喜歡在煎餅上再攤個雞蛋,以增加營養並豐富口味。過去天津人買煎餅果子都是自己拿雞蛋,現在已經看不到這場景了,就連付賬都用手機掃碼了。

真享受!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的

天津人的早餐能有幾十種兒,喫一個多月都不帶重樣兒,愛喫的衛嘴子可真有口福。在天津喫早餐,那叫一個享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