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揭祕]咱們的鐵路系統,溝通居然還是靠發電報!“永不消逝的電波”,因爲啥?

現在很多人都認爲電報已經成爲離我們遠去的通訊方式,但是在鐵路系統,電報依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通訊方式。

這種看似落後的通訊方式爲什麼會被鐵路系統青睞,它又在鐵路運行中發揮着什麼樣的作用?

  一秒鐘一個字 32年報務員練就飛速打字

視頻|一秒鐘一個字 32年報務員練就飛速打字

       今年49歲的張素玲,是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電報所一名報務員,17歲那年她來到了電報所工作,一干就是32年。她是所裏用四位數漢字電報碼打字速度最快的人,曾創下5分鐘零差錯打出600個非詞組漢字的紀錄。三十多年的職業生涯讓她養成一個習慣,每天清晨,爲了熟練電報碼,她都會在書桌上畫上鍵盤位置,運用指尖反覆敲擊練習。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 太原通信段太原電報所電報員 張素玲:我們有發報的時限,這個速度就得要快,我能達到1分鐘50組四碼,就相當於一秒一個字。

張素玲擅長用四碼打字,因爲每個漢字由4個不同的數字組成,所以她不僅需要記下至少2000組常見譯碼,還要掌握全國鐵路網的全部站名、幾千個鐵路客運站名和貨運站名。春運期間,她擔任收報的總檢員,一天最多要收到200多封電報,對於電報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個數字,每一個標點符號,她都要反覆覈對。每一份電報的字裏行間,都流露出她對工作的嚴謹和責任。

現在信息通訊那麼發達,一個電話甚至一個微信比發電報都快,爲什麼鐵路系統一直沿習電報的信息網絡體系呢?

原來,鐵路電報具有一定的保密性,而電報是一種最早的、可靠的即時遠距離通信方式。不會受通訊設備破壞而停止傳播信息。出於安全需求,全國鐵路系統路局集團公司、站段、車間、班組的相關信息仍然用電報發送。

特別是在2015年前後,全國鐵路結合自己的運輸營業需求,推出了中國鐵路電子公文管理信息系統,發電報可以像發郵件一樣,大大提高了效率和準確度。在這個系統裏,任何一封電報都可以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鐵路電報成爲傳送上級指令、命令、辦理業務等書面信息不可替代的一種通訊方式。工作人員需要在20分鐘之內完成發送,這樣才能爲一些突發狀況爭取更多時間。

中國鐵路太原局集團有限公司太原北站位於石太線的終點,是山西省主要的樞紐貨運技術檢查站,春運期間,每天在這裏經鐵路貨運檢查發出150列,近7000輛。平均下來一名貨運檢查員一天要檢查11列貨物列車,3300個車輛小門,行走16公里,而這天下午,貨運檢查員李迎春在一節車廂停了下來,發現一把施封鎖失效了。

這是一輛從呼和浩特開往南充東站的貨運列車,更換施封鎖涉及到貨物的安全,有些甚至要現場清點貨物,所以李迎春即刻聯絡了太原北站派出所的民警趕到現場,在他們的監督授權下,李迎春迅速安排工作人員剪毀失效鉛封,補裝有效施封鎖。

安全順利地送走這趟貨車後,李迎春立即趕往辦公室準備草擬、派發電報。因爲檢查鉛封情況和貨物裝載情況中,在發現鉛封失效問題時,必須立即處理,更換有效鉛封,同時要向貨物裝車站、上一檢查站、到達站發出貨檢電報通知報備。以保證列車貨運的安全裝載狀態。

從業貨運檢查員20年,類似這樣的電報幫助李迎春排除了多起裝載加固、超偏載,危險貨物途中運輸等方面的隱患,及時準確的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也是這樣一封封電報,確保了春運期間的貨物車輛安全和鐵路運輸的暢通。

  一天最少敲2-6萬下鍵盤 信息暢通保春運暢通

視頻|一天最少敲2-6萬下鍵盤 信息暢通保春運暢通

       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南昌通信段的祝燕,今年要經歷第十個春運了。40天春運是電報員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每天最少都能接收到300多份電報,最忙的一天有600多份,而需要發送的電報的一天也有50-60份,一份電報長的有100-500字,一個字需要敲鍵盤4下,那麼一天最少得敲鍵盤2-6萬下,基本上每十分鐘需要接受6份電報,發送一份電報。而有的時候,一封電報則是生死時速的較量。

這幾天,給祝燕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份關於旅客乘坐列車時突發疾病的加急速投電報。

南昌客運段T8002 次列車剛剛駛離吉安車站,6號車廂的一位乘客突然吐血,列車長陳夷一邊廣播尋找醫生,一遍急速向6號車廂跑去。

原來這位60多歲的病人有肝硬化,因爲突發疾病,吐了半袋子血,渾身溼冷。經列車上醫務人員診斷,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現。列車醫生通過隨同家屬提供的信息,以及攜帶的藥品、曾經患病史,醫生現場判斷,這名乘客患病嚴重隨時有生命危險,由於列車上缺乏相應的設備,列車長趕緊發電報,協調最近站點的120急救車。

當時正是電報員祝燕值班,因爲傳真發過來的列車電報基本都是手寫的,有些字跡不好辨認。祝燕在準確讀懂電報內容後,再和相關車站再次覈對電報內容後,最後選擇了離患者最近的新幹車站臨時停車,讓患者進行就醫。

春運期間,像上水報、加油報、超員報等列車報迅速增多,這些急報刻不容緩,有時剛剛接到,只有半小時列車就會到站,絲毫耽誤不得,必須馬不停蹄立刻處理。

提高效率是爲了應對高強度的春運工作。今年春運,中國鐵路運送乘客預計將超過4.1億人次,將又是一個創紀錄的數字。列車運行的安全正點需要一個龐大系統的支撐,這其中信息通暢是關鍵。

目前,全國只有767名報務員,面對破紀錄的客流量,這些報務員,都在以準確、迅速、暢通爲準則,第一時間把電報送到用戶手中,用“永不消逝的電波”保障着春運回家的暢通。

信息暢通保春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