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

【我与青岛共成长--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报道】

永难忘怀的政协时光

第十一届青岛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孙德汉

时光真是如流水一样,转眼间,我们来到了2018年,也是国家改革开放、各行各业发生巨大变化的40周年。说来也巧,我就职青岛市十一届政协主席时,正是2008年春天,距今整整10年了,那一年恰逢改革开放30周年。虽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那一届没有任满5年任期,提前一年换届了,但还是在前任领导班子基础上,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团结全体政协委员,认真负责,开拓创新,紧锣密鼓地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至今回想起来,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那是2007年年底,各地到了换届时间。当时我任滨州市委书记兼市人大主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年龄也是57岁了,中组部和山东省委经过严格考察,通盘考虑和民主协商,决定安排我担任第十一届青岛市政协主席。实在说,开始我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因为这些年我一直在党政和企业一线工作,担任过公社书记、县长县委书记、山航总裁和市长市委书记,还从未做过政协工作。不过,我这个人的性格就是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指到哪儿就打到哪儿。再说过去虽然没有直接在政协任职,但我当过县委书记和市委书记,对政协工作并不陌生,深知几套班子之间的关系,更深知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全体委员的努力,对政协的发展非常重要。

就这样,2008年1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届青岛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之后,我当选为青岛市政协第十一届委员会主席,宋静毅、郄晋生、麦康森、顾枫、宋修岐、刘明君、邵峰晶等当选为副主席,姜秀华当选为秘书长,于萍等98人当选为市政协常务委员。在闭幕大会上,我代表新任政协领导班子发表了讲话:“……本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政协常务委员会,并选举我担任市政协主席,这是党组织和全体委员对我们的信任和厚爱,我们深感肩负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不辜负全体委员的厚望,虚心向市政协各位老领导、新老委员和各位同志学习,紧紧依靠中共青岛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紧紧依靠全体政协委员的集体智慧和力量,紧紧依靠全市政协组织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的支持与帮助,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辱使命,在历届政协打下的良好基础上,尽心尽力地把新一届政协工作做好,努力把我市的人民政协事业推向前进。

“在过去的五年中,十届市政协为推进本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一届市政协任期的五年,将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和省、市党代会精神,推动青岛在新的起点上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关键时期。努力做好新一届政协的各项工作,对于全面实现省、市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努力推动本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作用,努力维护本市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积极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做好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话是这样讲了,可我内心里却犹如窗外浩瀚的黄海,波浪起伏,久久不能平静。回首大半生,我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不是自己预先计划和选择好的,而是服从命令听指挥,组织上分配什么就干什么,甚至大多是面临困难局面,临危受命。而我也从无二话,踏实去干,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今天,又是面临一个全新的领域和阵地。大家都知道,政协不是党委、政府,没有决策行政的权力,只有参政议政的职能。打个比方说,党政一把手就像指挥部队冲锋陷阵的“司令员”,而人大政协犹如出谋划策的“参谋部”,从“一线”变成“二线”了,工作目标、方法都需要一个较大的转变和适应。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来之前,我了解到,青岛政协里人才济济,各个层面的专家精英很多。学过政治经济学的都知道:生产关系只有适应生产力才是进步,才能获得大发展。我经历过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原来公社生产队时期,那是“人叫人,人不干;政策调动一大片”。从这个方面推广开来,不管是人大还是政协,最大的职责就是把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我来到政协以后,就像以往初到各个岗位一样,首先进行深入而细致的调研,与机关各专委会负责人分头谈话,看望走访前任主席副主席、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主委、主席们,调阅了过去工作的情况汇报和文件汇编,认真研究政协章程,熟悉宪法赋予的政协职能,以便更好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很快,我逐渐摸清了政协机关现状和当前任务,理清了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党组成员宋静毅、郄晋生和其他副主席们密切商讨,形成了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三炮”理论,在全国各地政协引起不小的反响。我提出:工作中要做到服从不盲从,补台不拆台,‘合唱’不‘独唱’,到位不越位,从团结中得到力量,从合作中找到方法,从集体中获取快乐,努力形成最大合力。机关各部门要互相支持,互相配合,每一位工作人员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丰富自己。要积极营造广开言路、畅所欲言的氛围,努力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使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宗教、各阶层和各方面人士搞好合作共事,更广泛、更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增强和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总而言之,在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党性观念,尽职责不越位,不打横炮;坚持求真务实,扎实而不浮躁,不放空炮;坚持建言在先,帮忙而不添乱,不当马后炮!

创新工作,首先是从理论上创新,思路决定出路。为此,我们做了多次专题研究,集中集体智慧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新理念。比如根据政协职能细化为:参政议政在于围绕中心抓好大事,建言献策基于务实调研可操作性强,民主监督寓于提案建议跟踪落实中。提出政协工作要在“搞活、干实、做精”上下功夫。在“搞活”中推进“发展”,开辟政协工作的新亮点;在“干实”中突出“以人为本”,把握政协工作的共振点;在“做精”中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造政协工作的闪光点。简言之一句话,我们今后工作的总方针就是:科学务实,履职为民!

胶州湾,是我们青岛的“摇篮”,是哺育这座城市的母亲湾。一百多年以来,青岛就是因湾而建,因湾而兴的。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青岛先后进行了城市建设东扩、经济重心战略西移等拓展与优化,大大提升了城市的综合实力。然而,随着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产业机构调整,现有空间已不适应城市潜能的发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着眼于长远发展,于2007年11月正式提出“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其中一个重要决策:就是向胶州湾北部迈进,开发建设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青岛这个与胶州湾相伴而生的半岛港口城市,打造成真正的“环湾城市”。我任职后了解到这个战略决策,立即动员大家雷厉风行地投入到这场“大战役”中去,当好党委政府的助手和参谋。我与时任中共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的阎启俊同志是同龄人,前期工作经历也差不多,相互之间较为熟悉,工作上更是互相支持。他对政协工作非常重视,中央媒体对他支持政协工作专门进行过采访。我们几位主席副主席分头带领由政协委员、机关专委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轻车简从,围绕着“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开始了全面深入的大调研。

我们走遍了城阳、红岛、即墨、胶州、黄岛、市南、市北、四方等区市,环绕着胶州湾留下了一串串足迹。每到一处,总是细致入微地查看现场,调阅资料,不厌其烦地提出问题、了解实情,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我组织大家查阅研究世界各国拥湾发展的范例,举一反三,借鉴参考。而后,各路调研小组汇总,召开了热烈的讨论会,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由我主持召集政协各专委会分头执笔,先后提出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建言之一、之二、之三等5个系列化建议,比如《关于加快推进“拥湾发展”战略的意见和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空港、海港建设的建议》、《大青岛 大交通 城乡统筹 轨道先行》等等。这些建议集中在四大关键点上:一是建设高等级防潮堤坝,构筑拥湾发展的安全屏障;二是建设现代化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打造拥湾发展的动力引擎;三是建设环胶州湾保税港区,确立拥湾发展的政策保证;四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形成拥湾发展的永久活力。分别以青岛市政协党组、市政协经济委员会、人口资源委员会等名义报送各有关部门。其中,在城阳区调研时,大家了解到每隔五、六年就来一次黄海风暴潮,而胶州湾属半封闭型,根据湾口的朝向,胶州湾西北部是受害严重的地区。暴风雨一来,尤其是汛期逢大潮,以往平静的胶州湾狂涛巨浪如同千万匹脱缰的野马,一波高过一波地越过滩涂盐田,不少耕地变成了一片汪洋。

这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是烟台牟平人,生在海边,长在海边,工作在海边,了解熟悉海的习性,平常风平浪静,碧波万顷,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一旦不高兴了,怒涛万丈,也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我在养马岛当公社书记和在滨州当市委书记时,都曾经重视修建沿海大堤,既可挡风浪,拦蓄淡水,又便捷交通,成为景观大道造福百姓,可谓是一举多得。现在了解到胶州湾北部将是“拥湾发展”的主战场,建设高新区、规划发展电子信息、海洋科技等五大产业等等。而据史料记载:自1949年以来,胶州湾区域平均每年发生一次风暴潮灾害,给人民群众生活和生产带来严重损失。1985年9号台风从胶州湾登陆,造成特大风暴潮,海水倒灌,树倒屋塌,淹死牲畜。历史悲剧再也不能重演。必须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一隐患!为此,我们在五个系列化建议中,重点提出了“环湾保护,防潮为先”的理念。建议在胶州湾构筑一条防潮堤坝,将路堤结合、堤库结合的安全保护利用纳入“环湾保护、拥湾发展”的战略之中。我们政协的提案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科学发展观,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具体实施部门的赞同,立即吸纳到相关决策中去。不久,一条宽20米、全长10公里,总投资为5.27亿的集拦潮大坝、水库大坝、环海大道、防风林带、环湾公园为一体的防潮大堤在青岛新区滨海崛起了。它成为胶州湾一道坚实可靠的铜墙铁壁,也为正在崛起的“蓝色经济”挡风拒浪、保家护身。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流、物流、信息流大增,位于城阳区的青岛流亭机场处于饱和状态,急需扩大规模。那年我到城阳区调研,时任区委书记的王鲁明说,华东民航局萧局长在城阳。我与萧局长是熟人,就问他有何贵干?他说你们青岛写了报告:机场小了,向西延伸再建一条跑道,那就要拆迁铁路,铁道部要价21个亿,我们来调研一下。我当过山东航空公司的“老总”,了解一些机场建设方面的情况,但当时没发表意见,打算调研一下再说。于是,那段时间我曾或自己来,或带领政协有关同志,连续十几次到现场勘察。同时,也不断地向国家民航总局、华东民航局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汇报咨询、征求意见,反复比较利弊。通过严谨细致的调研论证,我们得出了结论:原规划向西扩建一条跑道,其承载能力和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也未考虑与空港配套的航空产业建设。并且,流亭机场西边紧邻就是胶济铁路、流亭工业园,区内有300多家企业,还有几个村庄上千户人家。如果西扩,将面临搬迁铁路、工厂企业和村庄,多付出上百个亿,成本巨大,浪费资金,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们认为:机场建设应考虑至少满足30至50年的需要,而不能在短时间内一改再改、一建再建。建议停止拆迁铁路西扩一条跑道的方案,而是在胶州湾北部城阳区西部的羊毛沟附近扩建机场。此区域位于墨水河、羊毛沟之间,腹地开阔,多为盐田和滩涂。不涉及铁路、企业和村庄搬迁、土地瓶颈等矛盾,既可节省投资、方便和缩短建设周期,便于尽早实施,又可满足发展临港产业与高新区的航空高技术产业。据此,我们以政协经济委员会和人口资源委员会的名义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可考虑在城阳西部羊毛沟附近,规划建设为两条前后相错或平行的远距离跑道,与原机场跑道互为补充。二是建设具有综合功能的航站楼,成为集候机楼、火车站、客运站、轻轨站和大型商场为一体的零换乘、立体式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心。三是在机场周围高起点发展航空产业和依托空港的高新技术产业,争取在东北亚航空业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考虑构建“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空港、火车北站、铁运、汽运、客运于一体,为环湾地区交通和旅游创造更好的条件。

机场建设指挥部认真研究了政协的建议书,上报市委、市政府,决定将原机场扩建方案停止,重新勘察论证。可是过了不久,听说有关部门又提出新的规划:拟将机场建在远离青岛市区的即墨、平度一带。我又带领有关人员再次调研分析,针对拟议中的几处新建机场位置,作了具体详细的分析比较,发现那里与市区直线距离50多公里,且无直达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化设施均需新建,投资大,占用耕地多,实在是得不偿失,认为还是把新机场建在胶州湾北部城阳西北区域的盐碱荒地较为合适。因而我们又再建议了一次,并于2009年初拿出了一份《关于在胶州湾北部城阳西新扩机场再建议的报告》。从功能定位、辐射带动、投资成本、未来发展等六个方面,再次详尽论证了新机场选址在城阳西的优势,重申了新机场与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三者实行零换乘的现代化立体式交通大枢纽。后面,我们还附加了《拟新建机场各方案可行性比较表》、《拟新建机场各方案投资费用来源说明表》、《建议城阳西新扩大机场的位置示意图》等5个附件。

这个“再建议”再次引起了重视,又被有关规划建设部门列入几个方案中进行比较论证。此时青岛市委市政府换了班子,李群书记和张新起市长都认真审阅了机场方案,并且到即墨现场看了一下。为此召开了专题常委会,我列席参加,李群书记特意让我发表意见。我说:将来青岛的发展重点是西海岸,如果把机场放在东北部的即墨,离主城区那么远,南辕北辙怎么发展?还是应该向胶州湾北部,向城阳往西靠。后来,市里又查历史档案,发现当年德国和民国时期,还有我们政府在1993年规划交通枢纽时,都曾考虑放在胶州一带。最终结合历史与现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在胶州建设青岛新机场,并且委任我当顾问,做协调工作。其中,难点之一是这里有海军航空兵的机场,军民航飞行空域有交错,互有影响。我开始在北京找军方探讨可否搬迁?人家说:不可能,军委还要扩建胶州机场呢!我们又找到军委、总参作战部,汇报时反复陈说青岛大发展需要在胶州建民航新机场的理由,终于有些进展。丁一平司令员深明大义,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我和市政府徐振溪副市长、青岛民航机场张敬吉董事长去参会。经过热烈讨论,海军表态服从地方建设大局,海军机场统筹考虑布局,把现在的胶州机场、团岛水上机场合并搬迁到田横岛去,舰载机训练整合到胶南大场。在胶州湾上空军队到两厢,中央留给民航支持青岛建新机场。这个方案上报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之后,得到了认可。这才是民航空域的百年大计!

不料,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空军作战部有位副部长提出意见:胶州建民航机场与空军高密机场会有冲突。我得知后马上写了一封信给空军许其亮司令员,说明此事的来龙去脉,民航飞×航线并不会影响空军机场。许司令员把此信批准给了济空。后来,许司令员和济南军区范长龙司令员当了军委副主席。我在滨州当书记时兼着军分区第一政委,与时任济南军区的范司令员认识,曾给他们写信建议依托义务教育体系设立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培养空军后备人才。军委很重视,有一天,我正在筹备跑机场手续事情,在车上接到了一个电话:”你是德汉同志吗?我是老范啊!”电话号码陌生,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哪位老范?”对方说:“有几个老范啊?”说话带点东北口音,我一下子想起来了,连忙说:“是范主席啊,没想到你这么大的首长亲自给我打电话……”他说:“你那个青少年航校的建议很好,我和老许都同意!”不久许副主席批给了空军,在全国建了16所,山东就有两所(山东省北镇中学、山东省实验中学。

对我们联系机场事,总参作战部的白部长根据首长指示给予了大力支持。在一次现场汇报上,我特意画了一个“品”字,说:“青岛东边是崂山,是受国家保护的风景区;西边是西海岸开发区,南边是大海,只有胶州湾北部可建机场,同时幅射整个胶东。”这给他们很深的印象。过后,总参谋长陈炳德和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分别来青岛视察航母基地,我们及时反映给李群书记,请他见面时汇报一下机场问题。两位军队首长都指示此事让作战部白部长协调,这样就更顺了。军委研究后正式批准搬迁胶州军用机场,支持地方建设。大局已定,这是青岛的福音啊!我们不能忘记具体跟进抓落实的白部长!设计方案很快也出来了,是个五星形状,想法不错,但那个75度角窄了一点,搞不好会有发生地面碰撞的隐患。届时需要高度注意这个问题,把好事办得更好!

过去有一种传统观念,好像政协工作没有硬指标,不太重要,我来到青岛政协后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就想改变这种观念,抓好机关建设,树立新的形象。2008年初,我第一次出席青岛政协会议时,看到政协大会是在黄海饭店会议厅举行。这是一座较早建设的市委接待中心,现已发展成为四星级酒店,秉承“黄金品质,海洋情怀”理念,环境优美,服务周到。但它的会议厅较小,召开五、六百人的大会显得拥挤不堪,特邀新老主席、各界领导,主席团等等,无法都坐到主席台上去,也就是说主席团成员上不了主席台。会后,我把有关同志找来问:“市两会一直在这里开吗?”“咱们政协在黄海饭店,人大在市人民会堂。多年都是这样。”我知道青岛人民会堂是全市最隆重的会议场所,宽敞明亮,地位重要。这是想当然地分开了“档次”,难道人大代表比政协委员“高”。这种想法十分错误!两者完全是平等的,都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织机构。我说:“你们马上去联系,今后政协大会要同人大一样,也要在人民会堂召开。”果然,下一年的政协全会,与人大代表一样,转移到市人民会堂开会了,至今形成了惯例。来自全市各届的政协委员们走进这个庄重的会场,个个心情舒畅,没有理由不开好会议。

有时候,不仅仅是个待遇问题,也是方便工作、尊重别人的问题。政协里除了专职主席、副主席以外,还有民主党派和社会兼职的副主席,平时不驻会。这样待遇就与驻会领导不一样了。我听说前些年有一次,某位国家领导人前来青岛视察,在“八大关”礼堂召集市几大班子成员开会。一位民主党派的政协副主席没有车接,打了个出租车赶过去。不料出于安保考虑,那一带街区戒严,不允许出租车经过,他只好下车跑步前去。偌大年纪,平时又缺乏锻炼,结果累得气喘吁吁。这是不应该的,我在蓬莱、滨州当书记时,从来没有把几大班子分成三六九等。我召开党组会研究,专门以政协党组名义打了个报告,直接去找市委阎启俊书记,提出政协驻会和不驻会的副主席,都给予同一待遇。阎书记认为有道理,当即做了批示,有关部门研究下达文件,给予政协所有副主席用车、医疗、住房等方面一视同仁的待遇。

另外,过去政协机关处级、局级职位不多,且流动性差,干部有时长时间得不到调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人啊,不管从事什么行业,都需要被承认、被尊重,不断进步,才不会失去动力和方向。我就是从基层一级一级按台阶走上来的,深深理解并对一起共事的同志们充满感情,讲究办事公道,与人为善。在符合实际和政策的前提下,作为主席的我积极向有关部门去争取,健全了机关委、办、室,理顺了关系,每个专委会都设立了处级岗,增加了职数。通过竞争上岗,一大批年富力强的干部走上了新的岗位。这一来,整个政协为之一振,人心大快。记得曾有一位同志工作不错,但临近退休年龄不宜提拔,职级偏低。我了解情况后,与党组成员们商量:“由于种种原因,耽误了这位同志。现在哪怕还能再干几天呢,也应还一个公平,不能让埋头干工作的人吃亏。”大家同意我的看法,按照干部管理条例破格予以解决。这也是为了树立正气,把正用人导向。

同时,我专门对机关干部提出了“三性、五力、六信、七事”的要求:即大力提高党性、悟性、可靠性;不断增强理解领会力、落实执行力、履职创新力、团结战斗力、拒腐免疫力;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跟中国共产党走的信心,自觉维护党的信誉,努力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坚持党纪、国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信守;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善共事、干成事、不误事、不坏事、不出事。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青岛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促进发展方式绩效考核监督体系意见,和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结合政协机关实际情况,以政协党组名义,研究制定了“年度机关目标绩效考核工作方案”。指导思想就是:注重实绩、公开公正、民主集中、完美制度,进一步明确考核指标,创新考核方式,强化结果运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着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市政协机关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总分1100分,内容分为工作目标(500分)、党建及精神文明(200分)、年终民主评议(300分)和工作成效加分(100分)考核。文件强调做好本职工作之后,工作目标还包括课题调研、新闻宣传、反映社情民意、创新工作成果、招商引资等等。以及如何加分减分――比如课题调研、反映工作成果和介绍典型经验的材料被批示、单独编发或推广的,按中央、省、市不同层次,部门和个人分别加15分、10分、8分,而对于不参加集体活动,无故缺勤1人次扣个人及所在部门5分等等……既有总体把握,又有具体规定,详尽细致,奖罚分明,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中特别规定,如果工作目标、党建及精神文明和年终评议三项考核总分低于700分的,厅室或处确定为不合格,个人确定为不称职。而对于全年表现优秀的部门和个人,则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并且列入选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这样一来,政协机关风清气正,人心思进,一举解决了干与不干一个样,以及进入“二线”等待退休养老的观念。大家焕发出面貌一新的精气神,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就此创立了政协机关“政通协和”品牌,风清气正,干劲倍增。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同任何工作一样,只有干出样子才能让人家服气和重视。政协不是养老休闲的单位,而是可以真正干点实事的地方。关键是看心态,想得到就会想方设法去办到。我来到政协经过认真调研,感到青岛和德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良好的合作前景,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合作,是促进青岛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的举措。2008年10月,我听说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来中国访问,特意请我国前驻德大使、中国外交学会前会长卢秋田联系,约上副主席郄晋生等同志赶到北京去,与施罗德先生见面,诚挚邀请他来青岛考察。施罗德先生欣然允诺。2009年4月,他在卢秋田会长的陪同下,专程对青岛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友好访问,留下美好的印象,对于建设青岛德国风情街和中德生态科技园十分赞同。同年10月,我在去看望四川灾区青岛援建队时,应约绕道武汉再次会见了前来参加“德中行”活动的施罗德先生,进一步研究磋商了与青岛方面合作的问题。2010年4月,中国·青岛国际新能源论坛暨中德企业合作发展峰会在青岛成功举办。施罗德先生再次来到青岛,我又与其就职业技术教育合作,推动中德生态科技园落户青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沟通。施罗德先生对青岛市政协坚持不懈的工作韧性十分赞赏,表示将力推各项合作事宜。2010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中国商务部与德国环境和技术部签署了《关于支持建设中德生态园的谅解备忘录》,确定在中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合作建设中德生态园。2011年6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德期间,在第六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作了《做共同发展的好伙伴》的演讲,表示欢迎德方企业积极参与中德生态园的规划和建设。

2011年5月,中德生态园工作组第一次会议确定,中德生态园选址于中国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生态智慧城内,规划面积约7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约10平方公里。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的方式,由中德两国具有丰富开发经验和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共同组成项目投资公司,负责中德生态园的园区规划、土地开发、项目引进和运行管理。双方合作领域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技术标准的研究和拟定,能源、环境新技术的开发、生产和应用,节能、生态示范建筑研究和建设,职业教育和培训,海洋城市生态规划和生态改造等5个方面。至此,“中德生态园”就这样一步步推动成了两国总理认可批准的合作项目,是中德两国合作建设的第一个生态智能园区。按照我的想法,是建设一个类似或者超过苏州新加坡工业园那样的园区,为青岛的经济社会发展再添动力引擎。2011年8月,我和宋静毅、郄晋生副主席带领政协部分人员赴中德生态园项目现场考察。9月份,我率青岛代表团访问欧洲,第一项重要日程,就是发布中德生态园信息。

那是2011年9月16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了中德生态园信息发布会。中国驻德国大使吴红波,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副司长文德林,我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区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孙建波,山东省政府驻德国办事处首席代表惠宏玉以及德国工商大会、德国企业家、欧盟企业家和中德媒体记者代表出席了发布会。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见证了中德生态园从无到有的进程,因事未能出席,但还是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他首先向远道而来的青岛客人表示衷心的欢迎,而后对中德生态园建设和中德关系表达了良好的祝愿。吴红波大使代表中国致了贺词:中德生态园是中、德两国政府确定的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搞好中德生态园建设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德友好互利合作关系,也能在全世界范围起到示范作用。

作为此项目的积极推动者,我的心情非常愉悦,代表发布会主办方致辞:向与会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表示了由衷的感谢,介绍了青岛的人文地理和中德生态园的筹建情况,最后我说:“我们不是在这里简单地建造一个生态园,而是为中德友谊、生态科技打造一个共同的家园。这是我们共同的梦想,我们期待更多的德国以及欧盟的企业到中国、到山东、到青岛投资兴业,共同开创美好的未来!”发布会上,德国GMP公司介绍了中德生态园规划概念。根据初步规划,青岛中德生态园发展定位为“打造以高端制造业为核心,以生态商住、商务金融等现代生活服务业为支撑,生态自然为基底,功能高度复合、低碳生态、宜业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合作园区”;功能设计上,兼顾生态环保、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三大目标;在产业布局上,大力引进和发展节能环保、绿色能源、电动汽车、环保建材、机器人、海洋装备等高端制造业以及科技研发、工业设计、电子信息、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园区建设总体分为三步:2012年前,完成园区规划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园区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引进一批德国重点产业项目,并构建起生态环境监测体系;2015年底前,入驻企业形成规模,城市功能基本完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和建设布局基本形成;2020年底前,园区建设完成。力争通过10年时间,将青岛中德生态园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示范意义的高端生态示范区、技术创新先导区、高端产业集聚区、和谐宜居新城区。回想2008年有这个动议时,国内三个城市在争:大连、苏州、青岛。我们政协超前行动及时提建议,经过努力上升到了国家决策、在青岛落地。最初我们曾建议搞100平方公里范围,有人说大了,我说不大,就看你怎么干了,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想得远一点。

2009年,时任中共中央胡锦涛总书记来山东视察,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青岛为核心区域。为了配合省市委中心工作,我们政协迅疾行动,组织各专委会和政协委员们围绕“蓝色经济”展开了大调研。大家分头走海港、访渔村、进企业,与海洋专家、学者座谈。在市政协全会上,把“大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定为专题讨论会的主题之一。几十位政协委员围绕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关键问题坦诚直言。2010年6月,我们党组在平度举办理论中心组读书会,政协常委们联系实际热议发展大计。黄岛区政协主席李宏代表区政协提出一个建议:加快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她说:“……以开发区为核心,包括黄岛区、胶南市和胶州市部分乡镇的胶州湾西海岸,聚集了国家级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前湾保税港区、董家口港区等众多经济功能区,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和直通长三角的市场空间。经过25年的发展,青岛开发区已经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雄厚的经济实力,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日益增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日渐提升,规划建设以开发区为核心的西海岸经济新区具备了坚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条件。从长远发展来看,整合功能、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规划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对于进一步增强全市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全国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她的发言引起我和同志们的高度重视,也与我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早就想如何使开发区办得更好,只不过还没有具体化,黄岛区政协的建议给了很大启发,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看作目前正在推进的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内容。于是,我当场表示了赞同:“胶州湾西海岸对构建大青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从青岛未来发展看,规划建设西海岸现代化国际经济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是‘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将进一步增强山东、青岛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山东、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总体布局中的地位。黄岛区和李宏同志提出了很有价值的建议,这说明我们各区市政协的同志们,都在为蓝色经济做着积极的调研和思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会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积极上报有关部门,争取早日落到实处!”回到机关后,我立即召开党组会进行了专题研究,又组织几个专委会认真调研,在黄岛区政协建议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强化,以中共青岛市政协党组的名义专报市委一份《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区的建议书》,摘要如下:

市委: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4月视察山东时强调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胡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总揽全局,立意高远,为丰富深化区域发展战略,促进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实施,把青岛打造成为国际化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核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中日韩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和区域增长极重要载体的作用,建议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黄岛区、胶南市、胶州市南部区划合一)。

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纷纷打破行政区域界限进行扩容,着力打造 以经济功能区为一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如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经济,均极大增强了中心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彼长此落,不进则退。因此,从长远发展来看,整合功能、改革体制、创新机制,规划建设青岛市西海岸新经济区,对于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进一步增强山东、青岛国际化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山东、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总体布局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实现在更高区域层级上的准确定位。

二是有利于进一上拓展发展空间。

三是有利于积极应对未来发展战略。

四是是有利于统一规划建设。

五是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级开发区对外开放的综合效能……

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的可行性

中央及省市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均有明确的要求。

青岛西海岸经济社会发展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2009年,开发区以不足青岛3%面积贡献了青岛1/6的生产总值,1/5强的实际利用外资、1/4的工业总产值,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和带动功能日益增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日渐提升,规划建设以开发区为核心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胶州湾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的相继建成,为打造西海岸新经区带来了重大机遇。……青岛作为奥运城市、帆船之都、旅游城市的特色将沿着胶州湾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加速向西海岸延伸幅射,是“桥隧时代”的必然选择。因此,规划建设西海岸新经济区,将胶州湾西海岸完全融入大青岛的城市发展框架,进而其打造成带动青岛和山东半岛发展的巨大引擎,成为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将带来新的重大战略机遇。

对规划建设青岛西海岸新经济区的具体建议

一是进行功能整合。融入山东省和青岛市“十二五”规划,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园区新的开发运作模式……

二是深化行政管理改革。借鉴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等模式,整合西海岸行政区和功能区管理资源,授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

三是突出机制创新。借鉴浦东新区等开放型特殊功能区的做法,通过与周边区域互利合作的方式,探索实行“飞地”政策,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四是加快轻轨建设。……可以实现西海岸与主城区、西海岸现在各市区快速、方便联接,与青岛地铁连在一起,对接大青岛立体化交通枢纽,形成青岛1小时生活圈,加快推进青岛城乡一体化和大青岛国际化城市圈的建设步伐……

这份报告有理有据,切实可行,立即得到了青岛市党政主要领导的积极回应,相继作出了重要批示。青岛市发改委、市政府研究室联合进行了专题调研。在随后召开的山东省政协常委会议上,我就此又作了专题发言,同样引起了山东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的高度重视。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青岛研究推进这项工作。同时,省政协刘伟主席召开省政协党组会议,把建设青岛西海岸经济区作为省政协向省委提出的建议。回顾青岛百年的发展历程,受制于胶州湾的天然阻隔,西海岸始终游离于主城区的发展节奏和步伐之外。东西两岸比翼齐飞,一直是青岛多年的梦想。如今,在我们市、区两级政协的积极推动下,打造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的观点逐渐成为各界共识,并且作为一项战略决策纳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省、青岛市“十二五”规划。随着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规划工作正式启动,这对于大青岛的再次腾飞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两个月后,我们市政协再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蓝色经济区建设专题报告,提出了打造世界“蓝色创新城市”、“建设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区”、建设“数字海洋”示范区等8点建议。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召集市发改委、科技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研究落实意见。随后,成立海洋科技成果评介机构、建立海洋信息平台和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耐盐植物和工业原料生物开发等内容被一一纳入蓝色经济区建设规划。这样经过省、市委和政府的不懈努力,逐渐得到了中央的认可。2014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立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全国第九个国家级新区。新区担负海洋强国和改革开放的双重使命,深入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体制转型”,努力实现在西海岸实现“三个再造”,即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港、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经济总量、再造一个升级版的青岛新城区,建设创新开放、幸福国家级新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支点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平台。

这时虽然我和一些同志已退休了,但回想此动议是从第十一届青岛政协的建议案开始,我们大家就都非常高兴。事实证明谈发展,光喊破嗓子是没用的,必须有个载体,有个切入点,就像解放战役,光说解放全中国行吗,还是要有载体,三大战役就是三大载体。如今我认为,蓝色经济区就是山东大发展的新载体,青岛是核心区域,核心就在于西海岸经济区和东部蓝色硅谷的建设……

2011年上半年,市委带领我们几大班子去看了天津、大连。原来青岛差一点就赶上天津了,现在人家上得很快,仅一个滨海新区就几乎与青岛GDP差不多了。青岛东西部都在发展,北部怎么办?平度、莱西怎么办?我认为要首先要发展轻轨,要搞同城化、城乡一体化。有了轻轨,市民不用买车开车,在海边买不起房子,可以在平度莱西买,到青岛来上班。看看地图就明白了,轻轨还可以把整个莱州湾带动起来。这就叫发展经济,交通先行或者轻轨先行。

此外,在我任期间,还提倡班子和各专委会围绕大局,服务中心,分别提出了《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促进通用航空事业发展的建议》、《关于“四大链条”配套 夯实执政基础的建议》、《关于实施青岛轨道交通建设的建议》、《加强网游法制监管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于加快我市海岛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关于争取海峡两岸协商谈判在青岛举行的建议》、《打造崂山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山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几十份高质量的提案。其中许多份得到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形成了解决办法予以落实。

此外我们在工作中,充分考虑政协的职能特征,努力开创新局面。老实说:从上个世纪“协商建国”和改革开放之后,人民政协发挥了巨大作用,政治协商被逐步纳入决策程序。可在一些地方,上至党政一把手,下至普通百姓,都受传统观念影响,还是认为政协“可有可无”。有人甚至编顺口溜来形容:“干一点意思意思,不干一点不够意思,干多了你什么意思?”。往往人一到了政协,整个生活节奏都变慢了。每年照例开开“两会”,提交几个提案,走马观花视察一下。在新形势里,政协工作怎么与时俱进?这是一个新课题。通过前面我们所做的工作就可以看出,不断创新才有活力,才有成绩,才有地位。我提出:牢牢把握主旨(履职为民)、主题(科学发展、团结民主)、主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体(政协委员),不辱使命,奋发有为,服务中心谋发展,关注民生促和谐,使全市政协工作在生机活力中有序推进,在务实求新中阔步前行,在精益求精中蓬勃发展。委员活动方式要搞活,内容要拓宽,主题要鲜明,效果要突出。这样,政协工作才能在开拓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那几年,我们想方设法探讨实施了一些创新举措。比如:“界别+区域”、“四级委员联动”、“提案双向评议”、“政协委员述职”等等活动。这些新的工作模式便于操作,富有成效,被称为“青岛模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派人专程来总结,写成了《有为有位:青岛市政协的创新进行曲》的教案,用于地方实践创新、公共管理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并且,得到了全国政协调研组的肯定,中央新闻媒体进行了集中采访报道。其中对于我们政协积极配合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当好参谋部和智囊团,给予了高度评价,总结道:大事必问,有政先商,青岛政府政协共创工作和谐局面。时任全国政协的领导人做出批示:要求多宣传介绍青岛市政协履职为民的做法和经验。一时间,各地兄弟单位来学习取经的不少,青岛政协名声在外。

2012年春天,我们这届政协本来还有一年的任期,但为了大局,山东各市统一提前换届了,我也正式退了下来。自从2008年春天离开滨州,前来青岛市政协赴任,整整渡过了四个年头。四年,说短不短,它是一届奥运会的周期,也是一届美国总统的任期;说长也不长,它在青岛市政协历史上,还没有达到五年届满。但我感觉到还是做了不少事情的,有些就不再缀述了。需要强调的是:在前几届张旭升、胡延森、杨在茂等老主席们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团结各位班子成员、各专委会和政协委员们,没有停步更没有后退,而是百尺竿头,再进一步,为人民群众做了些实事。

曾经有人说你们政协真有两下子,我更正说:政协不是有“两下子”,而是有“三下子”,这就是:一是在市委正确领导下,二是在市政府及各界大力支持下,三是在委员们共同努力下,才能取得可喜的成果。在深化改革、干事创业的年代,四年时间很快过去了,对我来说,这是繁忙充实、永难忘怀的四年时光,青岛政协也是我最后到点退休的地方。我为有机会与政协同志们共事四年,为青岛的改革开放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感到快乐和幸福!

2018年4月--5月写于青岛

来源:青岛新闻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