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说起双流区黄龙溪古镇,

很多人只知道古街、古树、古码头.......

今天(6月11日),

双双想给大家摆一哈黄龙溪

另一个文化遗存——三县衙门


历史上,黄龙溪地处华阳、仁寿、彭山三县的交界处,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加上古码头繁华,这里的社会治安复杂,时常困扰着三县。因此便设立了跨地域的特殊管理机构,由三县轮流值守,清政府时称“总爷衙门”,民国时改称"三县衙门"。

一衙三管,以法治县样板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走进黄龙溪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让人耳目一新,红石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唐代诗圣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中的“万里船”表达的便是从成都出发第一夜宿在黄龙溪。所以,也形成“朝出锦官城,夜宿黄龙溪,日有千人恭手,夜有万盏明灯”的繁华景象。同时,具有典型川西古镇风格的黄龙溪,古牌坊、古寺庙、古建筑民居与古榕树、古崖墓浑然一体,古色古香,与现代大都市形成鲜明的对比。

2006年,三县衙门成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黄龙溪古镇最著名的文化遗存,也是成都市内仅存的清代衙门建筑。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图据廉洁双流


双双在大门两旁看到,“黄龙穿山伸出龙爪抱鸡翅,白马临江勒转马头望虎岩”,6个地名巧妙地包含了三县衙门的管辖范围。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图据廉洁双流


踏进衙门大门,在石刻照壁前能看到地上藏有一块神秘的足印石,据说这就是古代华阳、仁寿、彭山三县的交界点,踩上去就可以“一脚踏三县”。


摆放在三县衙门门口右边大鼓叫登闻鼓,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过道左边,墙面书写着: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这句话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经典的“政德观”,出自发明地动仪的科学家张衡之口。

三县衙门因水而起,是在三县交界的特殊地理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特殊治理模式,用于管理三县的民事、堰务和治安。其成功治理的经验在于官员的积极作为和共管共治,这一伟大壮举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提供了一个科学管理的样板。

三县衙门 孝廉文化基地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图据廉洁双流


三县衙门面积不大,呈长方形,像一个四合院,历经时代沧桑依旧绽放出独具韵味。衙门内设有监房、揭事堂、忆思堂、慎独堂、风雅台、讼师室等小房间,每个小房间的细节背后都隐藏着其奥秘之处。通道右边,“揭事栏”记载了引锦江水灌溉三县万亩良田的水利历史,体现了三县衙门共管共治、为民办实事的政绩。脚下还有块踏痕石,上面刻着“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

衙门院内左侧玻璃柜里摆放着一套官吏服饰,这是一种饰有官位品级徽识的补服。将刺绣缝缀在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上,正因有了这样的补子,才称补服。不同官阶绣有不同图案,比如文官绣有文禽、武将绣有猛兽纹饰的“补子”,。

再往里走,能看到一间慎独堂,“慎独”二字顾名思义指不靠别人监督,严格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比较新奇的是,慎独堂内悬挂着一面圆镜,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圆镜来反观自己,反省自我,这面镜子,照见了历史,也变成了历史。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在衙门的公堂内,对联“法重如山一衙三管,心平似水两造兼听”,横批“为民作主”更是喻意深刻,令人望而生畏,给公堂增添了几分威严。

三县衙门的职能范围除了当地民政事务管理和剿匪之外,还包括古佛堰灌区的堰务管理。貌不惊人的古佛堰引锦江水灌溉三县四万亩良田,数百年来养育了一方百姓,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功能,被誉为“微型都江堰”。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揭事堂(图据廉洁双流)


“我推它为孝廉文化地标的原因是三县衙门已经成为珍贵的封建社会县级衙门的历史活标本,即使在今天,它的一些做法仍具有借鉴意义。”2018年9月,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勇先在“天府十大文化地标”的评选会上说,三县衙门也是双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历史见证,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十古风景 延续水乡情怀

如今,在黄龙溪众多的川西民居建筑群中,这座成都仅存的清代衙门建筑显得格外抢眼,它傍水而立,因水而生。站在黄龙溪的千年水码头上,登高望远,一湾碧水犹如历史长河源远流长,奔腾而过,养活了一代代居民。


正因为黄龙溪有了三县衙门的存在,才平添了古镇不同寻常的魅力,它不仅包含了江南风情里的柔美婉约,同时也拥有四川特有的洒脱醇厚。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这句话被作为天命象征,诸葛亮率800大臣上言“咸称述符瑞,图、谶明征。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乃去。”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

黄龙溪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代。战国时期,黄龙溪是扼守成都的水陆要冲和军事重镇。古蜀王开明十二世曾在此地与秦军激战,兵败身亡。三国蜀汉时期,诸葛亮在此操练兵马,演习阵法。野史记载中黄龙溪“时常战鼓齐鸣,喊声震天,金戈铁马,战船、水寨绵延百里,云雾飘渺,飞沙走石。”


去过黄龙溪古镇吗?这里还有个最著名的文化遗存很多人都忽略了


“黄龙溪古镇涵盖了自然资源和多元人文资源,尤其是千年水码头、古榕树等景点,深受游客的青睐。”黄龙溪居民胡刚说,除此之外,黄龙溪“舞火龙”“府河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给古镇添砖加瓦,街面的石径古道、吊脚楼等古建筑加上气候宜人的优美环境,也是古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今,随着古镇旅游在全国火热,黄龙溪古镇顺应潮流搭上了这趟车,并对原有历史建筑加以保护,对一个以旅游产业为主的古镇来说,这些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都是它的根。因为,历史建筑孕育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反哺历史建筑,两者相辅相成,进而丰富了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旅游资源。

【来源:双流融媒体中心 记者:刘贤虎 朱戈 焦阳 编辑:刘婷 审核:孙健涵 】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本地新闻,请关注“双流发布”今日头条号或下载“智慧双流”APP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