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結果表明CTLA-4抑制劑tremelimumab和PD-L1阻滯劑durvalumab聯合治療不能手術的胸膜或腹膜間皮瘤的作用。

接受一線或二線治療的II期NIBIT-MESO-1試驗的40名參與者中,誘導1周/次,每4周1 mg / kg tremelimumab聯合durvalumab 20 mg / kg,共4個週期,隨後進行9個週期的維持量durvalumab達到28%的免疫相關RECIST客觀響應率。所有回覆均爲部分回覆,持續時間爲16.1個月。

在10名(25%)患者中,通過計算機斷層掃描確認反應在6周或更晚,這是作者設定的閾值,表示積極治療。

免疫相關疾病控制率爲65%,而免疫相關無進展生存期中位數爲8個月,其中55%的參與者在6個月時無進展,12個月時無28%進展。

Michele Maio(意大利錫耶納大學醫院)和團隊報告稱,總生存期中位數爲16.6個月,1年生存率爲62%。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發現基線腫瘤PD-L1陽性(由0%至50%範圍內的任何截斷點定義)與任何這些結果測量值之間沒有關聯,但作者警告說:“本研究無法檢測到差異較小超過這些門檻的40%。“

Maio等報道了這種安全性,他們指出該組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中18%的患者出現3或4級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其中3例導致治療中止。

他們在“柳葉刀”呼吸醫學雜誌中總結說:“他將聯合使用針對CTLA4和PD-1或PD-L1的單克隆抗體可能會顯着影響惡性間皮瘤患者的臨牀病程。”

研究小組得出結論:“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探索更均勻間皮瘤患者的這種組合,以及探索性研究來研究tremelimumab和durvalumab與腫瘤微環境的新興調節劑的結合。”

來自荷蘭荷蘭癌症研究所的Paul Baas和Maria Disselhorst 在一篇評論中說,“新檢查點抑制劑的可用性和製藥公司對惡性胸膜間皮瘤藥物的檢測意味着這些藥物的未來患者看起來比以前更亮。“

他們希望目前的發現“將有助於進一步確定惡性間皮瘤研究的優先領域。”

評論員繼續說道:“特別是,研究人員應該關注PD-L1以外的生物標誌物,並且需要前瞻性研究患者特徵和生物標誌物,以確定可從免疫腫瘤治療中受益的亞組患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