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從石器時代,活到現在,還有什麼東西是相信的,還有什麼東西是永恆的?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沒有很大的敘事背景,只有一間小小的客廳,所有的演員加在一起也只有屋子裏僅有的8個人(搬傢俱的除外),所有的故事和人物都在這裏,沒有外星生物,也沒有炫目的高科技武器,但是卻讓不可抑制的去想象宇宙的宏大和時間的浩淼。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簡陋的屋內,一羣學識淵博的教授聚在一起,聽自稱經歷14000年歲月的約翰脫口而出一部縮略版的人類文明史。

他們提出的很多質疑,都一一被圓滿解答,這場最後的聚會從單純的送別演變成了一次顛覆傳統的學術激辯。

原來,思想可以有那麼遠。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影片開始毫無新意,甚至讓人不想看下去:一個名叫約翰的男人搬家了,他的大學同事來送他,大家在他的客廳送別。

在他的客廳裏,他拿出了一瓶珍藏多年的好酒來招待他的朋友。這時,有同事開玩笑的說,怎麼覺得你這十年來好像一點都沒變。另一個人也附和,是啊,而且你今年都升了教授,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搬走呢。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他的表情變幻莫測,最終還是決定臨走時吐露一個大祕密,“以真實的身份和他的朋友們告別。“

他問了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一個從14000年前的石器時代生活到現在的人他的生活會是怎麼樣的?

在場的人面面相覷,就着這個話題,展開了這場亦真亦幻的圍爐夜話,他們自己專業的角度對約翰展開了一波一波的提問,而約翰始終對答如流,合情合理,毫無破綻,最後一屋子的人都陷入了思考,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甚至痛哭失聲。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宗教

約翰的講述充滿了不可思議而又無懈可擊,他說自己曾經獵捕過猛獁,作爲腓尼基人在地中海航行,哥倫布曾是他的船長,門口同事發現的那副梵高的畫不是贗品,而是梵高在他的院子裏畫的,他認識釋迦摩尼,還聆聽過他的教誨。並且,他還是聖經裏的人物。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有人開玩笑的說,那你是大天使麼?

約翰面露難色,沉吟不答,女教授伊迪斯這個時候的臉色已經很不好看了,拿起自己的衣服說,我要走了,我不想在聽下去了。

生物學家哈里表示很感興趣,要在聽一會。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約翰說,他就是耶穌,約翰在拉丁語中被譯成了耶穌。他只是把釋迦摩尼的一些想法帶到這裏,便被信徒奉爲上帝之子。因爲他的重生又被信徒崇拜,捧上聖壇,但是他其實並沒有復活過任何人,在山上聽他傳教的人也並不多,很多宗教的內容並不是他說的。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這個時候,虔誠的基督教徒伊迪斯已經崩潰,痛苦失聲。

約翰跟隨釋迦摩尼學到了智慧,把這種智慧傳播給西方信徒,變成了對智慧的信仰,這信仰掩蓋了智慧本身的光芒。

人們爲自己所畏懼的自然加上了一個人造的面具,把自身一切美好的希望加諸在一個人身上。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這樣的言論已足以顛覆整個西方文化,約翰的存在證實了基督的存在,卻又導致信教者信仰崩塌。這種顛覆已經是致命的,所以,威爾教授拔出槍,說夠了,你必須承認吧,你就是在開玩笑。

約翰停頓了幾秒鐘,說,是的,只是跟大家開個玩笑,伊迪絲看到我那副梵高的贗品,你說我從不見老,Art你給了我有關原始人的書,Dan你發現了鏨刀,你說“如果石頭會說話”。你們給了我創意,可是,我好像走的有點太遠了。

好幾次我都忍不住想認罪,可我情不自禁,想看你們是否能駁倒我的言論,我有完美的聽衆,人類學家、考古學家、基督教直譯學家…心理學家。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女教授如釋重負,終於從絕望中緩過來,長舒一口氣的告訴約翰,下次不可以這樣開玩笑了。

宗教是什麼?聖經《舊約》販賣恐懼和罪行,《新約》則販賣與人爲善的道德準則。借耶穌之口傳給教徒。而最終的本質,也許就如伊迪斯所說,兜售希望並存活。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時間

在約翰的客廳裏,考古學家發現一個石器,他問約翰,如果你是從石器時代來的,那麼你有沒有收藏這些遠古的石器呢?約翰拿起一支筆,問你會一直把這隻筆帶在身邊麼?

“你出於什麼動機保存他呢?作爲你生命緣起的紀念品,縱然你根本對這緣起毫無概念,它總會離你而去,消失無蹤。“

我們對人類過往知之甚少,所以,會賦予他價值,而對於約翰來說,他經歷了人類的全部過往,這個千年以前的石器便與路邊的石頭沒有任何分別,便與我們今天手中所用的筆和物品一樣,沒有其他的附加價值。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當時間變成了永恆,那些身外之物的意義便開始削減和變得虛無。

我們之所以追尋名畫、古玩,是因爲他們超出了我們的生命限度。我們愛梵高的畫,愛那些歷史真跡,是因爲我們從來沒有經歷過那樣的歷史,只能從歷史的記錄者中尋找那些美好的時代,那些歷史事件,而,一個從頭到尾經歷過這些的人,這些對他們的價值便只剩下回憶。在時間浩淼的長河裏,他們如此普通,不必激動,也不會欣喜若狂。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時間,非一納秒之前或一納秒之後抵達我們所在的主觀感受,這一整塊時間正如一片已經存在的風景,我們於自身背後成型、向前移動並一片一片,穿過他。”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時間無法印證,他沒有明確的對照物,我們可以用一隻時鐘來印證另外一隻時鐘,卻無法客觀的印證時間,時間是一個主觀感受。就像我們越長大,越會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一天的時間恆定,並沒有變化,只是我們對於時間的感受隨着年齡增長越發敏銳。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當我們的生命終將終結,我們會想盡一切辦法留住哪些可以在此身寂滅後仍能留存於現世之物。但是如果時光永恆,在一個永存的人眼中,你我一生就如一瞬,我們拼盡全力追求的幸福生活和人生成就,不過是滄海一束。此生虛無。

那些身外之物之所以珍貴,就是因爲時間對於我們來說,是有盡頭的。

而如果時間永無盡頭,生命最本質的東西又會是什麼呢?

生命

擁有不死的生命,這是多少人所向往的永生啊。

曾經參與到那麼到歷史事件中,曾經見過那麼多我們無緣得見的歷史奇蹟,曾經跟人類文明史上那麼多赫赫有名的人物成爲朋友,而在遙遠的未來,還將見識到很多我們無法親眼得見的科學奇蹟。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多少人會羨慕這樣的永生?會嫉妒這樣的永生?

心理學家威爾剛開始聽到約翰的言論,激動到把槍相向,因爲他的夫人剛與幾天前去世。他說,沒有人會不嫉妒這種不朽之人。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可是擁有這樣永生的約翰又是幸福的麼?

在最後一個轉折沒來之前,沒有人能夠確信約翰說的是否是真,這也可看做是幾個大學教授對人類問題的終極探討,這部片子也無法稱之爲真正意義上的科幻片。

直到最後,約翰告知同事,自己曾經也用過另外一個名字,一旁的威爾顫抖的說不出話來,這個妻子剛剛去世的耄耋老人就是約翰的兒子。“我小時候,一直以爲你拋棄了我們“

聽到這個巨大的真相,威爾激動不已,無法承受,倒在約翰面前。

這時,薛定諤的貓纔算終見謎底。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14000年的孤獨,當他的兒子在他面前暴斃的時候,他的表情是平靜的,似已經經歷過多場這樣的別離,無數無數次。

當生命接近永生,身邊的哪些人的生命,便就像你生命中的一個水花,一瞬間就消失了。

每十年,約翰都會在周圍的人發現他容顏未變之前換一個地方,捨棄原來的生活,捨棄熟悉的環境,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生活。

身邊沒有知己親朋,沒有愛人家庭,友誼、社交、感情,這些都要重新建立,這樣的人生,跟輪迴又有什麼區別呢?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他所擁有的一切,包括學位,包括金錢,包括歷史珍品,不過都是過眼雲煙。

所有人都期待的長生啊,最後卻都是寂寞,孤獨的一個人上路,一個人前往未知,一個人面對茫茫永生。

經歷了滄海桑田,漂泊的生活,一切因爲死亡的存在的美好意義對於約翰都不存在。

他不是神,對於兒子的死亡,親人的離去,他同樣無能爲力,無論經歷過多少神蹟,多少愛情,他終究是一個凡人。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永生有什麼意義,不過是多了大把大把的記憶,這麼說來,如果你的生命有諸多可以回憶的東西,是不是也可以說擁有了最長的生命。畢竟,在對於時間的主觀感受上,我們總是平等的。

影片的末尾,在經歷了兒子在自己眼前死去後,約翰孤獨的踏上了路程,14000年的人生,所有的物品也不過是一小車。

人生就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身外之物都可以拋棄,而什麼纔是此生最重要的?

最後的最後,一直愛着他的歷史學教授看着他的汽車在夜幕中離去。

車窗裏,約翰神情飄忽不明,在這個孤獨的世間生活了很多年,不停的經歷着生離死別,逃避很多東西,在意很多東西,還要一個人應對永恆的人生。

可是這漫漫長路,還是要有一個人一起走,還是要有愛啊。

所以最後,他把車停下來,等待那個一直愛他的人。

餘生孤獨,唯有愛永恆。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那個男人來自地球》,餘生孤獨,唯愛同行

洞穿人性的思想光芒,不需要有很宏大的動作和場景。作爲科幻作家傑洛米·貝斯拜生前完成的最後一部小說,作爲總投資一萬美元的小成本獨立電影,這部科幻片告訴了我們,人類智慧閃耀時,思想可以到達多遠的遠方,宇宙浩瀚,時間浩淼,而愛永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