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参加了一次《原生家庭》读书分享会,会议中有个环节是说出您最伤心的一段经历。在众多伤心经历中,最难忘的是一位单亲妈妈的分享。

父母的爱将影响孩子一生!

这位妈妈名叫丽敏(化名),自从父亲去世后,她就离开了自己的城市,来到外地找工作。

现在的丽敏在一家外企工作,作为单亲妈妈,她平日非常忙碌。可即使这样,她也没让自己的母亲来帮忙,因为她与母亲的关系不是非常融洽。

丽敏回忆最令自己伤心的经历是,小时她有一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得了一张奖状。回家后的丽敏欣喜若狂,非常高兴,于是就把奖状贴到了墙上。

妈妈看到后没有夸她:“你怎么那么爱炫耀?”

丽敏当时很伤心,但她没有当着母亲的面哭泣,而是到外面偷偷地落泪。

晚上回来后,她把那张奖状悄悄地撕下扔掉了。

丽敏说,她从小到大,不记得母亲夸奖过自己,到是几次“泼冷水”让她感到了那种致命的“冷”。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叫“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它道出了语言的力量与作用。

一句话能给人温暖与能量,一句话也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这其间的道理众人皆知。

可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却在父母和孩子这种至亲的人之间一次次失了灵。01

罗某是湖南省洞口县一所中学的老师,性格随和,没有什么架子,平日里为人不错,对待自己的学生也很好,经常叫学生去自己家中吃饭,并给成绩不好的学生辅导功课,是外人眼里的好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

因为罗某所在县上的教学条件有限,而罗某对自己的女儿期望值又很高,因此他对女儿的教育也格外重视。

女儿也很争气,自小学习成绩就好,高中不仅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并且还分到了尖子班。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期望,但罗某却在很多方式上过于严苛,方法有失偏颇。

罗某经常批评女儿,有时还会说一些诸如“你给别人擦屁股都不配”之类的伤害女儿自尊心的话。

面对父亲的恶语伤害,女儿也非常叛逆,父亲有时甚至用暴力管教这个不听话的女儿。

2018年3月18日下午,罗某和女儿因学习的事情发生了激烈争吵。

过程中罗某动手打了女儿,而罗某的妻子对丈夫的教育方式不满,两人由争吵演变成了厮打。

女儿在劝阻父亲施暴的过程中,措手用水果刀刺到了父亲的心脏,致使罗某失血过多,抢救无效死亡。

生活中,很多家长本着“忠言逆耳利于行”的初衷教育孩子。殊不知,他们正用粗暴的话语,讥讽的语言,一次次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又用近乎“泼冷水”的方式,一次次浇灭了孩子上进的火焰。02

电影《老炮儿》中冯小刚和李易峰两位演员,将一对糟糕的父子关系演绎的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父亲内心对儿子是疼爱的,可话一出嘴,总是带着些许居高临下的讥讽和嘲笑。

而儿子因为母亲的事情本就对父亲有着怨念,再加上父亲那种“泼冷水”的谈话方式,更加让儿子无法接受,于是儿子由过去无声的叛逆,逐渐演变成了与父亲相互争吵与伤害。

儿子:我回家可以,但是别管我。

父亲:成啊!

(儿子拿起酒杯敬)

父亲:这算我道歉了,以后咱们互相理解。

父亲:杯子低点,没大没小的!

……

父亲:你二十多岁的人了,你跟我说你以后打算怎么过?

儿子:我一直想在这片儿开个酒吧。

父亲:算一主意,你把你兜里的东西掏出来给我看看。

(看到儿子兜里空空)

父亲:开个屁!

……

《老炮儿》中父亲对儿子粗暴的谈话,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中国式的父子关系在现实中屡见不鲜。但如果不注意语言,用“泼冷水”的方式交流,即使母女之间关系也不会融洽。

电影《三块广告牌》中,就讲述了一对关系紧张的母女。下面是她们之间的一段糟糕的对话!

女儿:“你下午要做什么?”

妈妈:“晚上出去喝一杯,和我朋友一起。”

女儿:“你怎么去?”

妈妈:“我朋友开车来接我,你为什么不能直接大大方方问我能不能把车借给你?”

女儿:“那我能借你的车吗?”

妈妈:“不能。”

女儿:“为什么?”

妈妈:“因为你从来都不负责任。”

女儿:“你负责任?别以为我不知道,我爸都告诉我了,我们小时候你酒后驾驶,我和弟弟都在车上。”

妈妈:“你为什么不能走着去?”

女儿:“好,我走着去,我真希望自己在路上被强奸!”

妈妈:“我也希望你被强奸。”

令人未曾想到的是,母亲的话一语成谶,女儿在路上被人杀害,而母亲悲痛欲绝。

失去女儿后,母亲不惜以整个小镇为敌,为女儿讨公道,而在她倔强行为的背后,观众可以看到这位母亲对自己深深的自责。03

为什么至亲之间不能好好说话?为什么非要用“泼冷水”的方式沟通?

正如老炮儿中的父亲,他喜欢通过“泼冷水”的方式展现自己的阅历与优势,他想挽回自己在教育上对儿子的失控,可是这种方式非但没能让儿子学习到他的经验,却让儿子同他日渐疏离。

很多父母总爱将眼光放在孩子的不足上,一点点小事就放大到人格缺失上,围绕着不足不放,却又措施了很多孩子身上的发光点。

他们生怕孩子自鸣得意后就忘乎所以,却忽视了自信是从点滴成功中培养出的。

父母是孩子情感的重要基石,父母的点滴认可,将给孩子莫大的鼓励,建立信心。而父母看似善意的“泼冷水”“贴标签”,也会在不经意间影响孩子,束缚他们前进的脚步。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

成长中的孩子正处在心智发育的关键期,对待他们请多一些包容与理解,讲一些方式与方法,切不可用“泼冷水”去浇灌孩子心中的希望之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