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妈妈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状态,于是有一段时间妈妈就由着孩子说,结果是大宝常常完不成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我教妈妈学会寻找大宝细微的优点和进步,学会温言暖语地和孩子沟通。

虽然我接触过各种情况的孩子,但大宝的状态还是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据他父母的描述,孩子完全处于失控状态,看上去简直无可救药。

这是大宝妈妈的描述:

大宝每天都玩到很晚还不写作业。我急呀,急得咬牙切齿,用食指指着他怒吼,威胁他再不写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大宝就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玩。我在一边咆哮升级,忍不住动手抽他一通,嘴里发泄着我的不满:“叫你不听话,叫你不写作业!”

刚开始,大宝撇撇嘴哭两声就继续玩,后来他锻炼成了我的对手,我抽他一下,他还我两下。我们常常是斗争了一晚上,结果大宝就是不动,困了躺在地上就睡。我拿着针对着他,他一合眼就扎一下。

那时候,大宝刚上学,我就已经被搞得筋疲力尽了。老师也三天两头找我,说他和同学打架、上课睡觉、上课离开座位、不写作业……一大堆的问题袭来,我都要崩溃了。最让我心惊胆战的是,老师找我说:“大宝上课不听讲,瞪着老师,眼神很可怕,带孩子去看看吧。”

在咨询开始的时候,我给出的第一个建议是停止打孩子,作业的问题慢慢解决。大宝的父母极力控制自己,不再打骂孩子,但对于这种失控的局面依然无计可施。这是大宝的爸爸当初写的一段日志,描述孩子做作业的过程:

今天是正月十五,本打算晚上去孩子奶奶家吃晚饭的。我六点回到家,地上到处都是书、笔、本子、尺子、橡皮……孩子闹了一下午,一个字都没写。听他妈妈说,她一直和他僵持着不理他,他也不写。妈妈盯着他不让他玩,他就扔东西……

一不留神,他又跑到床上去了。反反复复,我真是身心疲惫了。等到他妈妈从奶奶家回来了,他还是只字未写,此时已经晚上八点了。我和他妈妈轮番上阵,他一直闹到十二点才写完作业。总共半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耗了一天,补寒假作业的时间被他耗没了,原本打算带他出去玩的时间也被他耗没了。

爸爸写得详细而稍显烦琐,看了这个过程,我既能理解这对父母的疲惫和无奈,也能理解孩子的无助和痛苦。

妈妈曾经用手机录了一些视频片段给我看,其中一个片段是大宝不写作业,妈妈的话也听不进去,自顾自地在床上打滚儿。妈妈的话多了,他索性把整个被子蒙在头上,躲在他自己制造的黑暗中,嘴里哼哼哈哈地在床上转圈儿……

父母和孩子天天这样相处,对双方来说都是灾难。

妈妈的负面情绪,来自哪儿?

咨询正式开始后,在不打孩子的前提下,我和孩子的父母共同寻找新的策略。对这个家庭来说,改变并不容易: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情况确实比较严重;另一方面是因为父母已经习惯了打骂的方式。当然,孩子的表现主要是由父母不当的教育方法造成的。

这个家庭给我的感觉是,妈妈的内心储存着很多愤怒和敌意,而这些负面情绪来自她的童年。这位妈妈说,她的家庭成员都属于简单、粗暴型的,爸爸非常严厉,她做错了事就挨打,也不敢反抗。

她内向、胆小,做事总是小心翼翼,因无法化解心中的郁闷而常常生闷气。她在学校也很孤僻,很少说话,总是受欺负。家人、亲戚都不喜欢她,她遇到困难时也不知道该向谁求助。而她有一个聪明、漂亮的妹妹,大家总是拿姐妹俩做比较,否定她,夸奖妹妹。

也正因为这样的童年遭遇,她没有形成健康的化解情绪的方式,她的情绪反映到躯体方面,就是一直被莫名的疼痛所困扰,吃了很多年中药。

客观地说,这位妈妈如此粗暴地对待自己的孩子的确不对。了解了她的童年故事,对于她所经历的无助和痛苦,我感到怜惜,毕竟她也曾经是一个孩子。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妈妈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且痛下决心改变自己。

妈妈在情绪方面遇到的困难超乎我的预料。有几次遇到一些比较小的事情,我建议她严肃地和孩子说一下即可,不必过度处理。最后,她“严肃”地和孩子沟通的后果,竟然是发生了激烈的争吵。

按照常理来判断,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发生激烈的冲突,怎么会这样呢?开始我以为是我的判断出错了,反复推敲这个过程,可想来想去都很费解。

我反复问妈妈是怎样和孩子说的。妈妈说,就是“严肃”的态度。这个细节困扰了我一段时间。有一次,这位妈妈又需要“严肃”地和孩子谈一件事情,我建议她用手机录下这个片段。看了视频后,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妈妈一直以为自己是“严肃”地和孩子谈话,事实上,她是在“生气”地训斥孩子。

一个成年人分不清“严肃”和“生气”似乎不可理解。联系她的成长经历则很容易解释:在她看来,像父亲那样暴怒的时刻才算是“生气”;相比之下,平时话语中带出来的奚落和训斥都已经是家常便饭,是她眼中的“严肃”。

原来,我们之间存在这样一个情绪换算的公式:我们眼里的“暴怒”,在她看来是“生气”;我们眼里的“生气”,在她看来只是“严肃”而已。

换种方式解压,“人就变样了”

于是,我不得不想方设法地教她学会真正运用“严肃”的态度,光用语言描述显然不够,我们最终回到了那段视频,一句话一句话地揣摩。慢慢地,她能找到真正“严肃”的感觉了。这个过程对我俩来说都是挑战。

在后来的咨询中,我尽量通过具体的细节,让她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也学会解读孩子的情 绪。

这也产生了一项新的任务,我们把表情、眼神、音调作为一个专题来训练。过程中,这位妈妈录制了大量的视频片段。我发现,她辅导孩子的时候,语调非常尖厉,而且语气很生硬,她总是一脸冰霜,像个监工一样。

作为旁观者,我听了都觉得很不舒服。

这样的表情、语气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妈妈在旁边辅导孩子的本意是帮助孩子,而她的负面情绪反倒干扰了孩子。有一次,我们通过对视频的分析,完整地把她干扰孩子的过程呈现了出来。她说,要不是这样分析,她永远都不知道自己的细微情绪会对孩子有这样大的影响。

后来,我干脆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每天花点时间,对着镜子练习笑。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她面对孩子的时候表情能有点“温度”就可以。这个作业显得很“可笑”,还好,这位妈妈一直坚持做了很长时间,她甚至特意在办公桌上放了一面小镜子。

同时,我教她怎样更细致地肯定孩子——加上表情、语气的变化。渐渐地,孩子和她的互动不再剑拔弩张,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妈妈说:“我改变了表情,大宝的性情不那么急躁了;我改变了语气,大宝学会了和同学互动。”

后来,她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反馈:有一次回老家,老家的一个长辈竟然说她“变样了,好看了”。她说从小长辈们就说她长得丑,一副“干巴样”,现在居然说她好看了,她自己也感到非常意外。

我想,所谓的“好看”,是因为她的表情明媚起来了。其实,这位妈妈一点儿都不丑,以前别人说她丑,是因为她把内心深处的愤怒和敌意都写在了脸上。

这位妈妈的坚持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她的童年缺少温暖和关爱,所以对于很多微妙的体验,她特别不容易找到感觉。

比如,让她学会对孩子示弱,不要太强势,孩子便会有所不同。遗憾的是,她小时候,长辈从来不曾对她示弱过,现在她也从来不曾对孩子示弱过。因此,她总是很难理解“示弱”的意义,也无法想象自己弱下来孩子会怎样。但她愿意一直去尝试,做得不妥当的地方就反复讨论,不断改进。

终于有一天,她体会到了示弱的价值:“我生病的时候,就对他说:‘大宝,妈妈浑身没劲儿,头也疼,顾不了你的学习了,你自己写作业吧。我还没吃药呢,能帮我倒杯水吗?’就见大宝纵身一跳:‘妈妈,您等着啊!’一会儿就端来满满一碗热气腾腾的水,还说‘倒水的时候都烫到我了,不过没事,吹吹就好了’,我听了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呀,这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我体会到了!”

拿捏教育的尺度:

温和对人,坚定对事

前面提到的咨询,在过程中,我会不断指出大宝妈妈的错误,并寻找改进的策略,同时也非常心疼她。她也曾经是个孩子,在严酷的家庭环境中艰难地长大。她的痛苦对于一路撒娇耍赖、备受疼爱的孩子来说,是很难体会的。

因此,我非常能理解她的困难,也非常认可她的态度。虽然晚了一点儿,但只要肯学,愿意改变,就不算晚。

在平时的咨询中,我每天所做的都是与前来咨询的父母讨论看上去很琐碎的教育细节。通过这些细节,教会他们用积极的视角看待孩子,学会判断孩子的动机和感受,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同时学会处理突发事件。大宝妈妈在咨询的前期,她家里几乎天天都有突发事件,甚至一天和家人争吵好几次。

对于她而言,如何冷静地处理这些冲突非常关键。这个过程不但改变了妈妈的教育方法,也在不断修正她的思考方式。

后来,这位妈妈也很感慨。她说,现在她明白了,很多沟通方式本来都应该是在童年的家庭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学会的,但因为她当时的处境很孤独,没人教她,也没人帮助她。同时,她对周围的人都很敌视,也不会主动学习,这是她童年落下的最重要的人生课程。

因此,到了自己教育孩子的时候,她不但不懂教育,也不懂得一个孩子基本的感受和需求。她复制了父母的方法,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尽管那样的方法曾经造成了她半生的痛苦。

最开始,家长认为我的方法过于温和,他们一致认为这样严重的问题,必须用一些“霹雳”手段。为此,孩子的父亲还特意和我谈了一次。其实,这个问题之所以严重,就是因为他们以前过度地依赖“霹雳”手段。

当然,最开始家长停止了打孩子,有一小段时间,孩子的表现反倒变本加厉。作为家长,的确是在咬牙切齿地忍耐着。我心里清楚得很,这是“松绑”之后的必然反应,也是咨询的必经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我教妈妈学会寻找大宝细微的优点和进步,学会温言暖语地和孩子沟通。

经过不懈的努力,慢慢把孩子的状态给“暖”过来了,孩子也不那么爱闹腾了。虽然大宝写作业的速度还是不快,但他会坚持写,不会再为半小时的作业折腾一整天了。

这位妈妈的困境,不仅反映在亲子教育中,也反映在她的全部生活中。她与很多家庭成员的关系都很紧张,与同事的关系也不够融洽。偶尔,我也会扮演“妇联主任”的角色,和她聊聊家长里短。

比如,她总觉得别人都瞧不起她、笑话她。亲戚、朋友看到大宝的表现,会对孩子说:“好好学,别整天让你妈操心。”“成天挨老师批,你得知道争气、要强。”“我家孩子可不这样,到家就写作业,老师从来没找过家长。”……

这些话让妈妈感到非常郁闷,也对亲戚、朋友很不满,觉得他们很狂妄,说这些话是为了嘲讽自己。因此,她见到这些人都躲着走,生怕他们问起孩子的事情。

针对这种情况,讨论的时候,我一连串地追问:

“不排除个别人有尖酸刻薄的心理,但这些人的话,有没有善意的成分?遇到困难时,你是否会向他们求助?虽然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照顾你的感受,但大宝的现状确实如此,我们是接纳还是逃避?既然他们能把孩子教育得不错,我们能否向他们讨教一些教育的经验?亲戚说这些话的时候,怎样回应能既接受了对方的好意,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通过这样的讨论,妈妈渐渐认识到,其实多数的亲人都是善意的,是自己把敌意投射到了亲人身上,结果连人家的好意也一起回绝了。这样,她就陷入了孤立的境地,遇到困难时得不到理解,更得不到帮助。这位妈妈进一步认识到,大宝也复制了她的思维模式,一旦遇到批评就会充满敌意地对抗,全盘否定对方,对自己有益的话也听不进去。

在咨询中,我们也非常注意细节的打磨。

比如,有一天孩子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改变,晚上七点半就完成了作业。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这不算什么,但对于大宝来说则是破天荒的表现,我们高兴得不得了。

我忽然冒出一个主意来:“我们给孩子发一个‘证书’,说他破了家里的吉尼斯纪录,怎么样?”妈妈也赞同这个想法,她先打了个草稿:“某年某月某日,某同学晚上七点半完成作业,破了家里的吉尼斯纪录。”我觉得这个说法过于平淡,不足以表达我们的喜悦心情,就改成了如下内容:“某年某月某日,我怀着平静的心情走进家门,却听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同学晚上七点半就做完作业啦!啊,这是真的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和爸爸都心花怒放、手舞足蹈、眉开眼笑。这是大宝最最快的一次,破了咱们家的吉尼斯纪录啦!”

第二天,妈妈告诉我,孩子的反应是“欣喜若狂”,亲自把证书贴到了墙上。后来,妈妈又告诉我,接下来的几天,大宝总是念叨吉尼斯纪录,他说:“妈妈,真没想到我能得这个奖!”而且,大宝睡觉前都要看几眼呢。我们绞尽脑汁,就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到这令人陶醉的感觉。

做咨询的过程,往往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遇到什么问题就得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效果,第二天就见分晓。这个过程需要直面困境,有时候还会很琐碎、很疲惫,但是我非常喜欢,就是因为我们能得到这样的惊喜,能看到孩子的改变。这份喜悦支撑着我不断去探索。

当然,也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最开始妈妈的任务是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再打骂孩子,学会识别孩子的情绪、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妈妈基本做到了,但是关于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以及如何划清二者的界限,妈妈则陷入了困惑之中。

有时候不知不觉间走入放纵的误区,妈妈甚至觉得孩子有点“欺负”她。

比如,大宝做作业的时候一直和她闲聊,妈妈只能耐心地听着。如果妈妈阻止,他就生气。妈妈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状态,于是有一段时间妈妈就由着孩子说,结果是大宝常常完不成作业。

关于如何拿捏教育的尺度,我们结合类似的例子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一个原则:温和对人,坚定对事。对于边做作业边聊天的情况,要坚定地阻止孩子,将做作业和闲聊分开。同时,完全可以用温和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情,不需要批评、责备。

后来,妈妈告诉我:“我发现,当我先放低姿态,柔声细语地说,再加上温和的面部表情时,大宝很容易接受。平时,他经常眉飞色舞地给我讲学校发生的故事,如果是正写着作业大宝就开始和我闲聊,我会什么也不说,就看着他,用头示意一下作业,他会突然说‘我写完了再和您讲’。”

妈妈的行为,很准确地诠释了“温和对人,坚定对事”的原则。同时,大宝也会主动为妈妈划定行为的尺度。他和妈妈约法三章:

第一,不能嚷;

第二,不能用手指人;

第三,不能随意打断他。

这个约定让我们感到很欣慰,因为大宝渐渐学会了用积极的方法与妈妈沟 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