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3歲男孩小徐,夜裏十二點左右在親戚家墜樓離世了。據調查,孩子在夜裏11點47分,還在玩着某手遊射擊遊戲。長年不回家的家長據此,認爲自己孩子之所以墜樓,全怪這個稱之爲喫雞的手機遊戲,絕不可能有其他原因。

事故發生

詳細經過:事故發生的當天夜裏十點半,男孩小徐自己在房間裏,其他人沒有發現什麼異常,孩子的舅舅十一點多回家後敲了敲門,發現房門被反鎖了,遂詢問孩子是否睡了,孩子說已經睡了,但誰知僅僅過了一個多小時,十二點多的時候事故便發生了。

遊戲害人

男孩小徐的親生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據生母說,男孩平時開朗善良,人見人愛,心裏沒有壓力,發生天大的事情,父母都不會罵他。

生母說:孩子玩的喫雞遊戲,裏面就是教小孩子跳樓,跳樓沒關係的,出一點血人又會活過來

叫小孩跳樓

小徐家人認爲,遊戲裏的世界觀是孩子離世的直接原因,家人認爲孩子沒有自絕的理由,除非是孩子玩完遊戲以後,試着模仿遊戲裏的行爲,看看從樓上跳下去以後,能不能活過來,孩子家長堅定的認爲,兒子小徐絕對是遊戲害的,不可能有其他原因。

遊戲害人

家長表示,他不希望以後的孩子也像他兒子這樣沉迷於網絡,發生此類事故,希望有關方面重視遊戲害人,最後還表示要告這個遊戲公司,告到他破產,告到他把錢全都吐出來。

告到他破產

逝者爲大,我們不再評論小朋友。但這類事情的發生,是否能全權歸責於喫雞遊戲公司?我想家長的觀點實在有失偏頗。

1.據瞭解,男孩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不回家,發生事故時孩子是寄宿在舅舅家裏,說孩子是留守兒童並不爲過,平常的教育缺失,沒人給予正確引導,一邊說着遊戲裏的世界不正確,一邊又不給予正確的教育,難道家長就沒有一點責任嗎?

2.孩子是在七樓出事的,那麼問題來了,在喫雞類遊戲裏,從七樓跳下去,玩家會不會被淘汰?筆者並不玩這類遊戲,但爲了公允,特地下載了孩子母親描述的遊戲進行了測試。

首先,筆者發現,這並不是一個跳樓遊戲,因爲人物身着降落傘,據悉,男孩小徐並沒有帶降落傘。

第一步,進入遊戲

然後,筆者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一個差不多七樓高的地方。在此期間筆者被打死了很多次,重開好多局。

第二步,找一個七樓

接着,筆者冒着周圍槍林彈雨終於爬到了七樓,俯身一看,縱身一跳

第三步,預備跳

最後,筆者被淘汰出了遊戲。事實證明,該遊戲公司設計還算合理,筆者通過不同樓層的測試,發現從不同的樓層跳,越是高層受傷越嚴重,玩了幾局之後,深感跳樓的可怕。

第四步,涼涼

那位家長朋友,我深知喪子之痛,但不得不明確的告訴你,無論是在現實中,還是在遊戲裏,從七樓跳下去,結局真的只有一個,而且筆者通過這次測試,更是感到了從高層跳下去的恐怖,那種手足無措的無助,筆者認爲這個遊戲的設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沒有降落傘不要跳,從七樓跳一定會涼。

3.遊戲公司有什麼責任?既然家長認爲是孩子生前玩了喫雞才導致墜樓,是否可以理解爲孩子玩手機。那麼追本溯源,手機是誰贈給孩子的?明知孩子心智不全,還要給他一個潘多拉魔盒,是誰非要明知故犯?我想應該不會是這個遊戲公司,筆者大概測試了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此期間,令人失望的是,遊戲公司並沒有免費送手機。

遊戲,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的存在,人非機器,必要遊戲。古往今來,從古至今,遊戲從來沒有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消失,相反,它甚至是文明的推動者,古代沒有電子遊戲,也不是人人都成了聖人,近代沒有電子遊戲,也不見人人都成了科學家,現在有了電子遊戲,更不見玩着輕生,迷者墜樓。

孩子確實容易沉溺其中,但遊戲真的是罪魁禍首嗎?沒有手機遊戲,有電腦遊戲,沒有電腦遊戲,有插卡遊戲,沒有插卡遊戲,有街機遊戲,沒有街機遊戲,還有電視機,沒有電視機……最後,難道讓人去吸粉?最好的方式並非禁遊,而是進行正確的引導,比如獎勵機制,做一套卷子,父母批改,能考九十分,獎勵遊戲倆小時。明明有更好的處理方式,非要強行甩鍋遊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