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所以從下一節開始,我們將帶着大家一起行走中國:我們來看中國的各大板塊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通過各個版塊的山川地理到環境如何影響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形成這個地方人的性格特點,以及這些將如何去影響中國歷史的進程。把中國歷史斷到西周,並不是說西周以前沒有中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西周以前我們缺乏證據去證明這些記載的真實性,我們就沒有辦法把它當作信史流傳下來。

答疑 | 如何把握歷史認知的真實性?

三聯中讀的聽衆朋友們大家好,《史記》上線以來我感到非常高興,因爲朋友們提出了很多問題,我們可以在線上進行一個交流。

第一個問題:有聽衆朋友提問傳說和歷史的關係,《史記》是怎麼去把握傳說和歷史呢?

司馬遷寫《史記》,他主要通過兩個途徑。第一個途徑是傳世文獻的大量的閱讀,他在漢武帝時期作爲中書,後來當了中書令(中書令是幫助皇帝在宮廷處理政務的官員,中書令負責直接向皇帝上奏的密奏“封事”。西漢年間,中書歸屬於內廷宦官機構,負責在皇帝書房整理宮內文庫檔案,與皇帝有頻繁接觸的機會,其主官稱中書令。司馬遷中年以後,以太史公的身份擔任中書令,朝位在丞相之上,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中書令),可以大量閱讀官方的檔案、文獻及民間著作。這是他對傳世文獻的閱讀。

{!-- PGC_COLUMN --}

第二個途徑是他到全國各地去行走,收集各地的傳聞和地方資料。因爲在古代沒有今天這麼好的信息交流,很多地方的事情,你沒有到那個地方是不可能知道的。

比如說司馬遷行走中國,他最早是從關中出來,往南走。爲什麼往南走?因爲他要去判定大禹治水的真相。我們看到他最初的行程是循着大禹治水的足跡走,他就走到了湖北,走到了瀟湘(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這一帶。到了瀟湘這一帶,他真的給中國發掘出一個極爲重要的文學巨匠——屈原。

屈原是楚國的一個文學家,中原人實際上對他並不瞭解。如果聽到的話,估計也是把他當作一個地方詩人,對屈原不會很瞭解。

但是司馬遷親自到這個地方,聽到他的傳說,閱讀他的作品,被這個人深深地打動。所以在《史記》裏面,司馬遷就全面地給我們介紹了屈原這個人物,不但讓我們看到非常優美的《楚辭》,開創詩賦的一種新的風氣,而且我們還看到了屈原這個人的一種國家情懷——如何爲了國家不惜自己的犧牲。

答疑 | 如何把握歷史認知的真實性?

▲屈原畫像

晚明畫家陳洪綬繪

屈原這麼一個人物被塑造起來之後,就深深地感動了整個中國。後來大家都去閱讀,和發掘他,才感受到屈原的偉大。在春秋戰國時代,一個文學巨匠就這麼被髮掘出來。你說屈原是不是信史呢?肯定是一個信史。但是如果司馬遷沒有到南方來,就不可能有這麼一個人物迅速地在中國的文學史上獲得這樣的地位。

所以司馬遷通過他的行走,發掘了很多地方性的資料。與中央控制的這些傳世的文獻資料結合在一起,他形成了自己的獨立判斷。哪些是傳說,哪些是真實?這是通過他自己的閱歷做出的選擇,這個選擇一定是非常嚴格、嚴謹的。

而且和我們相比,畢竟司馬遷更加靠近上古,比我們要早2000多年。因此他對上古的資料是有他的選擇,他給我們描述了黃帝以後夏商周三代的歷史。

很多人對周以前的歷史是長期持有懷疑態度的。因爲近代史學進入中國以後,這個歷史一定是要講證據。講證據的歷史並不是說以前的歷史不存在,這是一個誤讀和誤解。把中國歷史斷到西周,並不是說西周以前沒有中國,不是這個意思,而是說西周以前我們缺乏證據去證明這些記載的真實性,我們就沒有辦法把它當作信史流傳下來。

萬幸的是20世紀當初有一味中藥被一位大學者使用了,這就所謂的龍骨——骨頭上面刻文字。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大學者王懿榮,也就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教育部長。當年的教育部長都是大學者來擔任。他生病了,喝了藥,看了骨頭,他發現這不是什麼龍骨,就是刻在骨頭上面的文字,這就引起了一個對龍骨的追求,誕生了甲骨文,發現了甲骨學。

答疑 | 如何把握歷史認知的真實性?

▲王懿榮 (1845—1900)

晚清翰林,金石學家

從甲骨學安陽殷墟的甲骨,主要反映商這一朝的歷史。甲骨發現以後,像羅振玉、劉鶚,到王國維、董作賓,以及後面的郭沫若,都對這些甲骨進行大量的古文字的考釋。

尤其是王國維對中國古代史具有重大的建樹,他考證出十幾個殷王的世系(可參考王國維《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這個事情拿去和《史記》的記載相比,《史記》記載的比他更多更全面,這全面印證了《史記》司馬遷的記載是翔實可靠的。王國維的考證基於考古甲骨學的這種新的考證,和大家以前不敢相信的司馬遷關於殷的記載,對上判定司馬遷確實是有很詳實的歷史做的選擇。而且難得的是司馬遷,當時恐怕他就不知道有甲骨這個東西,他就沒看到。他依據的是另一個系統的資料,這個資料今天已經完全不存在了。

我們是根據司馬遷沒有看到的甲骨,去證明他用的系統的資料留下的,他的選擇和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由此往上推,其實今天中國的考古越來越證明夏是存在的。現在關於夏的爭論是夏的世系,我們還沒有足夠的考古發現能夠像王國維那樣把它清楚地敘述出來,所以夏還存在的相當部分的模糊性。但是關於夏的存在越來越不被懷疑了。

如果夏進一步被證實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史記》夏到黃帝這一段時期的記載仍然是可靠的。我們發現歷次考古發現,一再證明司馬遷《史記》的可靠性,包括後面秦朝阿房宮遺址的發現,也看到了火燒阿房宮的證據,這就不是一個文學敘述了。我們可以確信司馬遷的《史記》是一部信史。

第二個問題:有朋友提出來說,司馬遷《史記》的文學描寫太優美了,那麼文學描寫會不會影響到史學的真實性?

司馬遷的文筆確實是一流的,可以說是超凡的。我讀了整個二十四史,我覺得關於武將的描寫,大概沒有一篇能夠超過《項羽本紀》那種驚天地動鬼神的那種文筆,無與倫比。但是這種文學性的描寫是不是會影響到他史實的真實性?現在看起來考古的歷次發現都證明司馬遷記載的東西在事實方面是存在的,所以它並沒有影響。

但是你說有哪一個人能夠完全客觀地去再現歷史?這個是誰也做不到。因爲每個人觀察歷史都有他自己的角度,也一定有他的盲點。他在選擇史料的時候,一定有他明顯的或是潛在的,或是自己都無意識的一種價值選擇和判斷在裏面。這也在影響着對史實的認知,而不是史實是否存在。

我們確定兩點:第一,史實存在;第二,對史實的認知是不可能完全客觀的,這就可以給我們後來的研究者有不斷認識歷史的空間。

此外還有第三點是中國古人對於敘事,它和我們今天受到西方影響的敘事是不一樣的。

我注意到西方人講一件事,他會盡可能把這個事情的道理髮掘出來,從邏輯推理上面層層遞進,儘可能把它揭示得一清二楚。

相比較而言,中國(人)在整個敘事上面,他確實是寫給懂得的人看的,他往往用一種高度的歸納就幾個字。比如說堯舜禹給我們建立的政治的傳統政治的合法性是什麼?得人心者得天下。爲什麼得人心者得天下?我們不是看到有很多失人心的人也建國了嗎?道理何在?沒有說,沒有展開,沒有闡釋。

你要用你的生命,你的智慧,你自己去讀,你讀得懂你就懂,讀不懂就拉倒了,他也不想跟這些不懂的人廢話。

這是中國的敘事,不是說道理不存在,是道理始終存在,但是如何達成這個道理,我是通過具體的故事告訴你。你體會了你就明白了,你不體會,你也可以把它當作故事來讀。

所以很多人讀了《史記》以後一頭霧水,說它比武俠小說、比其他小說都精彩、都好,讀了半天,我沒讀出一個歷史規律,沒讀出一個道理。那就是你沒有悟到,它要求你用你的生命閱歷,你自己去感悟它,這個過程要你自己去補。所以從這一點上這是中國敘事的特點,而不是司馬遷的缺陷。

所以司馬遷的文學描寫非常好,不影響歷史的真實,不影響歷史的敘述,但是確實需要我們要能感悟它。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說的:你不能感悟你怎麼辦?你就拜師學藝,學有傳承。“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人又補了一句:“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所以你一定要有人帶着你去讀,再用你的生命,用你的閱歷去體會,去讀懂他。

但是如果你說司馬遷的記載全部是真實的,我覺得在細節上有很多地方也是可以推敲的。畢竟文學描寫——一種氣氛的渲染,它還是有一些不是那麼可靠的地方。

比如說實際講到項羽在追劉邦的時候,劉邦覺得車太重,就把他的兒子推下車去。我想劉邦也是一個身經百戰的人,難道他不知道要逃跑,必須騎着馬比坐着車快嗎?你把兒子都推下去,一樣也跑不掉,不要推兒子下去,兩個人都換着馬騎不就跑掉了?

答疑 | 如何把握歷史認知的真實性?

▲漢高祖劉邦畫像

選自清朝畫冊《漢高祖畫像》

所以這個細節我就覺得不太能接受。可是這個細節的潛臺詞是什麼?倒不是細節的真實性,而是司馬遷想用一種隱晦的方法來告訴大家:劉家的人殘酷無情,“虎毒不食子”,他把兒子都能推下去。司馬遷實際上是要通過這樣一個事例來揭示政治家內心的殘忍性, 所以他可能塑造了這樣一個故事情節、細節,但是他所要揭示的很可能是真實性格的一個方面。

因此我們讀《史記》的時候,我還是覺得古人說得對:“盡信書不如無書。”但是首先你要相信:這是一部你可以反覆讀、不斷去感悟的信史。

最後,我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感到非常的高興。我覺得所有的學問,所有對世界的認識都是從懷疑開始的。所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一定要去思考。我們提出很多的問題,就表明我們對這些問題是有多個角度多個側面去思考,不停地批判它,反思它,驗證它。在這裏,沒有一個人說的事情是結論。歷史這種人文科學,只是我們不斷在追求,不斷在理解,所以我們就要不斷地去提出問題。

歡迎聽衆朋友們在平臺上有更多的交流,提出更多的問題,我們可以把我們對中國歷史的理解不斷地推向深入。

到這裏爲止,我們把中國古代傳說的黃金時代——古人最推崇的堯舜禹三代都講完了。

從下一講開始,我們將用另一個視角來認識中國。因爲中國文化太深遠,國土太廣袤。“一句話說中國”,在我看來是抽象、空洞、無效的。中國要從各個角度各個側面深入地去理解它。我們如果對中國的山川地理、每一個版塊,對中國整個歷史進程的意義、作用沒有深刻理解的話,我們所講的歷史是一個漂在面上的、沒有根的歷史。

所以從下一節開始,我們將帶着大家一起行走中國:我們來看中國的各大板塊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通過各個版塊的山川地理到環境如何影響一個地方的民風民俗,形成這個地方人的性格特點,以及這些將如何去影響中國歷史的進程。我們將從這個角度我們來重新認識中國。

在講完從山川地理認識中國的這個版塊以後,我們將回到從時間的角度,去看夏商周(一直到春秋戰國)中國歷史推演的歷程。謝謝大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