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太子丹派壯士荊軻刺殺秦王嬴政,由於一時疏忽,功虧一簣,導致刺秦行動失敗。

太子丹爲啥如此痛恨秦王嬴政呢?兩個少年時很要好的小夥伴,爲何又反目成仇?

太子丹是個時運不濟的儲君,一生先後兩次到別的國家當人質。第一次是到趙國爲質,和同在趙國做人質的嬴政惺惺相惜,兩人算得上發小,屬於一起撒尿和泥的光腚娃娃。

《史記》如此形容嬴政和太子丹的關係——“少時與丹歡”。

嬴政後來回國繼承了王位,很想有一番大作爲,秦王本人青春年少,精力充沛,而且國家正處於強盛時期,天下一統只是時間的問題。

燕太子丹命運就不同了,老爹太能活了,在位三十多年,依舊很硬朗,老大不小的太子做國王沒戲,只好再次到外國做人質。

這一次是去他童年小夥伴嬴政的國家——秦國。

嬴政早忘了少年時代和太子丹的友情,以秦王身份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架勢,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不僅不念舊情,嬴政還把太子丹當做奴僕一般,肆意侮辱。

秦王嬴政甚至威脅燕太子丹,說除非“天雨慄,馬生角”,否則別想離開秦國半步。

家仇國恨令太子丹痛不欲生,好在秦國疏忽,太子丹還是找到機會,逃離了秦國。

太子丹爲了復仇,廣交天下英豪名士,尋找刺秦的機會。太子丹不愛美女,卻以美女賄賂食客,整天和食客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神侃。

太子丹的好客行爲在燕地逐漸形成了風俗——到燕國做客,燕國人家的男主人特慷慨大方,老婆可以隨意送給客人侍寢,這風俗,尼瑪太重口味兒了!

《漢書》記載:“此燕丹遺風也。”太子丹刺秦失敗之後,燕國成了秦王攻擊的目標。燕王喜二十九年(前226年),秦王派大將王翦率五十萬大軍,征討燕國。

燕王喜和太子丹聯合趙國的殘餘勢力——代王嘉拼死抵抗,但無異於以卵擊石,燕代聯軍節節敗退,燕王一家子最終退至襄平(今屬遼寧遼陽)。

秦軍大有不滅燕國誓不休的氣勢,眼看着襄平也難以保全代王嘉給燕王喜出了一個養孩子沒屁眼的餿主意,他勸說燕王喜殺掉刺秦的主謀太子丹,以此平息秦王的怒火,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懦弱的燕王喜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殺掉了太子丹,燕王喜“佯召太子丹計事,以酒灌醉,縊殺之……獻秦以求和”燕王屬於剃頭挑子一邊熱,熱臉貼冷屁股,秦王根本停不下來。

燕王喜三十三年(前222年)十月,秦將王賁破襄平,生擒燕王喜,燕國徹底滅掉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