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沸沸扬扬的社保新规热议正在散去,会不会后期给中小企业带来人工成本压力暂时有了新说法,源于近日高层召开的重要会议所释放的信号,是这么说的:“考虑到目前全国养老金累计结余较多,可以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在社保征收机构改革到位前,各地要一律保持现有征收政策不变,同时抓紧研究适当降低社保费率,确保总体上不增加企业负担“。

按下社保新规不谈,这次会议有几点内容不仅是振奋人心的,也是令我个人感动的,预示着期待已久的给企业减税降费正在路上?

真正的减税降费怎样有可操作性?

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经济稳中有变的态势有所显现,海外不确定风险还未散去,导致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不仅面临市场需求不旺盛问题,还结合了企业生产运营成本上升的问题,广大中小企业可以说正在面临十分困难的格局,而我国经济丛林中,中小企业又是拉动经济带动市场劳动力的主力,所以说,解决中小企业的困难便在很大程度上让国内经济健康成长。

现在呼声最紧的是给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方面有关部门一直在做,而更为紧要的是给中小企业减税降费,这方面有关部门也一直在做,不过理想上很乐观,现实中较骨感,有多骨感很多中小企业感同身受。

之所以骨感是有原因的,其中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单纯从源头上做减法是不够合理的,还要减少开支,这样才更符合操作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次高层会议中李提到:“今后我们只能更进一步严控政府‘三公’经费,为群众、企业多减税、多让利。我多次说过,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政府就要过紧日子。”

这话说出来在当下的国内经济环境中特别让人振奋人心,我自己看到后都颇受感动,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感触是源自于减税降费的可操作性上面。这么说吧,举个例子,如果说你想减掉一部分收入(减税降费),而又想维持自己的生活质量,那么有可能是减少自己的支出,而通过其他渠道来增加收入。

仅从实际感受上讲,你会不会一边减少收入,而又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收入维持自己的生活质量呢?由小及大,放在经济中也是这样,这就是解释了为什么给经济企业减税减了上万亿,可是多数企业却感觉负担变增加了的原因。

由此看出,核心在于减少自己的开支(严控三公经费是其中一项),而又不通过其他方式增加收入,才能具有可操作性,才能让多数企业真正感受到实惠(那么自己要过紧日子咯?)。当然,也有即通过减少开支又能通过其他收入渠道来让企业感受到实惠的,但操作性很难。

综合来说,减税降费的平衡点是实实在在减少开支,不过,尚需时间来观察的是,国家经济中需要一大摊子花费开支,想要减少开支会不会影响到摊子中项目的发展呢?

从这个经济角度上来看,真正的达到可操作性上面去显得很感性,要么有些人会过苦日子。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